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軍龍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培養人的一種社會活動在教育的各個階段都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作為培養載體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更是教育建設的重中之重。初中是學生人格和價值觀培養的關鍵時期,建設具有個性和活力的思想政治教育課勢在必行。但當前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面臨著諸多問題,其課后作業自然是問題頻發。個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課后作業設置需要教育學理論的支撐。
關鍵詞:初中思想政治 課后作業 個性化 因材施教
中圖分類號:D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06-0176-01
一、問題的緣起
2016年3月至7月,我在TS市四中實習,擔任初二2班思想政治老師并兼任班主任助理。4個月的實習生活使我收獲頗多,但也發現了諸多問題。這些問題不僅表現在課堂教學方面,也表現在學生的課后作業方面,尤其是思想政治課后作業問題最多。感觸最深的是練習冊,抄答案是學生共同的選擇,甚至有的答案和題號對不上,答案處出現“言之成理即可”“參考答案略”等詞。少有同學自己查書或發表個人觀點。大部分老師并不鼓勵學生創新,布置作業時不管學生會與不會,只設定統一的一套作業,且大多數是以練習冊為主,評價作業只有對錯之分,錯題也只給學生說答案而不說過程。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停滯于初級階段。這樣導致的結果便是班級兩極分化相當嚴重,思想政治課程教學很難繼續。加之學生思想政治知識閱讀量長期不足,閱讀面僅限于課本,新課標提出的全面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養的目標自然無法完成。
二、個性化思想政治課后作業設置的理論依據
(一)多元智能理論
多元智能理論是哈佛大學認知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教授于1983年《智能的結構》一書提出的一種關于個體智能及其性質和結構的新理論,他認為我們每個人都擁有八種主要智能:語言智能、邏輯智能、空間智能、運動智能、音樂智能、人際交往智能、內省智能、自然觀察智能。并且他還提出了“智能本位評價”的理念,即選擇適合學生自身發展的某種智能來全方位評價學生,而不是單一的標準,擴展了學生自我評估的基礎;他主張運用“情景化”評估,創設適合學生智能發展的情景環境,在情景中教學。[1]
多元智能理論要求思想政治教師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根據學生不同的智力發展、接受水平和興趣愛好選擇設置適合學生發展的多樣化的思想政治課后作業,發展學生的不同智能,不設統一的規劃和要求,發掘其某一方面的突出特長,并力求在此方面有實質性的進步。但教師不能只注重學生的某種智能而放棄其他智能,造成“畸形”的學生。
(二)最近發展區理論
最近發展區理論是蘇聯教育家維果茨基提出來的。維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教育對兒童的發展能起到主導作用和促進作用,但需要確定兒童發展的兩種水平:一種是已經達到的發展水平;另一種是兒童可能達到的發展水平,表現為“兒童還不能獨立地完成任務,但在成人的幫助下,在集體活動中,通過模仿,卻能夠完成這些任務”。這兩種水平之間的距離,就是“最近發展區”[2]。最近發展區理論對思想政治教師的教學角色有了新的要求,思想政治教師不僅僅是思想政治課后作業的設計者,也是學生自主選擇作業的引導者。教師在設計思想政治課后作業時,應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知識水平對接受程度不同的學生各設置兩種不同類型的作業,適應不同程度學生對作業的個性化要求。對部分基礎比較差的學生可以布置一些簡單易懂的基礎性知識,確保掌握的基礎知識能應用到實際中,同時,可以根據學生要求,設置部分具有挑戰性的作業,即能將基礎知識升華和運用的作業。例如基本的概念可以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知識來解釋,增強知識運用能力和遷移能力。對于基礎已經掌握的學生,設置部分學生能夠靈活運用自己知識的作業,在此基礎上,還應選擇部分高難度的作業,在此過程中,教師應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性,允許學生自己尋找適合自己的作業,自己探索自我學習程度,自己給自己選擇作業類型,教師再加以引導。
(三) 從做中學理論
杜威的 “從做中學”理論主張從實踐中去學習,從活動經驗中積累知識,杜威認為,“從做中學”也就是“從實踐中學”,要放手讓兒童活動起來,兒童最初體驗世界就有“做事”和“工作”的欲望,要遵從兒童的心理發展特點,讓他在自我活動中探索成長。[3]根據杜威的 “從做中學”理論,在設置思想政治課后作業時,最明顯的就是教師不能被傳統的作業觀束縛,設置的課后作業不能僅限于筆頭上,要樹立“大作業”觀,把學生放置在廣闊的社會中,依據課本知識,從社會實踐和組織活動中尋找真知,增強自我體驗感和存在感,協調處理理論學習和社會實踐及動手能力的關系。例如在做作業過程中組成小組活動,共同集思廣益解決作業問題,增強團結協作性,或者可以將作業設計為志愿活動、調查問卷等形式。總之,思想政治教師在設置思想政治課后作業時在內容和方法上要關注初中生身心發展特點,如思維敏捷,好動性強,對世界充滿好奇心等,其身心各方面都有待教師開發。但處理問題的能力尚不成熟,教師應予以指導。
參考文獻:
[1](美)霍華德·加德納(Howard Gardner).多元智能[M].沈致隆譯.北京:新華出版社,1999.
[2]維果茨基.教育論著選[M].余震球選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3]約翰·杜威(John Dewey).民主主義與教育[M].王承緒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2001.
責任編輯: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