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俊
【摘 要】《國家課程標準》在課程實施建議中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在教學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地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初步的估算技能。”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增強學生的估算意識,讓小學生掌握一些簡單的估算方法,對幫助學生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從而培養他們的數感及數學應用意識都有積極的意義。
【關鍵詞】估算意識;貼近生活;估算方法;創設情景;鼓勵多樣化
估算,是日常生活中一種常見的計算方法,許多問題有的只需要了解大致的結果,有的很難算出準確的結果,這就需要用估算的方法來幫我們解決問題。如何在小學數學中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能力呢?下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一些個人的認識。
一、貼近生活,感受估算價值
估算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所謂估算,是指在計算、測量中無法或沒必要進行精確計算和判斷時所采用的大致推測。例如:估算到超市購物需要的錢,估算一個房間的面積有多大,估計外出旅游的費用,一個體育場大約能容納多少名觀眾……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涉及這類的估算問題。面對上述問題時,沒有必要計算出準確的結果或暫時無法得出準確結果時,估算不失為一劑“良方”。那么,如何引導學生去關注這類問題的解決,培養小學生的估算意識呢?首先,教師要有估算的意識。其次,教師要有意識地結合相關教學內容,有步驟地將估算與解決生活中的有關問題聯系起來,逐步滲透,讓學生不斷加深認識。
二、結合教學,滲透估算的方法
估算雖然是一種大致的估計,但并不是憑空猜想的,那種沒有根據的臆想亂猜往往與實際結果相差較大,那么如何進行估算才更具有合理性和準確性呢?小學生估算意識和能力的培養與教師的教學關系十分密切,教師教學中要強化估算意識并結合教學內容做好估算方法的示范。而教師的估算方法又著重體現在對各冊教材中估算題材的挖掘和有目的有計劃地滲透上,這種滲透則需要穿插到教學過程中去,教師加強估算教學并促進學生形成良好數感,培養學生良好的數感和量化能力的形成,具體要在平時的教學中,能將一些估計的思想方法直接或間接地滲透給學生。
常用的估算方法有:
(1)近似估算法。根據實際情景把兩個數估成整十、整百數或幾百幾十數,這樣能方便估算出一個大致的得數或范圍。
(2)聯系實際估算法。如人數、租車的數量一定是整數,汽車行駛速度比人行走要快得多。
(3)據零求整法。例如:在教學“10000以內數的認識”時,為給學生建立10000的觀念,先數出10袋100粒的豆子放在一個合適透明杯中,不多不少正好裝滿,這就是1000粒,那要10000粒豆子這樣數下去該多慢啊,有什么辦法能很快看到10000粒豆子呢?一個孩子回答到:“用這個杯子裝10次大約就是10000粒。”他的辦法得到了同學們的一致認可,很快大家就看到了大約10000粒豆子……在這個實驗中那些黃豆并不是準確的10000粒,也是一種估計,“據零求整”整個實驗不僅讓學生感受10000的大小,同時在實驗的過程中滲透給學生一種量化估計的方法,便于他們以后進行較大數量的估測。
三、創設情景,增強估算應用意識
教學中教師要深入挖掘教材中一切估算的資源,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經歷,創設現實的生活情景,開展富有生活氣息的實踐活動,變估算由“可有可無”到“無處不在”,增強他們自學運用估算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意識。
比如五一黃金周放假時,很多孩子都有和家人出游的計劃,借此契機設計了一個“理財小能手”的實踐活動,提供了一個南昌──海南三日游的出游路線,并有各項費用:旅行社588元,餐費188元,自選景點海底潛水250元。孩子們根據我提供的信息很快就估算出這次旅游的費用大約是1030元。甚至孩子們還說出門在外多帶點錢吧,帶1100元……既通過估算合理地解決了問題,又豐富了與數學有關的生活體驗,增強了他們估算的應用意識。
四、感悟方法,鼓勵策略多樣化
在教學中,教師要教給學生利用估算知識解決數學問題的策略。首先,讓學生掌握預測策略。就是對問題結果的取值范圍進行合理的估計,計算結果如超出這一估計的取值范圍,說明答案是錯誤的。當學生在遇到問題時,能主動對信息作出整體把握,并迅速運用直覺思維作出判斷,從而達到計算結果的準確性;其次,讓學生掌握調整策略。在估算中由于運用不同的方法,其估算結果的準確程度是不同的,恰當運用調整策略,能保證估算結果會更接近準確值;例如186+212,有的學生把186估成190,212估成210,190+210=400,結果約是400;有的學生則把186估成了整百數200,212估成210,200+210=410;估算策略不同結果也不相同。第三,由于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是多樣的。因此,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讓學生進行交流討論,在討論交流中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在互相評價和自我評價的過程中,訓練優化策略的思想方法。
總之,學生估算意識和能力的形成需要長期的潛移默化地滲透,需要教師每堂課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努力,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嘗到估算的甜頭,從而將估算內化為一種自覺意識,迸發出許多有價值的、創造性的估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