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波
摘 要:新課改的提出,使高效課堂的建立變得尤為重要,特別是對于眼下初中數學的教學情況來說,實行教學改革是必然趨勢。因此,針對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構建這一問題進行研究,分析了當前要實施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幾項原則,針對眼下教學模式的不足和漏洞提出了幾點建設性的措施,以促進其完成高效課堂的構建與推行工作。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數學;高效課堂
一、新課改背景下高效數學課堂的概念與構建目標
1.高效課堂的定義
高效教學,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其實主要是指學生能夠根據教學目標達到學習要求,并通過課堂與教師形成良好互動,從而實現學習上的充分交流,以提升自我對教學內容的理解,以及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的有限時間,盡最大可能地幫助和引導學生在期間掌握更多的知識,領會教學的核心內容,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學習能力。對此,筆者認為,要想在新課改背景下,全面推行和實施初中數學的高效課堂,老師和學生之間必須通過充分的情景互動,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才有助于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教學氛圍中形成發散創新學習思維,進而建構對初中數學的強大認知體系。
2.構建目標
在新課改的背景之下,構建數學高效課堂的主要目標是通過改革當前的一些課堂教學模式,實現師生關系以及教學方法的轉變。也就是說,摒棄以往單向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為數學課堂教學的主動參與者與建設者,使之在主動學習與參與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創新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而,要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就必須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業務能力。要想保證新課改背景之下,初中數學教師能夠盡可能地適應課堂教學改革,確保課堂教學高效,就必須在提升自己專業能力的同時,探索如何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逐步實現高效教學。
二、新課改背景下構建初中數學課堂的實施原則
1.邏輯性與適當性原則
數學課程的邏輯性是數學學科的基本特點,主要是指任何數學公式及結論都必須經過嚴密的邏輯推理,并且加以證明才能被承認。數學課程的適當性主要是指數學課程的邏輯性要適合初中生的心理發展規律,關注學生的接受水平和認知能力,適當地調整教學內容,要使知識結構呈現螺旋式上升的發展規律,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2.抽象性與具體性原則
抽象性是指數學課程主要是借助于抽象建立起來并且借助于抽象發展起來的。數學課程的抽象,僅僅保留了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只能借助于嚴格的邏輯推理方法來實現。具體性主要指將抽象的事物通過具體的事物表現出來。初中生受年齡、理解能力、認識能力等方面的局限,思維處于形象思維、經驗型的抽象思維水平,抽象思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為使學生更好地向理論型抽象思維過渡,教學中要注重抽象與具體相結合,如,將立方體的幾何圖形通過粉筆盒等具體實物來認識其性質,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三、新課改背景下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問題分析
1.數學課堂中師生互動不足
作為教師而言,課堂是其與學生交流想法,獲悉學生課堂感受,了解學生內心情感的最佳環境,也是幫助學生自覺形成主體意識的重要環節。但是,不少初中數學教師在數學課堂上仍然沒有擺脫舊教學模式的桎梏,讓整個數學課堂成為教師“演講”的舞臺,學生在教師的單一獨白之中只能淪為旁觀者,教師沒有有效地將知識點進行滲透,未融入學生知識體系的教學任務中。具體地說,主要有以下兩種表現:(1)教師為了完成教學進度和規定的教學任務,忽視了學生的主觀感受和接受能力,一味地“傳授”;(2)教師很難和學生之間形成真正深入的溝通。本應當作為課堂主體的學生只是將注意力放在了教師枯燥單一的“演講”上
面,反倒不去關注這些知識點的形成和它的價值。因而,這種本末倒置的單口“演講”不符合新課改教學理念,對學生形成系統的數學知識體系毫無幫助。
2.教師在課堂中缺乏主導性和相應的管理水平
課堂紀律本身是形成良好教學環境的基礎,同時也是保證教學效率與課堂質量的重要前提。但是,從目前來看,數學課堂在教學環境方面存在著很多問題。雖然一些學校課堂紀律良好,但是單調沉悶,毫無生氣可言;一部分課堂則恰好相反,學生過于活躍,但積極發言的少,私下打鬧講話的多。這充分表明了眼下一些初中數學教師沒有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或課堂管理能力較差,致使其失去了課堂教學的主導權。這些都與教師的管理水平和掌控課堂的能力、教學水平、教學風格有關,同時還與教師為學生營造的教學氛圍和處理問題的辦法和能力有關。
3.課堂教學中教師語言表達有誤
初中數學同其他學科相比,它的闡述更加注重嚴謹和準確,
講究縝密的邏輯和推理。如果數學教師不注重自己課堂教學語言的表達,經常出現失誤,必然會影響整個課堂的教學質量,甚至會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因表達的失誤導致某個知識體系出現偏差。具體地說,當前有一些初中數學教師的語言表達存在兩方面的問題:(1)教師的教學語言在邏輯方面不夠嚴密,缺乏連貫性,很容易導致學生在聽教師講解的過程中出現無法理解的問題;(2)教師授課語言缺乏感染力和魅力。
四、新課改背景下實現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對策
1.引導學生建立對初中數學的自信心與學習興趣
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學習態度、自控力等影響著他們的學習效果。而初中數學作為上承小學、下接高中的銜接階段,本身學習任務較重,難度較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產生挫敗感,因此,失去信心而放棄對該學科的努力。對此,教師應當盡可能地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各種激勵手段幫助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學會應對難題,養成堅韌的學習意志方可在知識體系的構建中勇往前進。同時,教師也應創設教學情境與利用課堂互動的方法來幫助學生激發潛能、培養興趣,從而使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更加專注,提高熱情,以積極的學習態度對待這門學科。
2.構建“講練結合”的課堂教學模式
“講練結合”這一模式對于初中數學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數學的應用性和實踐性相對較強,僅依靠講理論學生是無法吸收和掌握數學知識、形成技能的。要想做到強化和鞏固已學知識,就必須通過恰當的思維訓練,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因而老師在設計教案以及實際的課堂教學活動中,一定要把握好“講”與“練習”的關系與尺度,既不能讓學生陷入浩瀚的“題?!?,又不能使學生浮在縹緲的“空中樓閣”,而是要恰當的“講練結合”。通過講解加深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拓展解題思路,以便選擇正確的解題策略,還有助于學生縱向思維與發散思維的形成。練習驗證和鞏固理論知識,也是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精準、高效的講,正確、恰當的練,就能使二者相得益彰,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3.加強課前預習以及課堂教學互動
在教學新知識前,布置并指導學生運用已學知識進行充分的課前預習,既能幫助學生了解教學內容,明確學習目標,降低課堂學習難度,又能培養學生學習和探究能力。學生如果對即將學習的知識重點和難點做到心中有數,課堂上學生就會緊跟教師講課思路,深入到數學知識中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教師必須督促和鼓勵學生在課前進行認真預習,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此外,設計良好的教學互動環節,能改善師生關系,營造輕松活潑的學習氛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自覺參與學習,而且還能促進師生溝通,讓教師從中更多地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以便有的放矢地解決問題,進而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侯麗琴.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高效課堂構建思路[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36):123.
[2]張毫.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研究[D].西華師范大學,2015.
[3]陳肖娜.新課改視閾下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探析[J].新課程(中學),2013(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