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鶴偉
摘要:在高校不斷擴招的今天,高職院校畢業生們在社會上面對的就業壓力要相對更大。但是,當前國內的高職院校的定位還普遍在是將學生培養成為“專業技能型人才”,因此對于實訓操作的培養重于理論的教學,導致學生文學功底、表達能力、溝通技巧等方面綜合素質欠缺,使得學生在社會上奮斗中受限于修養,氣質以及溝通表達能力,在不斷適應社會發展和通往更高技能及昔理等崗位的道路上十分不易、當前高職語文教學中由于存在種種問題,難以有效對學生這此方面的能力有足夠的培養、有鑒于此,開展經濟而有效的語文教學,尤其是以閱讀與寫作教學對學生的文化素質能力進行培養就是一種很好選擇
關鍵詞:高職院校;閱讀;寫作;綜合素質;
一、高職學生培養綜合素質的意義
(一)拓寬就業,助于成長
就業方面,綜合素質越強的學生,其就業的選擇面就越寬。高職畢業生在面對人才市場的競爭時,學歷競爭力相比本科生甚至研究生學歷的競爭對手,是弱勢的。因此,為了保證就業,高職院校對學生的培養如今已經基本是基于市場對高職畢業生的定位而開展的,那就是專業的技能型人才,多數都是技工崗位或者基層技術崗位。針對這種市場定位而專門培養的高職畢業生在初次就業時的就業率能夠有效提高,但是從長遠來看,這種方式培養的學生由于其他方面素質的欠缺導致可塑性與成長性受到了限制。
在成長方面,越是高層的管理崗位對一個職場人士的綜合素質的要求越多,除了業務能力,還需要溝通能力、領導能力,甚至外觀氣質與修養都非常重要。而能夠有效提高學生溝通、交流、文化修養的就是人文素質。
(二)推動發學院自身發展
科研成果需要優秀的科研團隊,而這樣的團隊要由專家級的教師與能力出色的學生來組成。科研事實上不僅要求較好的技能水平與扎實的理論功底,同樣也需要人文素質等綜合素質的配合。一個課題,通過試驗獲得了足夠的數據,但是要將其整理成優秀的論文,往往學生都要千錘百煉。而堅定的信念與頑強的毅力,更是獲得成果之前漫長的枯燥時間里對學生素質的最大要求。
另一方面,一個學校在社會上的口碑與影響力,不是在校生而是畢業生的所作所為產生的。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助其在漫長的職業生涯中走上社會的中上層,反過來也會推動學校的發展。
二、 高職人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課時受限
在高職教學中,每個學生總的學分是一定的,限制了學生課程的總課時。在高職學生的課程課時安排中,技能、技術與業務類的課程占了80%以上,語文、藝術賞析等通常作為選修課,學分通常只有15個左右。在教學資源方面,這些選修性質的課程,基本上難以獲得大型多功能多媒體教室等設施,課堂狹小、教學形式中一,多以賞析為主。
(二)學生缺乏興趣
除了影視賞析類,其他人文、歷史、哲學類的課程,學生則缺乏興趣。很多學生選修文化素質類課程,僅僅為了湊學分,使得這此課程原本有限的課時里學生的曠課、逃課現象還十分嚴重。這種現象反過來又對授課教師造成負面影響。
(三)師資力量及教學資源有限
對于高職院校而言,教學中首要的就是要保證專業課程的各種教育資源,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師資力量。因此,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在專業課程上,校方會投入大部分資源引進優秀的數量較多的專業課教師。但是在人文類、思想政治類課程上,教師的引進數量十分有限,高水平的人文類專業的高端人才更難以吸引進入學校。更多的高職院校在人文類課程上,甚至由專業類課程教師根據自身的能力與興趣兼職開設,其效果更是低下。
三、通過開展閱讀與寫作教學,培養學生綜合素質
(一)情景閱讀與寫作的培養
情景教學是以生動的圖文形象激發學生情感共鳴的一種教學方式,能對學生產生極為深刻的印象,具有很強的教學效果。
情景閱讀可以借學生們感興趣的影視與圖文幻燈片的形式,激發其興趣。同時情景閱讀應該與情景寫作相結合應用,情景閱讀的取材應有明確的教學目的與意義,要包含較為深刻的哲學思想并兼具流行元素,使學生產生代入感。而情景寫作則是學生在這樣的代入感下,充分思考后的產物,能夠讓教師了解到學生內心所思所想,并在下一步的教學中有針對性地進行正確的引導。
(二)培養應用寫作
學生步入社會后,日常工作與生活中也需要掌握必要的寫作技巧與能力。以職業或者生活模板進行應用寫作的培訓,對于學生口后的生活工作有重大的幫助。比如,較為簡單的工作總結或學習總結,這幾乎是所有職場人士都必然要寫作的。還有需要整理數據、分析數據,并且得出結論的實驗報告也是技術工作者必須掌握的寫作技巧。此外,在生活工作中,可能還會遇到擬定合同文本、各類協議、文書等。這些都可以作為應用寫作的教學資料,鍛煉學生掌握這些必要的寫作技能。
(三)開放性的讀書論壇
興趣是最能夠促進溝通的一種內在動力,以興趣也最容易形成一個氛圍活躍的交流平臺。因此,或以網站或以課下活動的形式建設一個開放性的讀書論壇,能夠給學生們提供一個良好的溝通交流的空間。
四、結語
當前,面對社會愈加激烈的競爭,已經必將普及的高等教育發展趨勢,高職院校的學生要提高自身的職場競爭力,高職院校要提升學校的社會競爭力與影響力,都要從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水平上著手,挖掘學生潛能,增強學生的職場競爭力。目前針對市場的專業化技能教育不能放棄,但是人文、哲學、思想甚至藝術方面都應該有足夠的時間與資源投入。這樣學生們才能成為有技能、有文化、有修養的高素質人才,來對母校的社會回饋也才能更好。閱讀與寫作作為人文類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是語文、歷史、藝術、哲學等多種人文類教學的常用方法。以情景閱讀與寫作、應用寫作和開放性的讀書論壇等方式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們的寫作表達與分析問題的能力,有助于其人文素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黃秋瑞.高職語文教學應重視學生人文養素養的培養[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1(04);35-36.
[2]趙旭艷.職業能力視角下的高職語文教學改革[J].齊齊哈爾職業學院學報,2010(02):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