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冠
摘 要:新課改的推行對于政治教學是一場不小的變革,尤其是在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上。在政治課堂教學中,只要讓學生喜歡政治課,讓學生快樂地學習,就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掌握政治觀點、理論并形成學生自己的思想或觀念,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達到預想的教學目的。
關鍵詞:創設情境;激活課堂;關注熱點;媒體激情
思想品德課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徑,對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將起到奠基作用。思想政治課由于其教學內容理論性強,概念抽象,趣味性少,學生感到枯燥乏味,課堂沉悶,猶如死水一潭。如何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政治,使政治課堂成為學生充滿激情的課堂,一直是政治課教師孜孜以求的話題。隨著新課改的全面實施,政治教學中仍然要積極探索,不斷創新,讓學生快樂學習,使每一節政治課成為學生生活體驗的課堂。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情感
課堂上的每一個教學過程都是在一定的情景中發生和發展的。教學過程必須創設良好的情境,以激發學生的情感,啟迪學生的心靈,點燃思考的火花,使學生的品德、知識和智力在生動活潑的氣氛中得到主動的發展。初中學生是極富有情感的,真情總是激蕩在學生純真的心靈間,在客觀環境的作用下,學生很易于將自己的情感移入所感知的對象,課堂情景的創設就是利用初中學生心靈上這一最寶貴的特點,最大限度地發揮了情感的紐帶作用和驅動作用。針對初中學生的特點,通過運用小品、圖畫、音樂、漫畫、演講故事等藝術直觀手段來渲染,使學生對客觀情景獲得具體的感受。從而激發起相應的情感,如在講授《開放的中國走向世界》一節內容時,教師選取播放2015年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大閱兵的錄像片段,運用音樂的魅力撥動學生的心弦,強烈的情景感染并刺激了學生,使學生真實感受到中國對世界的平等、開放、參與的態度,激發學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自尊心。
二、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激活課堂教學
(一)激情導入法。激情導入法是教師運用富有情感的語言和手段去感染和激勵學生,使其迅速進入既定的教學情境的方法。比如我在講《中國共產黨執政》時,讓大家齊唱紅歌《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在慷慨激昂的音樂聲中,學生們的思緒一下子被吸引了起來, 我隨即發問:“在座的各位同學大多都是共產主義青年團,而青年團的性質是中國共產黨的助手和后備力量。2012年5月4日是建團90周年,作為黨的助手,你了解黨,相信黨,支持黨嗎?你們怎樣才能當好這一助手呢?”這堂課一開始學生就很感興趣,黨的相關知識即黨的地位、性質、宗旨和執政方式在激情與思想碰撞中掌握,效果甚好。實踐證明,運用這種方法導入新課,往往能迅速開啟學生心扉,激發他們的情感,教學目標也達到預期效果。
(二)時政幽默法。老師巧妙地使用幽默的語言,可以給緊張沉悶的課堂注入興奮劑,形成寬松、愉悅、和諧的教學氣氛,激發學生的興趣,使本來枯燥的學習變成一種精神享受,學生在笑聲中掌握知識,更容易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辯論法。政治課的某些理論,或者某些相關的時事熱點問題,如果僅僅采用單一式的講授法,學生有時不容易接受,或體會不深,如果采用辯論的形式得出結論,往往會收到更好的效果。例如講到《色彩斑斕的文化生活》課題時,我讓學生分為正反方兩組進行辯論:流行文化作品的價值大于經典文化作品的價值;還是經典文化作品地價值大于流行文化作品的價值。這樣的辯題一出,便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學生參與熱情,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難題迎刃而解,又使學生對這一課題加深了理解。
三、聯系社會現實,關注熱點問題,培養學習興趣
思想品德離不開社會熱點,思想品德考試題也具有很強的時政性。當今社會的重要事件、焦點話題等都是思想品德考試的背景材料。學生要高效地解決思想品德問題,就要適當地拓寬知識面,培養一定的時政思維。同時,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思想品德教學活動所起的價值引導作用越來越大,人文精神、科學精神等在思想品德教學中應該得到更多的關注。
一方面,時事新聞的內容是鮮活、具體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師將豐富的時事融合到思想品德基礎知識的講解中去,將思想品德知識以一種更為靈活、科學的方式傳輸給學生,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另一方面,與社會、全國有關的宏觀問題往往反映最基本最微觀的思想品德問題,對于國際國內時事問題的把握對學生具體問題的剖析也是非常有幫助的。由此可見,把握社會現實問題是把握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活動,培養學生解題能力的一條必經之路。
四、創設情境,媒體激情
運用各種教學媒體,可增強課堂教學的藝術性。我們根據教學任務和教材特點及師生實際,在課堂教學中運用網絡媒體制作課件進行教學。如教學八年級《情系祖國》一課時,可讓學生講講自己所知道的祖國名山和風景區,然后用投影播放祖國的大好河山,讓學生領略祖國山河壯美,引發對祖國母親的熱愛。其中,當講到“祖國的前途命運和個人的前途命運息息相關”時,可利用歷史背景音樂《松花江上》作為情境,使學生從悲沉的音樂、悲慘的背景中感受到當年在日本帝國主義鐵蹄下,東北人民家破人亡,背井離鄉的情景,從而深切體會沒有國家的興旺發達,就沒有個人的前途的道理。
綜上所述,興趣是學生學習的驅動力,通過學習興趣的培養,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真正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效果。教師要掌握好這門藝術,就必須潛下心來,精心研究,大膽實踐,認真總結,使學生對政治課始終保持著一種熱情,真正做到在快樂中掌握知識,在知識中體會快樂,使中學政治課教學走進一片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