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成行+孫雷+王宇寧
摘要:媒體在有些國家和地區被稱為“第四權力”,可見其重要性,同樣媒體宣傳在團組織活力提升當中扮演著一個舉足輕重的角色,現代社會不同敵對勢力對媒體“話語權”的爭奪戰愈演愈烈,而這個爭奪戰有時可能成為“生死戰”,共青團組織要想在這場戰役中獲勝必須充分利用這個工具。本文從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兩個方向分析了目前基層團組織在組織活力提升當中對“媒體宣傳”這一工具的利用現狀,并針對存在的問題給出了充分利用媒體提升基層團組織活力的方法和建議。
Abstract: The media is known as the "fourth power" in some countries and regions, which reflects its importance. And media propaganda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league organization vitality promotion. In modern society, the battle among different hostile forces on the media "discourse" is intensifying, and this battle may sometimes become a "life and death war". In order to win in this battle,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organizations must take full advantage of this too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use of the media propaganda in the promotion of organizational vitality from the traditional media and the new media, and gives the methods and recommendations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media to enhance the vitality of the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
關鍵詞:媒體宣傳;獨立學院;基層團組織活力;提升路徑
Key words: media promotion;independent college;grassroots group organization vitality;promotion path
中圖分類號:D2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15-0180-03
0 引言
團章的總則中明確強調要堅持不懈地抓好基層建設,不斷增強基層團組織活力①,2004年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十五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通過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團的基層組織建設的決定》也明確提出要“推進基層團組織制度建設,不斷增強基層團組織的內在活力”,2008年共青團中央的十六大報告和2013年共青團中央的十七大報告中分別提到了要加強基層組織活力提升建設等等,可見基層團組織活力提升對于共青團組織建設的重要性,此項工作直接關系到共青團工作能否密切聯系基層青年,能否把共青團工作落到實處,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做出應有的貢獻。所以近年來關于基層團支部活力提升建設的論文很多,分析來看,前期的研究大多注重理論型的,可行性不高,實用性不強,本次研究爭取在這方面有所提高,讓新的團支部活力提升方法和路徑的實操性更強。
獨立學院基層團組織是中國共青團團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探索符合獨立學院特點的基層團支部活力提升路徑和方法對于我國民辦高等教育團學理論研究具有積極而深遠的意義。獨立學院自籌資金、自負盈虧的特點,使其辦學機制比起同樣層次的公辦院校要更加靈活機動,因此在獨立學院進行基層團支部活力提升的探索和實踐更加具有現實意義。
本文從媒體宣傳視角針對目前基層團學組織在對“媒體”這一工具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給出了作者認為行之有效的改進方案,相信不僅可以幫助獨立學院更好的解決基層團支部活力不足的問題,還可以為其他高等院校提供參考和借鑒。
1 基層團組織“媒體”利用現狀分析
眾所周知,宣傳工作在團委工作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現在的社會已經進入到了工業社會4.0版本的時代,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互聯網+X已經顛覆我們隊這個世界的看法,信息通訊的高度發達,網絡媒體、移動端媒體、數字電視、數字報刊雜志等新媒體以及微博、微信等自媒體已經讓各組宣傳變得非常便利,當然這也是一把雙刃劍,它給我們共青團工作者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國內各種反動勢力以及國外企圖通過西方的意識形態來影響我們青少年價值觀的敵對分子開辟了新的渠道,我們如果沒有利用好這個媒體,或者我們利用新媒體的腳步比人家慢了,那我們在提升基層團組織活力這塊就會很吃力,“話語權”的先機就會喪失,甚至是事倍功半,這點需要引起我們共青團工作者的高度警惕!
