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崇武
摘要:在對法律條款研究的過程中,婦女保護權益一直是廣大女性十分關注的話題,如何有效的建構財務權益的平衡關系,需要在婚姻家庭法律制度方面進行有效的處理。新婚姻法的出臺,對婦女財產權益的劃分和研究更加深入,同時也將婦女財產權益的法律研究結構凸顯的更加尖銳。本文從婚姻制度中女性財產權益的發展歷程分析入手,對新婚姻法中婦女財產權益的現狀和保護措施展開了討論,旨在為相關研究人員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建議。
關鍵詞:新婚姻法;婦女財產權益;現狀;保護機制
女性權益的維護是中國一直延續至今的話題,即使在法律結構相對健全的今天,婚姻法不斷發展和健全,兩性之間要想達到平衡關系也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新婚姻法中對相關問題進行了闡釋,將婦女權益保護重新推到了風口浪尖。
1 婚姻法中女性財產權益的發展歷程
在傳統封建思想中,禮教是根深于人們的思想意識中,而女性在禮教思想中,一直處于極為被動的身份,長期受到“三從四德”以及“三綱五常”的禮教禁錮和約束。正是由于男女地位的不平等,釀成了女性在婚姻生活中地位較低的惡性循環。另外,在古代婚姻關系建立的過程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等思想一直約束女性向往自由的愛情觀念,甚至在女性結婚后,要奉行“夫為妻綱”等較為落后且缺乏人權平等的社會習慣。特別是古代約束女性思想的“七處”導致女性在婚姻生活中的地位極其低下。正是基于此,女性在所謂的禮教約束下,被承認和可以繼承的財產少之又少。
在唐朝的官方發文中,要求沒過門的妻子若是在未婚情況下,丈夫去世,則只能留下聘禮的一半。而若是在婚姻生活中,并沒有剩余子女,則在丈夫去世后,繼承的財產份額非常少,相當于一個孩子所得的財產數量。更過分的是,若是女子改嫁,則喪失財產繼承權,原夫家的任何財產包括個人財產都不能帶走。這種法規條款一直延續到清朝,甚至更為惡劣,守寡的妻子并沒有真正的繼承財產的權利,只是一個將丈夫財產轉嫁給子女的中介而已,這對于在婚姻生活中的女性十分不公平。不僅喪失了常規化的應該繼承的財產,自身的財產也被剝奪。
在新中國成立后,我國政治、經濟、法律等都開始革新和發展,無論是在法律中還是在現實生活中,女性的地位有了明顯的提高,法律條款中對于女性權益的保護措施也越來越多,相關法律條款對于婚姻中女性財產保護項目的重視程度在提高,也是社會發展進步的標志。這其中,在1950年,婚姻法中首度對婦女權益進行了法律形式的保護,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社會上男尊女卑的觀念,也對漠視女性權利的封建主義婚姻制度進行了全面的改良和控制。緊接著是1980年的婚姻法,不僅對女性權益維護帶來了新的希望,也首次對婚姻家庭制度進行了描述和相關約束,但是整體法規條款在運行過程中,還是存在漏洞,致使在2001年婚姻法進行了全面修訂。修訂后的婚姻法中,對于家庭暴力進行了著重的分析和標注,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對女性權益的深度保護。并且,在婚姻法中還標注了,若是男女雙方由于家庭暴力導致離婚,沒有過錯的一方有權向法院申請進行損害賠償。通過法規我們能總結出,在當時的婚姻法中,女性若是在一段婚姻中受到身體和心理的傷害導致離婚,不僅能拿回本屬于自己的財產,也能按照法規條款獲取損失賠償款。除此之外,夫妻財產制度中,也從另一個角度對女性財產維護提供了有效的途徑[1]。
新婚姻法在2011年8月出臺,在法律條款中更加注重契約精神,這對傳統中國婚姻觀和理念產生了一定的沖擊,在傳統的婚姻觀念中,婚姻依靠倫理道德和情感維系的比重較大,也就導致一部分自身利益受到侵害甚至是身體和心靈遭遇暴力的女性礙于道德枷鎖而無法擺脫。另外,在傳統婚姻觀中,認為錙銖必較的婚姻態度會破壞家庭生活關系,且不能用量化的方式對家庭經濟行為進行約束。但是,事實證明,在婚姻中女性要充分應用法律的武器,利用公平全面的方式妥善處理婚姻關系,從而建構更加有效的婚姻結構,并且更好的維系兩性關系和家庭關系。
2 新婚姻法對維護婦女財產權益的重要意義
