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蕓萍
【摘要】在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現代化教學設備和教學媒體,可以創設學生喜聞樂見的課堂教學情境,把抽象的概念、枯燥乏味的語文知識,變得生動形象。這樣就會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欲望,提升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習慣,從而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關鍵詞】新媒體新技術 語文教學 作用
一、新媒體新技術在語文課堂教學環節中的作用
(一)在導入中的作用
聽音樂《歌聲與微笑》,欣賞圖片,創設情境。思考:歌詞主要寫了哪些內容?讓學生微微笑,在身心愉悅中欣賞歌曲,聽完之后,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自由表達,欣賞一張張微笑的圖片。新媒體新技術功能應用及分析:播放mp3《歌聲與微笑》,讓學生在生動逼真的音響效果的熏陶中,對微笑進行初步的認識。
(二)在解讀目標中的作用
明確本節課學習什么。新媒體新技術功能應用及分析:利用PPT呈現三條教學目標,學生明確本課時學習的主要內容;在課堂上比較節約時間,形象直觀。
(三)在檢查預習中的作用
注重生字基礎知識的積累。讓學生在白板上注音,練習組詞,教師強調易錯點。新媒體新技術功能應用及分析:教師在檢查讀音組詞應用后,用電子白板筆強調生字“逝、隆、淳”的易錯點。重點鮮明,有利于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習,提高了學生的注意力,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氣氛活躍,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積極主動學習。
(四)在初讀課文,整體感知中的作用
體會詩歌的語言特點,把握詩歌的主要內容。主要寫了微笑的哪些特點?主要寫了微笑的哪些好處?作者最后倡議我們應該怎么做?先讓學生比賽朗讀,然后將學生分成三組,分組討論問題,一個組一個問題。先自己試做,然后結對學,再分組學,最后全班展示。
新媒體新技術功能應用及分析:在一張PPT上呈現三個教學內容,讓學生在直觀問題的導航下親近文本,把握詩歌的語言和內容,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在這種學習氛圍中,教師要注重指導學生獨立思考,鼓勵其大膽猜測、發現知識規律,使學生不僅獲得知識,而且學會探索、發現知識的能力。
(五)在合作探究中的作用
突破難點,突出重點,把握中心。中心句:“在人生的旅途上,最好的身份證就是微笑?!北揪湓掃\用了什么修辭?本句話把什么比喻成了什么?本體、喻體、比喻詞分別是什么?詩人為什么把微笑比喻成“最好的身份證”?你是怎樣理解的?教師先引導分析“旅途”的近義詞是什么,“身份證”是什么,再分析有了它和沒有它的不同結果,然后獨學、組學、展示。
新媒體新技術功能應用及分析:利用PPT呈現逐步呈現問題,讓學生一一解決,層層推進,直擊中心。利用電子白板插入一張身份證,讓學生觀察真正的身份證,明確身份證上的各種信息,在教師的引導下知道身份證的用途。利用電子白板筆勾畫重點詞語,重點突出,醒目直觀。
(六)在拓展延伸中的作用
延伸有關微笑的知識,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比一比,看誰想的有關“笑”的名言和成語更多。新媒體新技術功能應用及分析:學生展示完自己積累的名言和成語后,PPT屏幕顯示提前預設的內容,進一步拓展學生的視野。把散見的課程資源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化為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從而使其教育價值和教育活力得以激活和再現。
(七)在達標檢測中的作用
回歸目標,體現考點。分析本句的修辭:微笑為失意者重燃希望的火苗。改成陳述句:在人生的旅途上,最好的身份證就是微笑。新媒體新技術功能應用及分析:PPT屏幕顯示提前預設的達標檢測試題,有效節約課堂時間,達到利用時間的高效和訓練量的高效。這種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大信息量的教學方式,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八)在學習小結中的作用
總結本節課學習內容。本節課你學習到了什么?新媒體新技術功能應用及分析:PPT屏幕顯示提前預設的總結內容,有效節約課堂時間,讓學生明白這節課主要學習了什么。
(九)作業布置中的作用
鞏固和應用本節課學過的知識。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課文。你經常把微笑送給別人嗎?你曾感激地接受過別人的微笑嗎?說一說自己的經歷吧!讓學生背誦和小練筆。新媒體新技術功能應用及分析:PPT屏幕顯示提前預設的作業,有效節約課堂時間,學生一看比較直觀,一目了然。
二、在課堂中應用新媒體新技術的教育機智
(一)在預習檢測中,我讓兩名學生在白板上給漢字注音,有一名男同學將最后一個漢字的拼音標錯了,當時我想讓學生自己擦除的話,可能有點兒難度,我就立馬用電子白板的橡皮擦,將寫錯的擦除了,然后讓學生再寫了一遍。
(二)合作探究,也是本課時重難點的突破。我先將這個問題設置成三個階梯,降低問題的難度,分散重難點,讓學生層層深入,在老師正確的引導下突破重難點,把握文章的中心。另外,因為身份證對于小學生來說比較陌生,我利用電子白板的插入功能,將提前預設好的身份證展示給學生,讓學生仔細觀察身份證,明確身份證上面的信息,然后思考身份證的重要作用,最后用打比方的形式理解“微笑”的重要作用。
(三)在拓展延伸環節中,回答有關寫“微笑”的名言時,一位學習后進生舉起了手,我就讓這位學生說出自己積累的名言,結果他將“笑一笑,十年少”中的“少”字讀成了上聲,我讓其他的學生糾正,通過其他學生的反復幫助,他意會到“少”字的正確讀音。
總之,利用新媒體新技術的各種綜合功能,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集中了學生上課學習的注意力,帶給教育教學的是一種學生自主探究的新型教學模式。只要將信息技術教學同其他學科有效整合,建構在校本課程基礎上研究的信息技術教學課程,對教學的發展和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必然能達到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