在宣傳載體運用這方面我們在基層團組織活力提升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1 在傳統傳媒載體工具利用方面
傳統的大眾傳播載體是指傳統的印刷媒介報紙、雜志和書籍以及廣播、電影、電視等電子媒介,它的特點是受眾廣、傳播速度快、信息量大、覆蓋面大等。在獨立學院共青團宣傳工作當中利用比較多的就是團刊、團報、展板、海報、宣傳彩頁、展架、橫幅以及大噴等,在現實的工作當中,我們的主要問題是,老團干對傳統大眾傳媒的利用率較高,新團干尤其是85后90后的新團干對其的利用率偏低,其次就是內容設計老套乏味,再次就是使用成本較高且效率低下等。
1.2 網絡載體工具利用方面
網絡載體是指集通訊網絡、計算機、數據庫以及日用電子產品于一體的電子信息交互系統。作為教育現代化新興載體的網絡,是現代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必然產物,它的特點是具有開放性、快捷性、平等性、交互性、融合性和虛擬性。
根據第39次《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止到2017年初,中國網民的規模已經達到了7.3億,相當于整個歐洲人口的總量,可見中國網民速度增長之快,數量之大;又根據對南航金城學院不同年級學生購買計算機并在宿舍使用網絡的調查發現,大一年級對計算機網絡的使用率為18.74%,大二年級的使用率為87.29%,大三年級的使用率為93.48%,大四年級的使用率為97.16%,從以上的數據可以看出,大一的數據明顯偏低,原因在于金城學院不允許大一的學生帶電腦到學校,當然有些獨立學院不僅不允許大一帶電腦,還把大一學生的宿舍網絡斷掉,目的是讓大一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要一進入大學就沉迷于網絡,影響學習。雖然大一的計算機網絡利用較低,但是從平均利用率上來看,獨立學院學生的網絡利用率還是很高的,在加上現在通信技術的發展,已經進入了智能手機時代,學生不需要電腦,利用手機、PAD等就可以上網,所以利用網絡載體進行宣傳,占領網絡的的話語權已經變得至關重要。然而現在的問題是,互聯網普及帶來的高速信息如同潘多拉的魔盒,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能,使得共青團工作面臨許多新情況和新問題,給我們基層團組織活力提升帶來新的挑戰,由于網絡的虛擬性,網絡信息的傳播者和接受者可以隱匿真實身份,以一個或者多個網名在網絡上出現,導致了網民的不道德行為和有害信息廣泛流傳,給廣大共青團工作者在開展思想教育工作時帶來的很大的壓力,網上那些無法控制的反面思想極大地影響了黨和團的光輝形象,進而影響了我們的團組織活力,甚至有很多的敵對勢力比我們共青團的宣傳隊伍工作能力還強,網絡載體成為了他們有效利用的工具,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產階級通過廣播、電影、報紙、網絡等文化產品的輸出,公開或隱蔽地推銷其社會政治理論、價值觀念、意識形態和生活方式,影響我國青年學生思想觀念,致使我們獨立學院這些世界觀、價值觀未成熟的青年學生在長期接觸互聯網時受到這些不良思潮的沖擊和影響,而我們的青年學生長期沉湎于網絡,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產生疏離,導致價值觀偏斜,甚至走向極端。第二,“色情”網站和“黑色”流毒充斥網絡,不法分子在網絡上利用我們執政黨內少數黨員和政府中少數公務員的工作失誤、少數腐敗分子的腐敗行為以及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添枝加葉,丑化我黨和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穩定。第三,網路違法犯罪等失范行為與日俱增,近來由于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網絡購物的流行,非法分子通過特殊途徑取得購物者信息進行侵犯人家隱私的網絡詐騙行為,這種案列近來在獨立學生學生當中越來越多。第四,由于沉迷余網絡所引發的學習困難以及心理疾病越來越多,近來,獨立學院大學生由于沉迷與網絡導致成績下降、掛科、留級、退學以及產生焦慮癥、強迫癥的案列也是逐年增加,已經引起獨立學院學生工作部門高度關注。學生的時間和注意力都被這些東西占據,整天萎靡不振,還哪有時間去考慮和關注團的活動呢,團組織活力提升更是無從談起!
