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鋒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發展,各種先進的教學方法受到了人們的關注,其中“同課異構”以其鮮明的教學風格和獨特的教學形式,能夠讓學生在比較中獲得進步,從而展現出教學的特點和個性,提升教學效果。
關鍵詞:“同課異構”;高中地理;教學評價
在“同課異構”體系中,教學評價是非常重要的環節,而對于高中地理教學來說,教學評價對于課程的進展具有非常好的導向作用,因此,“同課異構”教學法更加貼合高中地理的學科特點,通過“同課異構”活動來指導高中地理的教學,能夠全面提升教學水平,從而提升課堂的效率,讓學生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高中地理知識。
一、同課異構的相關概念
“同課異構”能夠有效地促進教師的自身教學水平發展,對于“同課異構”的概念,在現在的學界有兩種典型的定義,一種是認為不同的老師在教授相同年級的“同名課”時表現出的不同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通過比較的方式來展現他們的不同之處,最后通過相互學習、相互吸取優秀經驗的基礎上來提升教學水平和教學效率,它是一種通過比較和研究的方式來提升教學成果的教學專業發展的模式。另一種觀點認為“同課異構”是通過不同老師針對同一教材的不同教學策略,來構建不同的教學方式,形成差異性教學,其他教師通過課堂調研等方式來共同提高,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僅局限于校本內容,而且能夠以更大的作用范圍回饋到師生之間。
“同課異構”關鍵強調“同”和“異”,不同的教師由于學生的興趣、經歷、成長環境等不同,在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風格也會有所不同。
二、有效的地理課堂教學
(一)制定有效的地理課堂的教學目標。在我國傳統的地理教學體系中,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對于地理課堂的教學更多的偏重于“知識目標”是否達到,通過學生做題的準確性來判斷教學的有效性。教師的教學評價主要是通過打分的方法來體現,關鍵的教學目標在于知識點是否覆蓋全面,知識點是否講明白和講透徹。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的地理課堂教學目標不能滿足現代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單方面的知識目標使得教學變得片面,不能培養多元化人才。
對于新時期的教學目標的制定,需要保證教學目標確切、合適,使得教學目標能夠有效的指導教學活動,提升教學效益。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重視學生地理思維的培養,掌握學習的過程和方法,從而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老師可以將教學目標細化,將學生的思維帶入到地理教學中,將教學目標層次化,提升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有效地理課堂的特點
1.融洽的師生關系。學生和老師要建立平等的課堂關系,通過老師的引導和帶動,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當中,讓學生在輕松、快樂、民主的環境中學習。
2.多維思考思路。在地理學習中,老師要讓學生通過動態的視角來看待問題,并將多維的思考方式貫穿整個課堂教學環節中,可以通過“自主、探究、合作”的模式進行。
3.評價的合理性。對于評價,價值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一定的價值觀念,來對一定領域進行評價。在教學領域中,需要針對教學價值的影響因素進行多方面的考慮,比如說學生的不確定性、學生自身的發展狀況和學生未來的發展等方面。
在進行評價時,一定要牢牢抓住價值,對于評價的構成,由價值主體、價值客體和評價主體三部分構成,具體如下所示:
對于新時期有效性的地理課堂教學評價,需要涉及到教師的教態、語言、內容、方法、資料選取、板書、課堂掌控等多方面的因素,同時,評價的方式也要多樣化,既有同行評價、學生評價、學校評價和自我評價等諸多方面,這樣才能使得評價體系不斷完善。評價過程要體現以下三個特點:
一是多元化。要保證地理課堂評價體系的多元化,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實現:首先是保證評價者的來源多元化,其次是保證評價意見是多元的,最后是評價方式的多元化。
二是整體性。對于地理課堂的評價,不能僅僅局限于知識體系的落實,還要結合教學中的諸多環節進行評價,從整體上體現教學的個性,從而在教學中體現教學的鮮明特性。
三是過程性。對于教學的評價不要僅僅盯住教學成果,要把教學的實施環節和教學評價要貫穿到整個教學環節,通過動態的評價提升教學的效果。
開展同課異構教學,需要教師深入的對教材進行挖掘和加工,才能在課堂上活學活用,從而讓課堂變得生動形象。這樣一個挖掘和解讀的過程,能夠提升教師的備課能力,從而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
在比較中,教師不但可以看到別人的優勢,也能夠清晰的看清楚自身的不足。通過觀察和探討,能夠在教學中將重點和難點利用最有效的方式來講解。不同教師的不同教學風格和教學方式,在同一個平臺集中展現,使得觀摩的教學工作者能夠吸取百家之長,教學的效率迅速提升。
參考文獻:
[1]江曄.地理教學設計應用指導[M].中國地圖出版社,2010.
[2]土敏勤.“同課異構”教學反思例談[J].中國教育學刊,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