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明
【摘 要】高中生物課程的學習在高中階段學習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生物相較于物理與化學而言,學生更容易獲得提高。復習也就成為了課程學習中比較關鍵的環節,學生如果能夠通過生物復習課程達到系統熟練的學習水準,就可以傾注更多的心力在弱項學科之上,提高整體的學習效率。思維導圖則是復習課程中最便捷也最常用的一種教學形式,思維導圖的系統性與發散性,都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清知識,加速知識的內化。因此,高中生物教師可以在復習課中有效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鞏固知識內容。本文將淺談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復習中的運用,探究生物復習課堂中,如何發散學生的生物學習思維,將錯綜復雜的知識內容整理記憶。
【關鍵詞】思維導圖;高中生物;有效運用
思維導圖的運用強調的是知識的系統性與發散性,能夠鍛煉學生的聯想思維能力,還能提高記憶力。在當下高考壓力極大的高中課堂中,教師通常都是課堂教學的主宰者,向學生灌輸一切需要的知識。而學生則被動地機械記錄、重復,久而久之,對于教學內容根本沒有自己的想法,無法消化重要的知識內容,在復習課中也就更談不上知識鞏固,所學到的知識破碎凌亂,沒有形成有條理的知識系統。如此會讓高中生物的課堂教學難以順利地進行下去,因此,教師要有意識地在復習課堂中為學生滲透思維導圖的學習方法,不僅將思維導圖的方法引入到課堂教學之中,還要讓學生學會利用思維導圖進行筆記的記錄,減輕學生課后學習的負擔,達到復習鞏固的學習目的。
一、利用思維導圖梳理知識內容
知識內容的梳理是復習課堂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學習環節。在日常課堂教學中,雖然教師的教學都是圍繞同一個單元主題展開,但在學習過程中,難免的都會有知識的拓展與豐富、新舊知識的串聯與銜接、對特例知識的提點與講解。如此一來,教學過程中學生所獲得的知識就是零碎的知識,寫下的筆記也是相對來說缺少章法的筆記。課堂上學生可能根本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對教師所說的所有內容進行歸納與消化,因而在知識記憶上就會浪費很多的時間,也無法將所有的知識進行很好的串聯與運用。因此,在高中生物的復習課堂中,教師的知識鞏固必須要伴隨著思維導圖的制作與講解,為學生呈現一個網絡式的知識模型,幫助學生將零碎的生物知識變成一幅聯系性極強的知識網絡圖,通過不同知識之間的不同聯系,立體地學習生物知識,提高學習效率,增強運用能力。
例如,復習必修一第六章《細胞的生命歷程》,教師可以提前規劃制作好思維導圖,打印分發給學生,或者制作成課件的形式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播放。在進行知識教學過后,引導學生填寫教師在思維導圖中留下的空缺,由此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回憶,從系統地圖表中了解知識內容之間的聯系,及時測試自己對知識的記憶程度。比如直接呈現減數分裂的定義、過程和特點,再要求學生寫出其與遺傳規律的關系,建立相關聯系,再將其與有絲分裂、無絲分裂一起規劃,進行比較。讓學生既能梳理知識,又能鞏固知識。
二、引導學生獨立構建思維導圖
在進行了一段時間的學習方法滲透之后,教師要培養起學生獨立構建思維導圖的能力,讓學生能夠依托自己的學習能力整理學習筆記、整理知識內容。在進行思維導圖制作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夠被充分地調動起來,努力尋找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鍛煉自身的發散思維,使學習效果與學習能力都得到充分的鍛煉,提升高中生物學習的效率與質量。突破自身的思維限制,把握學習內容中的重難點,讓自己的思維與表達都能更具條理性,減輕課后的復習壓力,全面發展自己的能力。教師也能從學生獨立完成的思維導圖中發現不同學生的優勢與不足,為學生提供更有針對性的學習幫助。
例如,復習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體的關系》,該章的重難點在于減數分裂的過程,在進行復習講解時,教師可以通過網絡資源、信息技術等等工具,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減數分裂的原理與過程。在沒有教師的指導下,能夠獨立完成減數分裂過程的思維導圖,清楚記憶第一次分裂過程中的三種不同細胞狀態以及第二次分裂后的細胞狀態,掌握每個階段染色體的數量以及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所要完成的一些任務等等。當學生逐漸能夠自己完成思維導圖的制作時,也就是對學習內容有了非常深刻的記憶與理解,教師就只需針對學生的疑問開展更有效率的復習教學。
三、通過思維導圖完善知識儲備
學生學習知識的最終目的在于解決實際的問題,在倡導自主學習的今天,課堂教學中會加入更多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交流、合作探究的模式獲取更多的知識,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思維導圖同樣可以加入到小組學習活動中去,對學生的學習過程、知識梳理、觀點歸納等等方面產生積極的作用,為學生解決實際問題提供正確的方案與思路,通過系統地整理完善學生的知識儲備,促進復習課堂中小組合作的推進。
例如,復習必修一第三章《細胞的基本結構》,教師可以讓復習以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進行,組員分工進行思維導圖的繪制,讓學生自己規劃分工。可以從大框架開始一步步進行分工,也可以將組員根據課題的分類進行分工,比如一部分人負責細胞膜那一章節的知識梳理,一部分人負責細胞器,一部分負責細胞核。教師為學生提供一些題目,讓學生根據自己畫出的思維導圖解決問題。
結語
思維導圖是一種有條理、有規劃的學習方式,非常值得運用在高中生物課程的復習課堂上,也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學會更加系統地整理知識,理清學習思路,達到更有效率的日常學習。高中生物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學會利用思維導圖的學習模式,系統地鞏固知識內容,加強新舊知識之間的銜接,完善自身的知識儲備,走出生物學習中的誤區,逐漸培養起良好的學習習慣。擁有構建思維導圖的習慣,學生的高中生物學習進步將更加迅速,教師的課堂任務也能相對減輕,給予學生更多自主學習的空間,使學生能夠按照自己的思路整理知識內容,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識,提高高中生物復習課堂的效率,使知識內化于心。
【參考文獻】
[1]高麗莉.淺談高中生物復習課中概念圖策略的應用優勢[J].華章,2013(10)
[2]姜永.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復習中的應用研究[J],考試周刊,20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