1.3 自媒體載體方面
自媒體,英文叫We Media,是普通大眾經由數字科技強化、與全球知識體系相連之后,向不特定的大多數或者特定的單個人傳遞規范性及非規范性信息的新媒體的總稱,是一種開始理解普通大眾如何提供與分享他們自身的事實、新聞的途徑,簡單地說就是公民用以發布自己親眼所見、親耳所聞事件的載體,如博客、微博、微信以及論壇/BBS等網絡社區。根據第39次《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止到2017年初,我們的手機網民規模達到6.95億,隨著智能手機的飛速發展,手機不斷取代其他上網設備,近來尤其以手機媒體的微博、微信為代表的自媒體應用最為廣大青年所接受。
在基層團組織活力提升的過程當中,自媒體宣傳的利用率越來越高,其中活躍指數最高的當數“兩微”了,我們利用自媒體這個宣傳工具進行活力提升工作的時候所面臨的問題主要由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有些同志對新興媒體在如何使用方面的掌握程度不夠,二是我們的官方自媒體平臺關注度不夠,三是我們的官方自媒體管理不到位,宣傳內容單調乏味。
1.4 當前的大學生把共青團的官方媒體當成“說教”的平臺,第一印象“屏蔽”
現在很多大學生把我們黨和團的很多媒體平臺當成說教平臺,見到此類平臺第一印象就是屏蔽,這個原因有很多,跟目前的互聯網發布內容魚龍混雜誘惑力太多有關,他們關注的東西可以說離不開“食欲、性欲、求生欲”這個三個主要方向,簡單通俗的講就是在業余時間關心的重點是“吃喝玩樂購”、“美女帥哥戀愛緋聞”、“生活安逸舒服沒病”等等,排除這些之外就是關注與他們切身利益相關的權益以及其他讓他們有獲得感的東西。而我們共青團的網站在“食欲、性欲、求生欲”方面肯定是做不過那些“奇葩”網站,為了博取人們的眼球可以說無所不用其極。他們都是從商業利益目的,可以不擇手段,有的甚至違法亂紀,而我們共青團的網站不能這么去做,這也就對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我們的共青團媒體要用什么方式來吸引青年們的眼球呢?這個問題的答案值得我們深思,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就無法讓媒體工具幫我們共青團促進基層團支部活力,相反反而會削弱我們的基層團支部活力。
2 充分利用“媒體宣傳”這一工具提升基層團組織活力的建議
隨著信息高速公路飛速發展,現代社會的信息傳遞正在由原來的“歷時傳遞”向現在的“共時傳遞”轉變,共青團工作者失去了獲得信息資源的優先權和壟斷權,廣大青年學生思維活躍、思想敏捷、獲取信息的能力增強,在現代信息技術的掌握和使用上有的比我們共青團的教育工作者還嫻熟,上網的時間更加充裕,網上獲取的信息比教育者更早、更快、更多、更新,這些都給我們共青團的教育工作者在進行基層團組織活力提升的工作進程當中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和挑戰,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好宣傳媒體這個工具顯得十分重要。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做:
2.1 在傳統傳媒載體工具利用方面
傳統傳媒載體是我們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也是我們開展宣傳工作所以掌握的最基本東西不能丟棄。在這個工具使用上我們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組建專門的團隊,如果說網絡媒體和自媒體屬于線上宣傳,傳統媒體就屬于線下宣傳,線下宣傳不同于線上宣傳可以直接利用各種軟件進行無紙化編輯,它需要有人進行手工設計,這就需要我們的基層團委在新生招新的時候,注重選拔那些在書法、繪畫方面比較有藝術天賦的學生過來,組成專門的線下宣傳團隊進行培訓、鍛煉。②對團隊進行培訓,培訓的內容包括前輩歷史作品的學習、時下流行宣傳模式的介紹、PS等設計軟件的培訓,鼓勵團隊進行貼近當代大學生所喜聞樂見的創新宣傳模式設計。③成本核算,按照上級團委或者系部黨總支分配的活動經費進行學期規劃,爭取能用最少的錢辦最多的事,總之要量入為出,在目前的獨立學院共青團工作當中,傳統宣傳費用占用的比例較大,可以說占到所有宣傳經費的80%以上。所以我們在使用這些經費的時候要注意節儉,有些東西我們可以不去實體店做,可以嘗試通過淘寶、天貓、京東等網絡購物平臺進行購買,南航金城學院自動化系分團委已經嘗試這種網絡平臺購買宣傳材料,通過近兩個學期的總結,我們發現可以節約至少50%的成本。
2.2 在網絡媒體工具使用方面
