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玉亭
【摘 要】初中信息技術教學面臨的學生興趣低下、教學模式陳舊、拓展不足等問題,應當深入分析其原因,并采取針對性措施予以改進。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困境分析;突破研究
在當前初中教育教學工作中,許多學校存在重視語數外等應試學科,而輕視音體美、信息技術等學科的情況,導致了信息技術教學效率處于低位,這一現象有必要引起重視。
一、當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主要困境
筆者事先進行了調查研究,發現初中階段不同程度的存在著信息技術教學重視程度不足、教學素質化程度不高,以及資源整合不力等方面問題,導致信息技術教學沒有完成預期目標任務,困境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學生學習興趣不夠濃厚。在有些初中教師的眼中,分數才是最重要的,分數就是學生的命根。而教師的這一理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他們唯應試學科馬首是瞻,對信息技術學習興趣不濃。有的學生寧愿在信息技術課上偷偷的寫其他學科的作業,這樣的狀況嚴重干擾了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開展,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強大的動力,而失去了濃厚興趣的學習活動,必然是敷衍應付的,無法達到有效深入的程度。
二是教學過程有游戲化傾向。信息技術學科是近年來新起的一門新興學科,從小學中年級段就開設了這一門課程,到了初中階段,無論是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還是學習習慣等方面都應該有了較大的提高。但有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重視這一方面的研究,甚至對信息技術教學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認為其只是各學科教學的一個調節,導致教學工作中出現游戲化傾向,對學生應當掌握的要點、訓練要求沒有能夠緊緊盯住,放任學生在課堂上玩一些游戲,或是從事一些與教學內容無關的活動。
三是學生主體地位未能體現。新課程對學生主體地位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每一位教師包括信息技術教師在內,都應當在教學工作中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不是采取師徒傳授、單向灌輸的模式。在信息技術知識傳授和技能培養中直接進行講授示范,看似能夠完成一些目標任務,但是對學生而言參與的積極性沒有得到滿足,主體地位沒有得到體現。
四是教學空間拓展程度不高。信息技術和生產生活的聯系非常密切,大到國防現代化,小到日常生活的便捷設施,信息生活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這么好的機遇,這么好的資源,在有些教師的教學設計中竟然沒有完全體現出來。教學局限于課堂,教學內容局限于教材,從而導致信息技術教學和學生的生活聯系不夠緊密,也就無法充分讓學生感受到信息技術教學的重要性。
二、立足現狀尋求突破,有效提升信息技術教學質量
面對當前信息技術教學的困境,廣大信息技術教師既要進行深入研究,更要進行優化改進。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1.補充豐富信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升學壓力巨大、學習節奏較快的初中生活,如何提高學生信息技術學習的興趣,需要教師動一番腦筋。首先,教師要向學生介紹信息技術在我們的生產生活中發揮了什么作用。過去一百年來,在信息技術的支撐下,人類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速度,超過了過去有歷史記載的總和。這樣的數據是驚人的,可以體現出信息技術在整個人類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以此讓學生明白學習信息技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教師可以補充一些信息技術的趣味知識。如程控機器人、無人駕駛技術等,這些方面的趣味知識是學生所感興趣的,補充到課堂教學中也能夠較好的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習的積極性。
2.嚴肅教學常規,保證信息技術質量。信息技術是一門獨立的課程,既要保證教學時間的充足,又要保證教學目標任務的圓滿達成。為了解決部分學校教師身上存在的教學隨意化問題,學校教導處應當強化教學常規的管理。應當學生進行信息技術學習的時間,堅決不得挪作他用,不得以復習或時間不足等理由擠占信息技術教學時間。其次,要強化對信息技術教學質量的考核。如果沒有科學的考核,必將導致教學工作的混亂。學校應當從教師的教學五認真、學生信息技術知識掌握與能力培養等不同方面,對信息技術教學工作進行認真的評估,通過嚴肅教學常規、強化教學管理兩措并舉的方法,推動信息技術教學沿著正確的方向高效開展。
3.改進教學模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初中生已經具備了較強的自我學習能力,在此基礎上,教師一定要尊重學生身心特點,能夠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有參與的空間、發揮的余地。特別是要通過教學模式的改變,讓學生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針對一些具體操作內容,例如電子郵箱的申請,教師可以放手讓學生根據教材的演示要求自己探索,然后安排學生上臺進行操作表演,并針對他演示的過程進行點評,引導學生進行討論,指出存在的問題。通過鼓勵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開展信息技術學習,并通過相互交流、教師點評等輔助手段,完成教學任務中的一些難點,這也是提高信息技術教學素質化程度的重要抓手。學生在這樣的過程中,往往興趣得到了滿足,能力得到了培養,更好的完成了信息技術學習的目標任務。
4.延伸課堂教學,打造自主發展平臺。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時間、空間都是固定的,教師應當努力拓展教學空間,將課外的資源充分整合起來。例如將信息技術學習天賦較好的學生組織起來進行拔高性訓練,這也是增強學生個性發展的重要舉措。教師還可以結合校本課程,結合當前信息技術發展的迅猛態勢,選擇一些內容供學生自主研究,包括鼓勵學生參加校外機構舉辦的各類與信息技術學習有關的活動,讓學生的綜合素質在課內外結合的教學工作中得到充分發展。
【參考文獻】
[1]詹偉強.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提高信息技術教學質量[J].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13)
[2]趙一鳴.信息技術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