在新婚姻法中,進一步確立了夫妻財產制度。一方面,對通常的夫妻財產制度進行一定的約束,要建立約定而使用的財產結構[2]。另一方面,對通常的夫妻財產制度,要建立有效的系統化管控結構,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依據夫妻一方(或其債權人)的申請,由法院宣告撤銷原來依法律規定或約定設立的共同財產制,能將整體管理結構轉化為分別財產制的制度。也就是說,新婚姻法更加傾向于保護夫妻結構中地位和社會生存能力較弱的一方,確保其能不需要以婚姻破裂為代價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3 新婚姻法中婦女財產權益的現狀分析
在對夫妻財產進行維護和規定的法規條款中,夫妻財產制度主要是針對存在夫妻關系的雙方共同財產,不僅僅包括丈夫的獨立財產,也包括妻子的獨立財產[3]。盡管在法律建立的過程中,基本的設計初衷是為了在夫妻關系中建立有效的調和措施,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這種制度結構很難達到有效的調和作用。據相關調查,在法律條款生效后,山東省婦女保護權益中心接收到上訪案例在激增,其中主要關系到婦女離婚過程中財產的分割問題、離婚后子女的撫養權問題等,占據了所有上訪項目的30%左右,在夫妻離婚后,女性生活陷入困境的人數在31.5%左右,這其中,關于女性在離婚過程中權益受損的案例就在20%左右,最尖銳的問題就是男性在離婚過程中轉移財產導致雙方無法實現在正常的財產分割[4]。比較明顯的表現主要就是隱瞞財產以及減少財產。
相關地區還針對這一問題進行了調查,據調查結果顯示,24.36%的女性在婚姻關系中認為自己并沒有掌握到家庭的財產權利,13.22%的女性在婚姻關系中,認為丈夫存在轉移財產以及隱瞞財產的問題。正是由于女性在婚姻中沒有掌握主動的財產保護意識,即使男方在財產結構中出現了惡意隱瞞和轉移,女性也并沒有察覺,即使有所察覺,想再進行權益維護以及為時已晚。盡管在新婚姻法中,對一些問題進行了再次標注和申明,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其一,離婚女性在財產補償方面的權益研究很難得到有效維護。在新婚姻法中,對約定財產制進行了集中描述,夫妻之間可以針對具體情況進約定,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雙方所得的財產和夫妻婚前財產能以各自所有、共同所有以及部分各自所有和部分共同所有的形式進行合理分配[5]。也就是說,夫妻能形成對財產的約定,在離婚發生后,個人財產依舊是個人財產,不存在共同財產分割的情況,也就是說,為家庭的常規化運行付出努力的一方并不能借助法律獲得財產補償。另外,在新婚姻法中,還標注了一條補償權,就是在夫妻婚姻存續期間義務付出較多的一方在離婚時能獲得一部分補償。例如,女性在婚姻中贍養父母,照顧兒女等,但是,在中國傳統思想中,這些是為人妻子的女性應該做的,因此很難在婚姻關系結束后提出有效的證據,補償權的效用也就隨之消失。
其二,在夫妻關系中,相互信任存在理想與現實的偏差,這也就導致女性在婚姻經營過程中會存在利益受損的問題,而法律條款中對于共同財產的維護往往停留在道德層面上,若是丈夫一直在進行財產轉移,隱匿或者是變賣共同財產,女性權益受損也無法得到有效補償[6]。
4 新婚姻法中婦女財產權益的保護措施
4.1 新婚姻法中夫妻雙方婚前簽訂財產協議
要想從本質上對婚姻關系進行約束,除了雙方要建立有效的夫妻道德理念外,女性也要利用法律的武器有效的維護自身權益。女性若是想在步入婚姻生活后自身的權益能得到有效的維護,并保護自身的合法財產權益,就要建立切實有效的婚前財產公證。盡管有一部分人認為,在婚前進行財產公證可能會在婚姻關系中的夫妻雙方之間形成信任危機,但是,這也正是停留在婚姻關系的初始情況下,隨著婚姻關系的不斷發展,婚前財產協議不僅僅是對女性合法財產權益的保護,也是對丈夫的婚姻行為約束[7]。
4.2 新婚姻法中婚姻存續期間參與夫妻財產管控
在正確的婚姻關系中,夫妻財產并不是獨屬于一個人的,關系的不平衡是誘發婚姻關系破裂的重要原因。然而,在婚姻中,只有對資源擁有掌握權才能擁有權力,而據相關報道顯示,在夫妻關系中,財產的分配結構往往就表示了夫妻權力的分配。我國法律條款中并沒有對這一點進行有效的描述和保護,若是出現男性獨自掌握財產權的情況,對于女性維護自身財產管理權力有很大的掣肘作用,因此,女性在婚姻關系中,要積極建構有效的財產保護意識,形成共同參與共同治理的夫妻財產關系。在婚姻生活中,不僅僅要對財產的收入進行精細化管理,也要對財產支出進行整合,一方面能有效平衡家庭中的財產關系,另一方面也能保證夫妻雙方了解基本的財產狀況,避免一方惡性轉移財產的問題[8]。
