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英
摘 要:作為中學基礎學科,化學是一門趣味性很強的學科。但仍有一些學生對化學不感興趣,視化學為畏途,覺得化學知識艱澀難懂,毫無趣味性可言。追根究底還是因為化學中涉及到的公式符號繁瑣又枯燥,使初中生失去了學習興趣。因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其學習積極性,是每一個初中化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面臨的重大難題。
關鍵詞:化學教學;趣味性;發掘;探索
作為中學基礎學科,化學是一門趣味性很強的學科。但仍有一些學生對化學不感興趣,視化學為畏途,覺得化學知識艱澀難懂,毫無趣味性可言。追根究底還是因為化學中涉及到的公式符號繁瑣又枯燥,使初中生失去了學習興趣。因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其學習積極性,是每一個初中化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面臨的重大難題。筆者認為,增強化學教學的趣味性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重中之重。那么,我們在授課的過程中怎么增加化學這門學科的趣味性呢?筆者總結起來大致有下列幾點做法:
一、通過形象化的語言表達,提高化學教學趣味性
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語言表達上的藝術感染力不容小覷。化學教學語言具有形象生動的特點。形象化的語言表達富有表現力,能使學生感到驚訝,使學生情緒興奮,對認識產生興趣,體驗獲得知識的喜悅,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內驅力。特別是對天真活潑、好奇敏感的初中生,教學效果尤其明顯。語言風趣、講解生動,使學生愿意聽并且注意力高度集中,能夠讓他們在較為輕松的環境中接受知識、增加技能。這是一位初中化學教師必須具備的一項基本功。但要特別注意,運用形象化的語言,并非基于活躍課堂氣氛,逗逗風趣。與此相反,教師運用形象化語言施教,旨在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引導學生學習化學知識本身,而不是誘使他們的知識撇在一邊。
二、通過幽默風趣的語言,提高化學教學趣味性
前蘇聯教育學家米·期洛特夫說過:幽默是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幽默的語言,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可以使講解的內容變得有趣,活躍課堂氣氛,消除師生間的隔閡,融洽師生間的關系;可以突出一些概念、規律的特征,解決教學的難點,還可以巧妙地處理偶發事件,將化學教學接入正軌。
三、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化學教學趣味性
科學技術的飛躍,尤其是計算機及其網絡的日益普及,有力地推動了教育技術的發展,各種現代化教學技術走進了課堂。各類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和自制教學課件已成為教師教學的得力助手。這種可延滯再現的現代化教學技術手段極大地豐富了教學內涵,也擴展了教學外延。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制作生動的多媒體課件、演示實驗、分組實驗、投影、微機以及多媒體技術,使教學手段新穎、教學內容形象、有趣,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四、將化學實驗游戲化,提高化學教學趣味性
“寓教于樂”是青少年教育的一條基本原則,我們每個人的啟蒙教育都是從游戲中開始的。現行初中化學教材比以往化學教材增加了許多實驗,其中添了不少學生實驗與小實驗。為了使學生在實驗操作的樂趣中培養觀察能力、得到科學知識、提高基本技能,我個人認為,可將部分實驗精心包裝游戲化,如小魔術、趣味小游戲、小制作等。這樣,突出了實驗觀察與操作中的趣味性,充分開發利用青少年好動心理特征的正面效應,用實驗趣味啟發學習興趣,進而轉化成學生的積極求知動力,從而能取得明顯的教學效果。另外,可將部分演示實驗制作成類似游戲軟件,利用計算機、投影TV等電化教學設施重現實驗的基本情況。
五、講化學史中的逸聞趣事,提高化學教學趣味性
教材上對化學史上的人物介紹非常簡略,教師可根據教學實際,給學生講一些相關科學家的逸聞趣事,使學生心目中的化學家形象具體而豐滿。拉近學生與偉大科學家之間的距離,增強學生探索化學奧秘的興趣。例如,學習元素周期律時,門捷列夫怎樣發現元素周期律的故事值得一講;居里夫人對放射性元素窮極一生的研究,是不可多得的化學家奇聞。
生動的化學史講解使化學教學不再是冷冰冰的符號、理論和概念,變成了化學教學中的一道美味誘人的聽覺大餐,學生們會豎起耳朵享受。犧牲一點點時間講化學史上的趣味故事,可以大大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事半功倍。
總之,在化學教學的過程中,怎樣在教學上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怎樣開啟學生的心扉,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能力,我認為這不僅需要妥善的處理教材,安排內容,更要增強化學教學的趣味性。善于用有效方法提高化學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課堂表現力,活躍課堂氣氛,而且可以有效地輔助化學教學,將枯燥乏味的化學符號、方程式、元素轉化為各種趣味,深深地植入學生的頭腦。化學教學的趣味性嘗試不止筆者提到的以上幾個方面。用心去發掘,有意識地去探索,大膽去嘗試,相信大家一定會發現更多增強化學教學趣味性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