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憲輝
(山西應用科技學院 山西太原 030013)
摘要:民辦高校作為國家高等教育人才培養基地之一,在英語教學及培養“應用型”英語人才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我們有必要從多角度、多層次研究大學英語教學現狀。本文通過廣泛的調研以及教學實踐以山西幾所民辦高校英語教學中出現的問題為切入點,分析了當前山西民辦高校英語教學現狀及英語教學停滯不前的原因,對民辦院校英語人才的培養機制提出一點探索性的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英語教學;教學現狀;校本教材;分層教學
1.山西民辦高校英語教學現狀分析
據調查,山西幾所民辦高校中,大多數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不大、熱情不高、目的不明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存在著“高投入,低產出”[1]的尷尬局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1學生情況
二本C類學生英語層次不齊,基礎薄弱,英語學習的積極性不高,缺少內在的學習需求和動力,上課睡覺或遲到、早退、玩手機等現象“經久不衰”。對于目前的大學英語教學,絕大多數學生持有英語無用論的觀點。
1.2教師情況:
從民辦高校英語教師的年齡結構、職稱和學歷總體上來看30-40歲的教師占到90%,助教占50%,講師占40%,副教授占10%。因此專職教師隊伍整體水平比較薄弱。此外,英語教師外出學習交流的機會較少;同時日常事務較多教師深入教研時間也相對較少,備課上缺少相互探討、相互學習的機會。
1.3其他方面
隨著國家取消英語四級證書和學位的聯系,很多學生喪失了學習英語的壓力和動力。
其次,學生對公共基礎課的重視度不夠,學生參加省內外的英語競賽較少,沒有和其他院校的學生形成心理落差,學生沒有領會到學習英語成功和快樂。教學方法陳舊、英語考試存在一刀切的現狀、學生的評價方式簡單單一、大班授課等弊端等這些都是英語教學中存在的普遍問題。
2 改進對策和建議
2.1 英語人才培養目標的重新定位
通過全面、充分地分析和研究,教育部發布的《大學英語課程及教學要求》中提出的“培養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發展自主學習能力和提高文化素養”,其中“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是高校大學英語教學的主要任務[2]。本科教育對英語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要培養的對象是人,在教學中我們的教育目的是培養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因此,英語教師的課堂,要力爭做到給學生“六個一點”,即“一點信心、一點興趣、一點知識、一點能力、一點方法、一點異國文化”。
2.2 注重大學英語教師團隊的建設
大學英語教學團隊要以推動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提升教學效果為共同目標。關鍵是擁有一支專業能力強而又能夠相互協作、善于溝通的團隊為主體,以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為主要途徑,以課程建設為平臺,通過團隊建設,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
2.3 開發校本教材,改革課時的分配
結合學校的辦學定位、生源的現有知識結構及區域經濟的發展需要,制定符合本校特色的校本教材,改革課時分配的統一;針對不同英語層次的學生實施分級教學。真正將應用型、趣味型、實用型的教學理念貫穿英語教學改革中。另外,課時的分配上也要根據教學大綱進行增減,必須保證專業基礎課和專業核心課程課時量分配的合理性。
2.4 執行分層次教學,探索一條英語教學雙軌之路
在實際教學中,從各層學生的實際出發,確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給予不同層次的輔導,組織不同層次的檢測,做到使各類學生在學習中都能人人有興趣,個個有所得。
教學的具體實施過程分層次、教學目標分層次、課堂提問分層次、課堂練習分層次、課外作業分層次甚至期末檢測也執行分層次,這樣讓喜歡英語的學生學得更深刻、更透徹;另一方面對于英語基礎較薄弱的學生,也能從英語學習中感受到成功與快樂。
2.5加大日常考核的力度
我們將從真正意義上打破一次考試定終身的考核模式,將從學生的出勤率、課堂表現、作業完成情況、課前預習情況、課前口語練習環節及期末卷面成績等多方面、多渠道考核學生的日常表現,采用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辦法真正實現教育公平。
3 結語
英語教學研究和英語教法改革,是所有英語教師一生研究的課題,我們只有從實際出發,結合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努力創新、大膽嘗試,同時盡可能多開發適合本校、本地區的校本教材。把培養人的全面發展作為英語教學的首要任務,相信山西民辦高校英語教學會出一片新氣象。
參考文獻:
[1]尹曉萍. 淺談當前普通高校英語教學的現狀及解決方法 [J]. 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02.
[2]山西新聞網-山西日報2014年3月5日.
[3]林文良 實施分層教學,構筑高效課堂 校本培訓專題講座
[4]鄭曉靜、趙祎婷、梁靜民辦高校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現狀調查分析 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12
[5]謝愛民、劉萍倩 民辦高校大學英語教學現狀分析 產業與科技論壇 2012年第18期
[6]徐善榮 論高職教育中的實踐性教學環節,職業技術教育,20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