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宇晶+朱惠東
(重慶郵電大學移通學院)
【摘要】國家大力推進應用型本科高校的建設,應用型本科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的,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離不開具有“應用型”教學能力的師資。本文就川渝兩地應用型本科高校“應用型”“雙能型”教師隊伍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 師資隊伍 雙能型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指出,面對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必須清醒認識到,我國教育還不適應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學生適應社會和就業創業能力不強,創新型、實用型、復合型人才緊缺;教育體制機制不活,學校辦學活力不足;教育結構和布局不盡合理,城鄉、區域教育發展不平衡,貧困地區、 民族地區教育發展滯后;教育投入不足,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尚未完全落實。接受良好教育成為人民群眾強烈期盼,深化教育改革成為全社會共同心聲。培養應用型人才已然成為我國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目前,我國已經有600多所高校向應用技術大學轉型,傳統大學在教育模式和教學方法上也嘗試進行應用型的調整。應用型本科高校是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根本目標,在專業設置方面要與社會和實踐相結合。作為學校教育的實施者—教師,師資隊伍水平的高低以及指導方向,決定著人才培養的實際質量,因此,“雙能型”教師隊伍的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雙能型”教師隊伍為培養具有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的人才提供了保障。
一、什么是應用型本科
應用型本科是指以應用型為辦學定位的本科院校。應用型本科教育對于滿足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對高層次應用型人才需要以及推進中國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由于應用型本科發展速度較快,并且借鑒的都是傳統大學的教學模式,并沒有從內涵上完成應用型本科的任務。事實上,我國的應用型本科應借鑒德國的應用技術大學的建設經驗。應用型本科高校在進行理論教學的同時,也應極其注重對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在教師的選擇上,應用型本科高校應選擇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教師擔任理論+實踐課的老師,也就是“雙能型”教師。應用型本科在專業課的設置方面,除了與研究型大學一樣的理論課,還同時設置了豐富的與社會需求相關的實踐課。
二、什么是“雙能型”教師
“雙能型”教師,簡單來說,就是具有雙證的教師,既具備教師資格證書又具有專業技能證書的專業教師。同時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又有培養學生應用實踐的能力。為加強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我國各級教育主管部門都積極推進了“雙能型”教師的培養。這些“雙能型”教師通過自身的崗位實踐經驗,在學生進入社會前與學生進行交流,在教學過程中,課堂設計盡量與社會實際情況及崗位需求一致,減少學生進入社會的不適應性和心里落差,真正實現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的目的。
三、應用型本科高校師資隊伍建設上存在的問題
1、社會認同問題
很多應用型本科高校的老師都是剛出校門又進了校門,沒有真正的做與專業密切相關的社會工作。有很大一部分人認為:高校畢業后又進高校當老師,是很榮耀的事,反之,走進企業和工廠,是一件很丟人的事。把下工廠和下車間,接觸社會,視為低人一等。在這種情況下,應用型本科高校的辦學目的,培養應用型人才也就無從談起。
2、缺乏實踐能力
應用型本科高校與高職院校相比,更加注重理論,實踐能力嚴重不足。有很多老師只是有短暫的崗位經歷,對自己專業的實際運用不深入。實踐教學經驗短,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教師也沒有認真對待實踐工作。
3、缺乏獎勵機制和相關管理制度
很多應用型本科高校并沒有制定行之有效的獎勵機制,這不僅對具備“雙能型”教師能力的人才缺乏吸引力,還降低了在校教師工作的的積極性,教學效果不明顯。在很多應用型本科高校特別是民辦高校中,“雙能型”教師和其他老師并無待遇上的差別,而且針對“雙能型”教師并無制定完善的崗位規劃,沒有理想和目標,導致“雙能型”教師流動性較大。
四、應用型本科高校“雙能型”教師隊伍建設策略
1、建立健全選拔及管理制度
“雙能型”教師隊伍的建設直接關系到應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養問題,因此,應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師選擇上,應當采用科學的選拔手段,確保“雙能型”教師隊伍的高素質與高能力。
2、建立完善的“雙能型”教師培養體制
在“雙能型”教師隊伍建設方面,應用型本科高校應形成科學的培養體系,根據教師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制定與之相適應的培養計劃,鞏固“雙能型”教師隊伍建設的成果。對于不符合“雙能型”教師要求的,要及時進行跟進。
3、加強對“雙能型”教師隊伍的激勵
對“雙能型”教師隊伍的建設,除了進行相關必要的培訓,還應通過完善的激勵手段促進教師自身業務能力的提高。另外,“雙能型”教師的工資待遇方面也要高于其他教師,從形式到內容上提高“雙能型”教師的地位。
4、加強兼職教師隊伍建設
應用型本科高校可以從社會上對口的專業領域選擇優秀的人才加入“雙能型”教師隊伍,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雙能型”教師隊伍師資的不足。學校應對兼職教師進行選拔與管理,各系部對兼職教師進行備案。
隨著四川、重慶兩地的應用型本科高校的建設的快速發展,應用型高校在實踐能力培養方面的欠缺日益凸顯,經濟發展對應用型人才的理論知識與應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滿足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應用型本科高校都應在“雙能型”教師隊伍建設方面投入更多的人力、財力和物力。通過制定完善的選拔和管理制度,不斷提高“雙能型”教師隊伍的素質,確保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項目編號:ZDF1606四川省區域和國別重點研究基地-四川農業大學德國研究中心資助 項目名稱:川渝“雙能型”教師實踐教學能力提升研究。
作者簡介:侯宇晶(1985年7月出生 講師 研究方向:德語教學及德國教育政策研究),朱惠東(1986年9月出生 講師 研究方向:德語教學及德國高等教育法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