針對網絡給青年學生帶來的各方面影響,必須切實開展網絡建團這一新的工作領域和陣地,把青年學生的學生成長規律和網絡媒體特點有機結合起來,資源互補、形成合力,提高網絡團組織的吸引力、說服力和影響力,基層團組織網絡載體的構建和運用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第一,建立基層團委網站和專題網頁,實現基層團建網絡化。建立優化基層團委網站,用正確、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領網絡陣地,取得話語權。在網上開展豐富生動的形勢與政策宣傳教育,及時了解網民的思想動態和關注的熱點話題,有針對性的做好宣傳引導工作、糾正重大錯誤信息和批評錯誤言論,組織專家組及專業網絡技術人員制作集思想性、趣味性于一體的圖文并茂的大學生喜聞樂見的聲像交融的信息資源放在網站上,提高青年大學生的關注度和點擊率。第二,建立健全管理體制,構筑抵制不良信息言論的防火墻,建立網絡信息監管常設機構,組織招募網絡志愿者,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制定網絡言行規范準則,加強對網絡的監控、審查、管理,規范青年大學生的網絡言論行為,及時發現并反饋青年大學生生中存在的錯誤言論問題并及時進行思想教育,做到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倡導文明網絡,青年大學生既是網絡信息污染的受害者,有時也是信息污染的制造者和傳播者,需要加以引導讓其自覺遵守網絡文明秩序。第三,充分利用各種網絡互動平臺,做好網上青年大學生的思想引導工作。現如今,百度貼吧、校園BBS、QQ群、人人網、西祠胡同、青年之聲等網絡交流平臺已經成為青年大學生進行信息交流、發泄不滿情緒的重要途徑,共青團工作者要借助這些功能強大、交互性強、覆蓋面高的技術平臺做好青年的思想引領工作,并把它們作為強有力的工具開展基層團組織活力提升工作。
2.3 自媒體工具使用方面
微博、微信等自媒體作為當下最時髦最被青年大學生所喜愛的一種新興媒體,它再次掀起了一場信息傳播的革命,讓整個世界都在我們的“朋友圈”當中,我們基層團組織工作者首先要接納這種新興事物,研究其使用方法,建立基層團組織微信公眾號,培訓微信平臺編輯、設計人員,宣傳擴大組織微信平臺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努力提高基層團組織團員的關注量和點擊率,杜絕“僵尸”賬號的產生,充分合理利用自媒體平臺,不斷擴大組織自媒體平臺的朋友圈,采用“走出去,引進來”方式,多關注共青團中央學校部、共青團省委、學習小組等知名自媒體平臺,學習人家的長處彌補自身的不足,不斷完善基層自媒體平臺的內涵建設。
2.4 用青年們喜聞樂見的形式來武裝我們的共青團媒體,用我們的媒體來協助解決與青年大學生的切身利益相關的問題,讓青年大學生有獲得感。比如把大學生查詢成績端口、生活出行班車查詢、美食查詢、課表查詢、權益維護等鏈接在我們共青團媒體上。2017年2月底,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強調,要加強互聯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載體建設,加強學生互動社區、主題教育網站、專業學術網站和“兩微一端”建設,運用大學生喜歡的表達方式開展思想政治教育②,可見黨中央、國務院也非常贊同這種方式。
綜上所述,現在已經進入了互聯網+的時代,大學生獲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渠道已經開始潛移默化的轉移到網絡上,如何在這個互聯網+的浪潮當中做好基層團組織活力的提升工作,爭取網絡“主動權”、“話語權”,引領時代青年的思想,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保障中國共青團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是我們每一個共青團工作者的義務和責任,我們要在充分利用好傳統媒體的同時,大力開展互聯網+新媒體,打好搶占網絡輿論制高點這一仗。
注釋:
①《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章程》,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部分修改,2013年6月20日通過。
②《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中共中央國務院,2017年2月27日印發。
參考文獻:
[1]韓偉.淺析構建網絡平臺提升團建工作[J].青年時代,2015(11).
[2]張艷.用新媒體提升基層團組織活力[J].思政天地,2014(5).
[3]黃楚安,連檢,等.高校基層團組織構建模式、職能建設與活力提升路徑探析[J].學術探討,2016(9):61-63.
[4]梁廣寒.高校基層團組織活力的評價研究[J].中山大學學報論壇,2007(12):99-102.
[5]房闊,張力力.高校基層團組織建設的現狀分析[J].科教論壇,2013(3):115-117.
[6]夏娟.試論增強高校基層團支部活力和凝聚力的有效途徑[J].河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0(7):78-80.
[7]駱郁廷.思想政治教育原理與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