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青
【摘要】科學技術不斷進步的當代,知識的更替越來越頻繁,人才的需求在不斷膨脹。創新型人才是當前社會迅速發展狀態下對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創新性思維是人的才能之源,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非常重要,不僅有利于學生未來的發展,更是能將這種思維靈活運用于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師應當將數學科目作為授課的載體,在教授數學知識的同時重視數學原理的講解,更為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學會學習,這種能力能夠促進發散性思維的養成,有益于學生對未知世界進行猜測和探索。
【關鍵詞】創造性思維 初中數學 興趣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3-0156-01
一、什么是創造性思維
創造性思維是人類大腦對客觀世界存在規律和現象的創新性認識,是對未知世界的探索與發現。創造力是不拘泥于現狀,不被條條框框所拘束,敢于提出對世界的質疑的勇氣和能力。創造性思維是創造力的源泉,一個人擁有了創造性思維就有了可以重新認識世界、發現未知世界、改變世界的能力。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而科技的核心在于創新型人才。有了創新型人才,科學技術才會不斷精進,社會才會不斷發展。創造性思維是世界發展之根本,人類存在之意義。
二、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性
素質教育的培養目標是教會學生怎樣學會學習,即讓學生獲得學習能力。這是一個人才需求量迅速膨脹的時代,所謂人才,不僅需要具備專業知識的廣度和深度,更要擁有高效的學習能力。
初中是一個人形成價值觀的重要成長階段,在這樣重要的時間段,學會發散思考、擁有創新能力,才能把這種創新能力滲透到未來的人生中,不斷地完善自我。數學集應用性和理論性與一身,并且是在高校中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它本身邏輯性強,尤其是立體幾何板塊需要強大的建模能力和想象力,是創造性思維鍛煉的最佳學科。初中數學包含了數學學科中最基礎的理論知識,把握好初中數學對這門學科的未來學習非常有益。
三、如何在初中數學教育中培養創新性思維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強制學習可以在短時間內達到一定的學習成果,但是從根本上來說是失敗的教育方式,不僅會消磨學生的學習激情并且造成青春期學生的反叛使之產生厭學心理。高效率的學習首先應當注重興趣培養,讓學生對學習產生愉快的感覺,這樣學生會在學習中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數學本身的邏輯性和動態性就充滿魅力。以圓和直線的關系為例,圓與直線有一個交點時相切,傳統教育中把這句話作為一個背誦口訣,在技術可以支持的情況下,完全可以制作一個動態視頻展示圓與直線在不同位置相交情況的變換過程。通過多媒體技術直觀地展示各種相交情況便于學生理解并且通過動態視頻的教學增加課堂樂趣,把數學從冷冰冰的數字、公式變成具體的看得見的規律,見證數學變換之美。
2.引領學生自主學習
數學反應數字的規律,我們的教學中通常直接給出結論,或者老師進行過程演算,側重于鼓勵同學背誦結論,這對于深入探究數學規律并非是好的方法。在教學過程可以改變傳統教學模式,采取讓學生預習,上臺演算的方式與老師一起進行研究,促進并且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自己推導出來的結論記憶更深刻。即使學生沒有成功推導出結論,教師也應點出推導錯誤的根源原因,點撥學生進行改進,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
3.鼓勵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不盲從大多數
創新首先要做到拒絕墨守成規,開辟新路徑。數學是一門動態學科,一個題目往往有多種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幾何題目可以通過代數算式來解答,比如圓與直線的交點問題不僅可以畫圖還可以通過函數方程計算,反之亦然。題目是被設計出來的,有時候不同的解題方式會得出截然不同的結論,只要是經過正確的推理計算得出的結論就要相信科學,不要因為大多數人的結論而否定自己。創新是一條孤獨的路,是自我肯定同時飽受爭議的過程,真理不是由人數決定的。培養自信是創新必不可少的一環。
4.營造民主的學習環境,培養問題意識
一個善于解決問題的人首先要善于發現問題,一個善于發現問題的人首先要善于提出問題。問題意識在中學生的學習中非常重要,是敢于創新的前提。在教學中老師不是絕對正確的,課本也不是絕對正確的,當面臨錯誤時要積極質疑權威,提出問題所在,進而找出解決的辦法。
四、結束語
結合現狀來說,由于受到長期的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因此在中國的大多數課堂上,老師幾乎居于絕對控制地位,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尤其是在中小學,學生甚至不具備任何思想空間。這樣的授課環境本身就給學生施加很大的壓迫感,不敢去探索,沒有創新的機會。一個真正懂得教育的老師應該營造民主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積極提問,發現問題,甚至質疑自己,不盲信權威而追求真理;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是一個科學的系統工程,需要教師和學生的積極配合。
參考文獻:
[1]霍福斌. 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 學周刊,2017,(05):174-175.
[2]王娟.初中數學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J].赤子(中旬),2014,(03):140.
[3]張希振.初中數學教育與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3,(10):61.
[4]盛保和.淺議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J]. 教育教學論壇,2013,(06):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