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世歡?趙洋?周瓊?周志偉



摘 要:本文通過對高校音樂專業音樂教育方向現行的鋼琴、聲樂、即興伴奏、邊彈邊唱四種專業技能課程的分析、思考,研究出以分科+配合的新思維、新方法,整合教師資源,利用各科課堂優勢,有分工、有配合共同培養社會所需的音樂教師教育人才的方案。為音樂教育方向學生的鋼琴綜合能力培養提供一種可供參考的思路和方法。
關鍵詞:音樂教育;鋼琴;即興伴奏;邊彈邊唱;聲樂
教育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音樂學(教師教育 )本科專業課程指導方案》就音樂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培養目標定位為: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音樂教育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學研究能力的高素質的音樂教育工作者。培養規格定位為:系統掌握從事學校音樂教育所必備的音樂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較強藝術表現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能夠勝任學校音樂課堂教學、指導課外藝術活動、參與校園文化環境建設,并為終身學習打下堅實基礎。由此可以看出,掌握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是高等學校音樂教師教育人才培養的重要任務。比較基礎理論、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基本技能是基礎性、支撐性能力。這是因為基本技能是達到“較強的藝術表現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能夠勝任學校音樂課堂教學、指導課外藝術活動、參與校園文化環境建設” 人才規格要求而必須具備的能力保證。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音樂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課程指導方案》中,鋼琴演奏是基本技能課程之一,以必修專業課占據課程設置重要位置。我國相關人才培養院校也十分重視鋼琴課程建設。但是, 結合現實高校音樂教師教育人才培養現狀,如何全面定位音樂教師教育鋼琴課程屬性,如何科學規劃鋼琴課程內容以及如何高效實施鋼琴教學過程,仍然值得探討。
探討音樂教師教育鋼琴課程屬性往往與音樂表演鋼琴課程相比較。這是因為在現實人才培養過程中,將上述有著同一課程名稱并有相近課程內容,但針對不同培養對象開設的鋼琴課程,自覺不自覺地以同一課程屬性實施人才培養。其自覺主要體現在觀念上承認教師教育鋼琴課程培養的是學生鋼琴技能服務于學校音樂教育課堂內外;音樂表演鋼琴課程培養的是學生鋼琴表演能力服務于社會音樂文化需求。其不自覺主要體現在現實音樂教師教育鋼琴課程從教學形式、教學內容到教學評價體系,往往趨同于音樂表演鋼琴課程。這種將同類不同質的課程在操作層面簡單地同化處理,極大地制約了音樂教師教育鋼琴課程在其應有的課程屬性范疇內,富有特色地發揮專有人才的培養功能。屬性體現事物的性質與關系,音樂教師教育鋼琴課程主要性質不是體現在鋼琴演奏的表演性,而是體現在配合完成學校音樂課堂內外教學任務的服務性。正是這種服務性,將音樂教師教育鋼琴課程與一切需要鋼琴參與的學校音樂教育教學實踐環節發生關聯。學校音樂教學實踐告訴我們,為保證學校音樂教學需要,音樂教師必須具備鋼琴演奏、鋼琴視奏、鋼琴即興伴奏、鋼琴自彈自唱四種鋼琴彈奏綜合能力,因此,與能力培養對應的音樂教師教育鋼琴課程也要從演奏、視奏、即興伴奏、自彈自唱四大板塊合理構建課程內容。
