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偉
摘要:以人為本是現代化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這要求教育充分地考慮學生的個性差異和層次差異。分層教學是新時代的創新教學模式,符合高中英語教學的根本要求。本文從分層教學的必要性、分層教學的概念以及理論和分層教學的實施策略三個方面進行闡述,對高中英語分層教學進行深入分析。
關鍵詞:高中英語;分層教學;策略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推行,教師應該在進行教學活動時注重學生主體性,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教學評價等多方面,都必須遵循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而分層教學作為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的具體體現,更是推動高中英語教學科學發展的重要條件。
一、分層教學的必要性
從現行的高中英語教學模式來看,班級授課是主流的教學模式。其突出特點就是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方法等多方面的高度一致性。對于學生基礎知識水平呈現的差異性而言,這樣的教學模式必然會導致各層次的學生的學習效果無法到達最優,很難從整體上提升教學質量。長期實行統一化的教學模式會使得優秀的學生無法進一步提升自身的能力,學習能力相對薄弱的學生難以培養出學習自信心和學習興趣。分層教學的提出和實行就是充分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的體現,更是根據學生的層次進行科學教學的主要途徑。分層教學能夠有效地化解教學目標與學生個性差異之間的矛盾,是高中英語教學改革的重要形式。
二、分層教學的含義及理論依據
分層教學是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而采取的針對性教學方法。該教學方法在充分地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的同時,確保共同教育目標的實現,通過制定多樣化的針對性要求,運用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使得每位學生的個人能力得到最優化的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個別差異表現在各個方面,包括學習能力、認知水平、性格特征、智力差異等等,這就需要教師根據不同層次的特點來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進行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重點、教學形式等方面的調整,其根本目的在于確保每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滿足自身的需求,并且實現個人能力的最大化發展,從而逐漸地建立起學習自信心,推動學生潛力的發掘。
分層教學擁有悠久的歷史,孔子曾提出“因材施教”的重要教育思想,這是分層教學重要的理論依據。在國外,美國心理學家布魯姆也提出了相關的理論,他指出學生的成績好壞并非完全取決于智力水平,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學習條件的不合理而導致學生學習效率的低下。從學習條件的內涵來看,學習時間、有針對性的指導、足夠的學習機會等都屬于學習條件的范疇。
三、分層教學的實施策略
1.學生分層。分層教學的首要條件就是認識到學生的個別差異,所以要根據科學合理的調查來對學生進行層次劃分,主要標準包括基礎知識、學習能力、理解速度等,可以將學生分為良好層(A)、普通層(B)和基礎層(C)。
2.備課分層。備課是課堂教學的基礎,也是保障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條件。從備課分層的角度出發,制定有針對性的不同的教學目標,其主要依據就是學生的差異特征和真實需求。對于A層的學生來說,要適當地拔高教學內容的難度,加深知識講解的深度,讓他們的能力得到充分地訓練和發揮。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注重語言能力的培養,更要拓寬學生的閱讀范圍,強化其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對于B層學生來說,要采取有針對性地教學訓練,尤其是他們知識結構的薄弱部分,切實地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做到真正的查漏補缺,不斷地提升B層學生的綜合素質。從C層學生實際需求出發,要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學習信心的樹立和培養上,幫助他們改善自身的學習習慣。在知識講解上側重于基層知識,確保教學的實際效果,讓他們能夠在課堂教學中得到進步。除此之外,教師還有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特征來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法,這有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也能夠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3.授課分層。在完成了備課分層以后,要從授課環節繼續貫徹分層教學的理念,具體要求是教師應該注重B層學生的基礎知識的強化和水平的提升,并且要保障A層、C層學生的需求得到滿足。因此,教師應該在教學內容上進行合理的分層,為A層學生制定難度更高的課外作業,為C層學生提供更充足的課堂時間進行基礎知識的消化。從課時進度的把控來說,教師必須要以B、C兩層的學生為基準,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當適當地調整提問和訓練的內容和形式。因此,教師要兼顧各個層次的學生的需求,為他們提供足夠的表達機會,從而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學習成就感,增強學習的自信心。針對A層次學生的特點,要設計分析性或者評價性的問題,為學生的思維邏輯和問題分析的能力創造提升的條件,給予他們充分的發揮空間。從B層次學生能力特點出發,應該更加注重理解性問題的設置,幫助學生增進對基礎知識的把握。考慮到C層次學生的基礎知識的相對薄弱,應該設置相對簡單的問題,只需要表達基本的判斷觀點。問題設置的分層為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創造了自我成長的環境,也能夠有效地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4.作業分層。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也是反映學生學習情況的重要形式,是英語教學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遵循分層教學的原則,作業的設計應該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特征,在難度、內容和形式上加以區分。對于C層次的學生而言,作業應該以基礎題為主,包括單詞填空、句式變換等等,作業的主要作用在于對基礎知識的檢驗和復習,強化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理解,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對B層次學生來說,作業應該以提高題為主,即在基礎知識充分掌握的基礎上,加大知識運用的力度,豐富知識變化的形式。其主要作用在于幫助學生更加熟練地掌握基礎知識,促進其知識運用能力的發展。考慮到A層學生的能力水平,應該設置更多的綜合題,側重于對其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激發學生的探究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5.評價分層。課堂評價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這是調動學生積極性,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的重要途徑。教師應該主動地表揚和鼓勵C層次學生的進步,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同時,教師要對B層次的學生進行鼓勵和指導,在不斷地督促和引導中培養他們的能力;對于A層次學生來說,應該合理地進行批評和點撥,揭示他們自身能力的不足,保持他們的求知欲望和學習動力。
四、結語
分層教學是立足于個體差異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的創新性的教學方法,也是符合新課程改革要求的科學教學方法。分層教學的核心目的在于發掘每位學生的潛力,實現每個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合適的學習節奏中,實現綜合素質的最優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