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凱
摘 要:在中學歷史課堂教學中,應用歷史圖片,有助于強化教學效果。立足于中學歷史課堂教學現狀,主要分析了“歷史圖片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歷史圖片;中學歷史;課堂教學;應用策略
高中歷史科目對于一部分學生來說仍然非常枯燥,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式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營造一個輕松和諧的歷史課堂氛圍。而且歷史圖片在中學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合理適時地利用歷史圖片能夠增強歷史課堂的趣味性,激發并培養學生的興趣,更直觀地傳達歷史知識,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從而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
一、歷史圖片能激發并培養學生對中學歷史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在學習任何課程時都應建立在濃厚的興趣之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培養并激發學生對于歷史這一學科的興趣。如果在課堂上教師一直是單純地講課,只是按照教學要求對照課本直接念,無論如何都不能提起學生的興趣,因此,教師一定要改變自己陳舊、落后的教學觀念與思想,根據新課程改革的目標,有創造性地改進課堂教學方式,正確并深刻意識到歷史圖片對于歷史課堂教學的重要作用,從而在課堂中合理有效地利用歷史圖片來進行教學,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對于歷史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珍貴的歷史圖片更能還原出歷史的真實場景,從而引發學生的思考,進而培養起學生更大的興趣。
二、歷史圖片能更直觀地傳達歷史知識
歷史圖片的種類繁多,內容豐富多彩,涵蓋了社會、人文、風景等多個方面,而且較為直觀、形象地反映了一定的歷史事實,更加直觀地傳達了歷史知識。高中歷史課本中文字繁多,學生可能會產生厭倦情緒,而且由于學生自身的眼界不夠寬闊,生活經驗較不豐富等局限性,導致學生對于一些歷史知識難以理解與把握,此時,一張直觀的歷史圖片便能化解此難題,由于圖片的獨特性質,使得學生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與理解圖片中傳達出的內容。歷史圖片的直觀性也在一定程度上簡化了教學內容,減輕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一些負擔,解決了難以用文字來表達的難題等??傊?,歷史圖片能更好、更精確地傳達出歷史知識。
三、運用歷史圖片能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
合理運用歷史圖片可以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在圖片傳達出的豐富信息中,學生可以結合現有的知識進行合理的聯想與想象,并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得學生產生極大的好奇心,此時教師可以適當提出一些問題來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從而讓學生對于歷史有一個思維上的合理串聯,幫助學生理解并記憶歷史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可以在展示圖片之后擴充一些背景知識,讓學生全方位多角度地理解某一歷史事件的原因及意義等。
四、歷史圖片教學對學生素質教育和能力培養有直接推動
作用
1.借助圖片教學對學生情感熏陶的效果是語言文字無法企及的
如關于日本侵華殘酷性、野蠻性的教育,千言萬語也抵不上一幅“日軍侵占南京后進行的殺人比賽”圖片給學生心靈帶來的震撼。
2.有助于培養學生史證結合的科學思維意識
文物、數據圖和歷史地圖是對歷史事實、現象的表現、記錄,引導學生從中提取歷史信息,根據其理解歷史現象、論證有關說法,學生史證結合的科學思維自然得到培養。如,借助高一歷史(下)《“一國兩制”和祖國的統一大業》中“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大會”和“澳門人民歡慶回歸祖國”兩幅圖片設問——這兩幅圖片所反映的事實得益于哪一構想的成功實踐?從而讓學生以圖片所反映的歷史事實不經意間強有力地論證“一國兩制”的正確性。
3.有助于培養學生開放靈活的思維習慣和廣泛聯系、知識遷移的學習方法
歷史圖片給出題者特別靈活、廣泛的空間,這在近年各地試題中日益顯現。歷史圖片題量大而靈活,題型廣泛,難度從簡單回憶、概述到聯想記憶、分析理解,故,教師依托歷史圖片設置多類型、多層次的問題,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廣泛聯系相關的人物、事件、現象,多角度、多層次思考,必然能培養學生開放靈活的思維習慣和廣泛聯系、知識遷移的學習能力。
歷史圖片是重要的歷史素材,形象生動,能更好地還原出當時的歷史情景,因此,教師應了解歷史圖片對于歷史教學的重要作用,在課堂教學中合理利用歷史圖片,利用PPT等工具來穿插歷史圖片,增加課堂的趣味性,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及教學質量,并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民族主義精神與愛國主義精神,以此更好地發揮歷史教學的作用與意義。
參考文獻:
[1]柯麗英.淺析歷史圖片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L].好家長,2015(3).
[2]陳建波.試論如何有效運用歷史圖片輔助初中歷史課堂教學[J].好家長,201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