橫向分析演奏、視奏、即興伴奏、自彈自唱四大板塊之間的相互關系,鋼琴演奏是音樂教師教育方向學生鋼琴綜合能力的基礎性能力保證。規劃鋼琴演奏教學內容,既要考慮音樂教師教育學生入學時鋼琴演奏基礎和學制周期,同時還要考量有可能達到的演奏高度,音樂教師教育學生通過鋼琴演奏教學內容的學習,既為即興伴奏、自彈自唱打下鋼琴彈奏基礎,也為學生未來可能涉足學校和社會鋼琴基礎教育提供教學能力保證。四年制音樂教師教育鋼琴演奏教學要求和主要教學內容為:
視奏是學習任何一件樂器必須學習和訓練的一項內容,這是因為,一定的視奏能力是學好樂器的基本保證。鋼琴是多聲部樂器,涉及在大腦指揮下的雙手十指協調配合、手腳及眼耳合理并用,其視奏訓練顯得尤為重要。我們很難想象一個看一個音找一個琴鍵的習琴者能高效率地學好鋼琴。目前音樂教師教育學生大部分鋼琴學習起步較晚,看譜視奏能力整體較弱。為盡可能快速提高學生的鋼琴視奏能力,從而保證鋼琴演奏、即興伴奏、自彈自唱教學內容順利實施,依學生鋼琴演奏基礎和鋼琴學習目的,視奏教學內容安排如下:
年級 教學要求 教學主要內容 代表曲目
一 熟悉各大小調的音階、琶音,掌握初級鋼琴作品和聲樂伴奏的視奏能力 用初級教材練習視奏,如:鋼琴技術教材、兒童鋼琴曲集等。選擇簡單、短小的聲樂作品練習。 聲樂作品:《長城謠》、《我親愛的爸爸》、《思鄉曲》、《我的太陽》
鋼琴作品:《599》、《849》、《四小天鵝》、《克列門蒂小奏鳴曲op36 no1》
二 熟練掌握各大小調音階琶音,熟練視奏初級作品 在鋼琴作品和聲樂作品的選擇上都加大難度,堅持練習。 聲樂作品:《三套車》、《妮娜》、《桑塔露琪亞》、《我住長江頭》
鋼琴作品:《849》、《小奏鳴曲》、《牧民歌唱毛主席》、《四小天鵝舞》
三 繼續提高,嘗試小型作品 在鋼琴作品和聲樂作品的選擇上都加大難度,堅持練習。 聲樂作品:《》、《北國之春》、《悲嘆小夜曲》、《梅娘曲》
鋼琴作品:《299》、《北風吹》、《沉思》、《小前奏曲》
四 達到熟練視奏小型作品能力,嘗試中型難度作品。依個人能力提高。 中小型作品,及較難的聲樂作品。 聲樂作品:《在我心里》、《魔王》、《鱒魚》、《一道道水來一道道山》
鋼琴作品:《加伏特舞曲》、《G大調小步舞曲》、《克列門蒂小奏鳴曲op36 no3》、《牧童短笛》
即興伴奏是音樂教師教育方向學生未來從事學校音樂教育教學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在學校音樂課堂教學和學生課外音樂活動中,教師隨時都有可能需要為學生彈奏鋼琴即興伴奏,因此,音樂教師鋼琴即興伴奏能力與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已成為音樂教師勝任學校音樂教學工作的標志性能力之一。為有針對性地培養音樂教育教學方向學生從事學校音樂教學工作所需要的鋼琴即興伴奏能力,在四年的鋼琴即興伴奏教學內容的安排上,既要遵循鋼琴即興伴奏教學基本規律,又要結合中小學音樂教材內容,科學合理有針對性地安排鋼琴即興伴奏教學內容:
自彈自唱是集鋼琴伴奏與演唱于一體的音樂實踐活動,是中小學音樂教師實施音樂教學的重要手段與方法。近些年來,音樂教育人才培養高校越來越重視學生自彈自唱能力培養,越來越重視自彈自唱課程建設。我們認為,音樂教育教學方向學生自彈自唱能力培養,應依托彈奏、立足演唱來考量培養途徑,其教學內容既要考慮聲樂教學的循序漸進性,又要考量學生鋼琴彈奏和伴奏能力基礎,漸進性地安排自彈自唱教學內容,逐步提升學生唱奏能力與水平:
年級 教學要求 教學主要內容 代表曲目
一 規范聲音概念,明確聲音訓練目標及方法 1.氣息的基本功訓練
