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影
摘 要:在傳統的教育觀念下,初中美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單純地關注學生模仿能力的提高和學生按照傳統的模式對于美術作品進行點評,忽視了利用美術課程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隨著素質教育的大力推進,初中美術教師應當運用合作學習策略進行課堂教學,讓學生在合作與交流中實現美術素養的提高和綜合能力的有效提升。
關鍵詞:初中美術;美術教學;合作教學
將合作學習模式引入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可以扭轉學生缺乏合作與團隊協作意識和能力的問題。并且可以讓學生在相互交流中實現思維的溝通和對藝術賞析能力的有效提升。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和工作總結,分析了傳統教學模式對初中美術教學的負面影響和利用合作學習進行解決的方法。本文將就此問題進行重點討論。
一、傳統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問題
1.在傳統教學中,盡管有的初中美術教師也嘗試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教學,但是由于組織手段的隨意性和不成熟,往往難以激發學生合作的興趣和動力。并且由于并非所有的教學內容都適于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教學,有的內容只要依靠教師適當的點撥或學生的個人理解即可,所以這種功利化和教條主義的合作學習演變成為了合作而合作的學習,徹底失去了合作學習的初衷。
2.有的初中美術教師在進行合作學習時,對自己的角色并沒有科學、客觀的定位。在這其中,有的教師依舊以自己為教學的主體,通過掌控課堂全局,偶爾穿插學生的討論和交流便認為是合作學習;也有的教師在授課完畢后,便在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退居二線”,不再插手任何的引導工作。而這種錯誤的定位,都導致了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失敗,也讓教學效率受到了不良影響。
3.由于受到傳統教學評價模式的影響,初中美術教師在進行合作學習時把參與的機會大多給了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并且主動參與的學生也大多是對美術擁有熱情或者學習能力較強者。而其他的大部分學生往往被合作學習所孤立。這不僅違背了合作學習的本質,也會使得大多數學生對美術的學習失去興趣和熱情。長此以往,這難免會造成學習的馬太效應。并且對于樹立和鞏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也是背道而馳。
二、素質教育下合作學習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措施
1.進行科學合理的小組構建
由于合作學習的本質是以學生通過結組和進行小組合作作為基本形式的教學,所以在實現合作學習之初,美術教師必須建立科學合理的合作小組。一般而言,在組建小組時,教師應當充分了解學生的美術基礎、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學習方式、性別和心理素質等各方面的特性,之后以三到五人為一個小組,將能力和性格等各方面均有差異的學生進行結組,從而在全班成立若干個“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小組,讓每個小組和每個組員都有發揮自己能力和特長的機會,從而為保障各小組間實現公平競爭創造前提,也為合作學習的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2.利用有效互動提高學習效率
合作學習中的互動絕非單純的師生互動或學生間的互動,而應該將二者相互融合。由于合作學習本身就是一種人際交往和信息交換的過程,因此,師生間應當充分把握這兩種互動相輔相成的關系,實現二者的有機融合,讓學生在交流和溝通的過程中實現思維的碰撞,進而對美術的認知擁有更多元化的感悟和體驗。
舉例而言,在講解七年級上冊《身邊的物品》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通過合作的方式對身邊的事物進行觀察,之后挑選出比較典型的、可以在多角度擁有不同特征的事物,比如楊桃,進行共同研究。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每個小組將合作研究的成果在班里進行交流,并和教師共同探討所研究對象的外形輪廓、特征動態或者其內在結構。教師還可以選出具有代表性的事物讓全班進行共同討論,進而對其進行構圖和摹寫,達到客觀描繪的教學目的。
3.教師有機指導實現順利學習
在合作學習模式下,學生實現合作學習是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因此,教師應當充分做好指導者的身份,對學生進行合作與學習的指導,從而讓學生能夠積極地投身到合作學習中。
學生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合作探討自己對該事物的印象和觀察體會,同時可以將自己的繪畫作品進行相互展示和評論。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當和學生一同進行交流,并依據學生的思路給予必需的提示和輔導。之后,教師以學生的各種觀點為基礎進行必要的作畫步驟與方法的指導,并引導學生通過再次對該對象進行觀察和繪畫,實現學生充分掌握和鞏固相關的取景與繪畫知識。
總之,運用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初中美術教學,教師應當充分樹立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教學地位,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讓學生在濃郁的氛圍中實現高效的合作學習,使其有效推動教學效率的真正提升。
參考文獻:
[1]李志強.初中美術課合作學習中的組織與管理[J].東方教育,2015(10).
[2]陳君.初中美術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的問題與解決對策[J].才智,20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