粟國林
(重慶巫山縣鄧家小學)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推廣,改革對小學數學教學有了新的要求。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課堂授課仍然采用教師講、學生聽的方式。這種落后的教學方式不但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更不利于教學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對話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能夠有效規避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因此,將結合小學教學實踐,淺析數學對話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分析。
關鍵詞:數學對話;小學數學;實際應用
數學對話是一種新的課堂教育方式。數學對話主要是將課堂打造成一個公平、開放的學習平臺,在教師的引導下,師生之間就數學教學內容進行及時、良好的溝通,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數學對話教學方法與以往傳統的教學手段有著本質的區別,它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教師不再處于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而變成了一個引導者。這樣的教學平臺不僅可以使學生充分展示自我,更可以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潛能。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適當應用數學對話教學。
一、小學數學對話教學的特點
1.師生平等
師生關系是教學活動中最為重要的關系,直接影響著教學效率。長久以來,師生關系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都缺乏平等意識,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是最主要的,起著主導的作用,教師的權威也導致小學數學教學中難免會出現灌輸式的教育。新課程改革要求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應當注重師生關系的平等,教師應當尊重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打破封閉的教學、權威的教學,使小學數學教學擺脫呆板。
2.重視傾聽
教學活動中的“傾聽”是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除了完成課程內容的講授之外,也應當在課上及課下傾聽學生的問題。傾聽是一個心理對話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會對學到的知識及問題進行回憶、思考和匯總,這個過程對學生學習好小學數學有著重要的意義。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不難發現,教師在教學中往往對課程內容和重點講述得很仔細,但是卻不重視主動傾聽學生的問題。這就容易使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問題不能及時掌握,也不能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小學數學學習中的問題。
3.積極互動
在多年的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筆者發現,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課堂傳遞知識信息的方式往往是單向的,即教師對學生的傳導,然而,新課程改革要求在教學中應當注重師生之間的互動。數學對話教學提倡師生之間積極互動,通過教師與學生的積極互動實現課堂知識與信息的雙向傳導。數學對話有助于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發揮自主性,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從而激發學生的數學創造力,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二、數學對話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1.教師應當注重提煉小學數學教學核心問題
小學生雖然具備了基礎的學習能力,但是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尚不足,因此,在教學中許多教師都可以發現小學生學習數學很吃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圍繞小學數學中的核心問題開展數學對話,使學生理解數學中的重點與難點,構建數學價值觀。例如,在學習“毫升”概念時,筆者意識到這一概念對學生來說十分陌生,因此,筆者開始對學生進行提問:你在日常生活中留意過毫升嗎?都有哪些事物呢?在提問下學生開始積極回答筆者的問題,隨后筆者就學生的回答開展了毫升的教學。針對數學核心知識展開數學對話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
2.注重梳理學習線索
由于數學知識較為繁瑣,需要理解的內容較多,學生在學習小學數學的過程中很容易邊學邊忘。因此,在開展數學對話時,教師應當注重階段性的學習,及時梳理階段教學的學習線索。梳理學習線索的過程也是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記憶的過程,通過數學對話,教師引導學生回憶階段學習的教學內容,理順繁瑣的教學知識,給學生建立一個清晰的數學學習思路。例如,在小數學習中,完成所有的內容教學后,筆者會抽出10~15分鐘的時間在課堂上帶領學生復習學習過的知識,對教學內容進行小結。學生在筆者的帶領下積極發言、回憶學習的內容,加深了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3.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
新課程改革實施后,要求小學數學教學內容應當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聯系。因此,在小學數學中開展數學對話時,教師應當注重在教學中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數學學習雖是理論的學習,但是小學數學的重要目的之一是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例如,筆者在千克、克和噸的教學中,筆者就針對千克、克和噸在生活中的應用與學生展開了對話。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與深入,小學數學教學都十分注重提高學生在學習中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數學對話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育方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當提倡,通過對話提高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參與度,同時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王文英.數學對話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上海教育科研,2014(11).
[2]易增加.對話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探索,2013(12).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