2.音域的擴展訓練
3.音色在每個聲區的統一訓練
4.意大利語中五個元音的統一訓練
5.樂句的連貫訓練 1.《阿瑪麗莉》
2.《勝利啊,勝利》
3.《讓我痛哭吧》
4.《我親愛的》
5.《綠樹成蔭》
6.《花非花》
7.《問》
8.《漁光曲》
二 系統針對性訓練聲音在各個聲區的音色,要求對作品處理進行細致講解指導 1.訓練準確的音準,節奏,咬字,斷句
2.訓練連貫的音樂聲音線條
3.訓練控制音色,音量
4.訓練聲音的持久性 1.《在我的心里》
2.《雖然你冷酷無情》
3.《圍繞著我崇拜的人兒》
4.《我懷著滿腔熱情》
5.《紫羅蘭》
6.《教我如何不想她》
7.《點絳唇·賦登樓》
8.《春思曲》
三 挖掘尋找學生聲音的特色,選擇性布置學生聲音特色的作品,著重表現作品的音樂內涵 1.指導學生選擇性欣賞不同歌唱家的演唱風格和處理作品的風格
2.實踐中選擇并找到適合學生聲部,音色,角色特點的曲目進行針對性輔導
3.從音樂內涵,作品表現力進行著重輔導 1.《請你別忘了我》
2.《重歸蘇蓮托》
3.《小夜曲》(舒伯特)
4.《致音樂》(舒伯特)
5.《蓮花》(舒曼)
6.《搖籃曲》(勃拉姆斯)
7.思鄉曲(夏之秋)
8.紅豆詞
四 各種社會實習,實踐,把課堂內容在舞臺上進行充分展現 1.培養舞臺上的臺風,氣質,心理素質 1.《我的太陽》
2通過實踐培養自信,讓學生能把課堂上所學的所練在舞臺上充分運用,展示教學成果 2.《負心人》
3.《悲嘆小夜曲》
4.《請告訴我》
5.《小夜曲》(托斯蒂)
6.《我愛你,中國》
7.《我的祖國媽媽》
8.《帕米爾,我的家鄉多么美
當課程內容規劃后,教學過程則是講授完成課程內容的關鍵。目前音樂教師教育培養高校,通用做法是將鋼琴演奏、即興伴奏、自彈自唱等分科分類實施教學。在學生人數多、師資有限的現實情況下,課程目標、教學質量很難達到預期,因此,整合師資資源,集鋼琴、即興伴奏、聲樂老師三方力量,共同培養學生鋼琴演奏、視奏、即興伴奏、自彈自唱綜合鋼琴能力,不失為一條實現課程目標、提高教學質量的新路。這條新路的基本構想:一是為較快速培養學生鋼琴視奏能力,鋼琴課堂增加視奏教學內容。二是在保持鋼琴即興伴奏教師主體教學地位的前提下,將鋼琴即興伴奏教學內容按權重、依程度、分年級、有計劃地納入鋼琴個別課課堂,形成即興伴奏教師主導、鋼琴教師配合共同培養學生鋼琴即興伴奏能力教學新格局。三是將自彈自唱納入鋼琴課堂和聲樂課堂,鋼琴教師側重鋼琴伴奏教學與指導,聲樂教師側重演唱教學與指導,形成鋼琴老師與聲樂老師齊心協力提高學生彈唱能力的教學新布局。在上述教學思路指導下的鋼琴、聲樂課堂教學內容為:
鋼琴課:
結語:隨著我國高校加強內涵建設、全面提高質量發展戰略的不斷推進,每個專業及其方向,如何突出專業特色、提升教學質量,以創新思維推進教學改革,是需要人才培養高校共同面對的重大課題。音樂教育人才培養也應順應時代要求,思考和探索人才培養的新途征、新方法。《音樂教育方向學生鋼琴綜合能力培養方案》,改變了現有鋼琴、聲樂、即興伴奏等課程互不關聯、各自為陣的教學模式,以分科+配合的新思維、新方法整合教師資源,利用各科課堂優勢,有分工、有配合共同培養社會所需的音樂教師教育人才。學無止境,思無止境。這一研究方案還需調整、改進、完善,我們的研究希望能對音樂教育方向學生的鋼琴綜合能力培養提供一種可供參考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簡介:
計世歡:男,武漢音樂學院音教學院鋼琴教研室教師,副教授。
趙洋:女,武漢音樂學院音教學院鋼琴教研室教師,講師。
周瓊:男,武漢音樂學院音教學院理論教研室教師,講師。
周志偉:男,武漢音樂學院音教學院聲樂教研室教師,講師。
(武漢音樂學院院級科研項目 編號yjkt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