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迅
摘 要:新的課標課程已經實施多年,課改的核心任務是轉變傳統的以講授為主的教學方式和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方式,要求學生參與到教學當中,把學習變成自主性、能動性的不斷發展、提升的過程。本文著重探討運用高效教學模式開展高中生物探究性教學。
關鍵詞:高中生物;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新的課標課程已經實施多年,課改的核心任務是轉變傳統的以講授為主的教學方式和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方式,要求學生參與到教學當中,把學習變成自主性、能動性的不斷發展、提升的過程。本文著重探討運用高效教學模式開展高中生物探究性教學。
一、高中生物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研究的背景
在新課程教學理念的模式下,我們發現:部分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不強,致使課堂效率低下,三維目標難以落實。自主、合作、探究,流于形式,沒有達到“內化”的效果,不能真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因此,探索“高中生物高效課堂教學模式”,著力解決生物課堂學生無興趣,學習效率低等問題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高效課堂的概念
高效課堂,是高效型課堂或高效性課堂的簡稱,顧名思義是指教育教學效率或效果能夠有相當高的目標達成的課堂,具體而言是指在有效課堂的基礎上、完成教學任務和達成教學目標的效率較高、效果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學的較高影響力和社會效益的課堂。高效課堂是有效課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課堂基于高效教學。
三、目前高效課堂開展的模式
(一)構建高中生物高效課堂的導入方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導入新課要講究藝術。根據教學內容,我們可設置一個懸念吸引學生,也可提出一個發人深思的問題,抓住學生。也可從客觀教具和演示開始。教學中,不能照本宣科,犯本本主義和教條主義,要善于運用教室里的人和物,直觀教具如圖片、掛圖、簡筆畫,設置情景及諧音。教師上課要精講,要變填鴨式為互動式,讓學生大部分時間成為參與者而不是旁觀者,從而達到學中用,用中學;同時注意在實踐中滿足學生的成就感。不同水平,不同層次的問題和語言材料要由不同水平不同層次的學生來實踐。這樣,每個學生才會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導入新課可以聯系生活導入,可以前后聯系導入,可以用現代教育媒體導入……導入的方法沒有定式,只有適合教學的導入才是最好的導入。導入新課就是導入學生的學習探究欲望,學生探究欲望提升了,高中生物高效課堂的效果才會更明顯。
(二)構建高中生物高效教學方法,優化生物教學過程
1.運用探究法開展高中生物教學。在探究教學法組織中,教師要將教學目標細化。將其以一組探究思考題的形式展示在學生面前,布置學生分組進行思考、討論與探究學習,主要依靠自己的努力來實現學習目標。例如教學“光合作用”時,教師對“光合作用發現過程實驗的設計思想”這一重難點,可以運用探究法進行教學啟發引導,幫助學生逐步深入掌握光合作用實驗的原理,順利實現了教學目標。
2.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教學。除了儀器演示之外,現代教育技術模擬可以在微觀知識教學中發揮重要作用,實現傳統的演示實驗難以完成的生物演變過程,提高教學形象程度。例如在“有絲分裂、減數分裂”過程演示中,教師運用動畫模擬方式,將細胞分裂過程復雜的內容形象直觀地展示在學生面前,加深高中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與掌握,提高了教學成效。
(三)拓展高中生物高效課堂教學空間,培養高中生生物素養
1.開展生物課程興趣小組活動,增強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素質,發揮學生特長愛好的、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課外活動,建立興趣小組,將會使他們耳目一新,興趣陡增,從而訓練和培養從事小學教育工作所需的各種技能和能力。如顯微鏡的結構、性能、使用方法;栽培蘑菇、草莓;飼養金魚、蝌蚪、牛蛙;制作動物標本、給校園的花草樹木掛牌標明科屬種及生活習性等。但活動一定要有科學性和趣味性,否則久而久之,學生的興趣就會減少,課外活動的優越性就難以發揮。
2.高中生學習一段教學內容結束之后,高中生物教師可以設置一些知識競賽或是實驗技能操作競賽,以比賽的方式促進學生學習,營造濃厚的教學競爭氛圍。
3.走進社會開展實踐活動,高中生物教學內容具有廣闊的實踐空間,教師要為學生創設一些實踐的機會,培養實踐運用能力。
四、新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探討
(一)二級導學模式:是在導學案教學基礎上倡導優化導學案,即將原來的知識梳理定位一級導學,也就是基礎知識梳理。這一部分內容由學生自主預習完成,課堂上教師訂正即可。二級導學是將同學們在預習本課中的問題以自主探究、小組合作、教師解疑等形式在課堂上由師生共同完成,這樣能夠提高課堂效率,教師專講學生不會的,至于學生已經會的就不用再重復講解了。
(二)激、探、創模式:激即是通過閱讀案例材料從而激發學生興趣、激活學生思維;探即是通過討論學生遇到的問題從而達到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目的;創即是通過聯系實際,創新應用,從而提高學生生物學習的目的性和實用性,將生物知識與現實生活的問題結合起來,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這樣既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又能增強學生能夠運用生物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三)翻轉課堂模式:傳統的教學模式是老師在課堂上講課,布置家庭作業,讓學生回家練習。與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不同,在“翻轉課堂式教學模式”下,學生在家完成知識的學習,而課堂變成了老師學生之間和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的場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識的運用等,從而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總之,目前各個學校都在研究高效課堂的模式,至于哪種模式更適合我們自己的學生,還需要進一步摸索,只有適合學生的學習模式才是高效模式。當然,對于高效課堂模式的評價也有很多標準,問題的關鍵是將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目前的考試制度結合起來,既能達到考試取得相應的高分,又能夠發展興趣,這才是最高效的課堂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