4.3 新婚姻法中規定離婚財產分割和賠償
在新婚姻法中,對于財產分割也有較為明確的規定,主要是依據《財產分割意見》的相關規定,要求人民法院在處理離婚案件的過程中,在對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判處時要依據相關具體法規。并且要在判處過程中,積極借鑒和采納婚姻法以及《婦女權益保護法》等具體規定,建構完整的處理模式,充分遵循男女平等以及夫妻關系中責任承擔比重等因素[9]。另外,要對婚姻關系中無過錯一方以及生產方便生活的相關原則進行充分踐行,從而積極發揮法律管理的調劑作用,有效升級管控要求和管理效果,確保整體夫妻財產能得到有效的維護和控制。
針對法律實務處理中關于夫妻共同財產的問題,往往會出現過高估算的問題,主要是由于男女雙方并不能有效的判斷出財產的歸屬權,這就充分暴露出女性在夫妻財產管理方面的缺失。從離婚時財產分割的角度對夫妻財產結構進行分析,女性要將重點落在夫妻財產保全以及無形資產的轉化問題上,并對補償請求權等進行集中處理和綜合分析,在離婚訴訟建立和發展過程中,若是女性發現或間接發現丈夫有非法隱藏財產、轉移財產或者是變賣夫妻共同財產的情況,要有效申請財產保全,并根據實際情況有效收集證據,呈交法院,從而有效的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另外,在新婚姻法中的第四十條中,針對夫妻書面約定的內容也有較為明確的規定,夫妻若是在婚前或者是夫妻關系存續期間書面約定,所得財產實行的是各自所有,其中一方協助另一方工作、撫育子女以及照顧老人等,都需要在離婚時針對補償進行集中處理并落實。也就是說,在新婚姻法中,對于在家庭生活中承擔無形投入的一方給予更多的優待,并且充分肯定這種社會價值,確保在財產分割的過程中,對家庭中承擔家務的女性給予更多的法律關懷,以保證其能正確有效的主張并行使補償權[10]。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新婚姻法頒布和運行過程中,新時代女性要充分認知到維護自身權益的重要性,并且合理化應用法律條款進行合法維權,面對婚姻生活中的財產公平問題,要提高自身的認知水平,并且確保能充分利用相關條款和法律要求,最大程度的維護女性在婚姻生活中的財產權益和家庭地位,為女性維權事業的發展提供堅實動力。
參考文獻:
[1]沈劍.婦女離婚財產權保護的法經濟學分析--以房產的歸屬與分割為切入點[J].理論探索,2013,15(06):105-109.
[2]母麗娜.婦女婚姻家庭權益保障問題研究——透過新《婚姻法》談婦女婚姻家庭權益保障問題[D].河北師范大學,2014.
[3]馮西淳.新《婚姻法》下婦女財產權益的研究與保護[J].法制博覽,2013,15(10):4-5.
[4]彭艷崇.論夫妻財產權的平等保護——對婚姻法司法解釋的社會性別分析[J].婦女研究論叢,2013,26(03):34-40.
[5]段倩.新婚姻法解釋下女性維權探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3,24(02):246-247.
[6]黨曉倩.淺析夫妻財產分配制度——透過《婚姻法》司法解釋三(意見稿)的思考[J].學園,2013,15(13):72-73.
[7]季俊宏.婚姻法制度下農村婦女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保護——以夫妻共同財產為視角[J].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4(01):25-31.
[8]吳國平.論離婚案件中半流動家庭留守婦女權益的法律保護[J].昆明學院學報,2014,19(01):62-68.
[9]吳慧文,裴婷婷.淺析《婚姻法解釋(三)》第七條有關房產分割的規定[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19(01):76-78.
[10]肖潔.淺析婚姻法司法解釋三對婦女權利的利弊[J].網友世界·云教育,2013,36(20):124-125.
(作者單位:中共宜良縣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