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曉莉
【摘 要】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全面實踐,小學基礎教育階段是語文知識積累處在非常關鍵的時期。教育改革不斷深入和新課程標準的事實與制定,給小學語文帶來了新的挑戰。教師要在語文課堂上合理運用默會知識,不僅能夠提高語文教學質量,還可以完善學生在語文知識學習能力方面的提升,本文就對默會知識的具體作用和途徑進行探討與分析。
【關鍵詞】 小學語文;教學;默會知識;實踐探究
語文學習作為小學生學習母語知識最重要的途徑之一,也是進行其他學科學習的重要手段,為語文的學習打下基礎。想要積極地調動學生積極性,教師就要在引用默會知識進行教學的同時,還要注重教學的質量。現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重理論,輕體驗”的現象較為普遍,導致了小學生學習語文時的困難,也不利于教師開展教學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意義和作用的展開
1.資源的加入
默會知識理論的應用對于提高教師的綜合水平和學生的學習積累會有很大的好處,現代課堂應該多引進一些課程資源,這對合理開展語文課堂會有很大的幫助。例如,在學習蘇教版三年級下冊《廬山的云霧》這節課時,教師可以進行提問,有沒有人去過廬山或者有沒有學生通過別的途徑知道廬山是什么樣子的?這時候,有知道或者有去過的同學就會積極地回答教師,經過回答學生的描述,其他學生也就能夠更加直觀學習課文內容。默會知識是對學生最好的體現,當小學生回答問題正確時,或者是表現良好的時候,教師要加于鼓勵,讓學生的自信心得到提高,這樣學生對有難度的知識也更加有了信心。
2.激發興趣,提高學習
興趣是促使小學生學習的動力,因此,教師就要對打破傳統的教學方法,摒棄枯燥乏味的教學方法,還要將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融入到教學的方法中,并根據實際學生的情況和課堂情況制定完善的教學策略,設計相關的教學環節,做到環環相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考慮到學生各個方面的需求,這樣不僅能夠提升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以致于讓學生對語文的學習充滿了自信心,這對小學生形成完善的思想提供了便利條件。語文教學方法不要緊緊固定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上,還可以采用多種多樣的方法進行教學,教師可以利用游戲教學的形式來幫助學生學習,游戲教學要制定相關規則,并且還要制定獎懲制度,讓學生有充分的競爭意識。讓學生在輕松、自在的環境下學習,這對于提高小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提高語文學習的能力,將會有很大的幫助。
二、默會知識在小學語文中的必然性
1.知識層面
對于顯性知識的統一特點和拓展的特點,顯性知識為默會知識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默會知識本身是與顯性知識相輔相成的,在顯性知識的補充下,為學生進一步拓展和升華提供了巨大的幫助。教師要不斷地提高小學生的感悟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對課程更好地開展做出來貢獻,同時教師教授知識也會得到最大的效率。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不斷的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來表現默會知識,引導小學生對默會知識進行正確的認識與理解,從而提高小學生的接受能力。
2.默會知識在實際教學中
有些時候教師對小學語文的教學內容并不能恰如其分地表達出來,在課文的情感表達方面,學生需要自覺地進行理解與分析,教師沒有辦法通過語言來表達出作者的思想情感等,這也就導致了,小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難度加大了。這種影響不僅僅體現在課文內容上,還體現在小學生的自身上,小學生的感知與理解能力相比初中生來說會稍稍欠缺一些,這就會對教師的課堂開展和學生的學習能力等方面造成困難。教師在增加自身教育理論的基礎之上,還要能夠積極地掌握默會知識,從而提高教師運用默會知識進行授課的能力和小學生語文學習水平提高。
三、利用默會知識創建新型師生關系
傳統的課堂上,教師作為絕對的主導者在進行教學,以至于學生不能夠很好地進行自主化學習,久而久之產生了一定的依賴心理,導致學生在一定程度上越來越依賴教師,傳統教學方法不利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對于默會知識的形成,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小學生自身認知和見解都會對語文的學習產生影響。因此,教師就要根據學生之間的差異,來制定出一整套適用于小學生的教學方法,再通過適當引導讓小學生在默會知識形成方面達到良好的發展,而不是一味地壓制小學生,阻礙小學生的默會知識發展。
四、豐富小學生的知識儲備量
只有豐富的知識儲備量才會更好地理解課文中的內容和中心思想,并把所儲備的知識與實際相互結合,達到擴展知識儲備量的目的。因此,教師要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擴大知識的范圍,在課本教學的基礎上,增加課外的閱讀量,利用書籍來開闊學生的視野。同時,還要提醒學生在閱讀書籍的時候,要對優美的字詞和段落進行標記,學會通過知識積累,對于以后的寫作會有很大的幫助。
五、教學過程的評價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就是要通過教學評價來提高學生對默會知識的認知度和重視度,教師要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重視每一個學生的心理特征,并根據學生身上不同的特點進行有計劃、有組織的教學,為每一個學生做好記錄的工作,以便于教師針對每一個學生的特殊輔導。同時,教師還要加強師生之間的相互溝通,通過游戲的方式來培養師生之間的感情,以便于教師能夠更加高效地開展教學計劃。
總之,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不僅僅在于自身的累積,更在于教師的對知識的發散。小學語文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來選擇出最適合學生教學方法,而好的教學方法顯得尤為得重要,不僅可以開闊小學生的視野,又可以激發小學生的學習思維。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嚴格的運用默會知識,學生經過長時間積累會得到更多想要的知識,為以后能夠多應用坐下鋪墊。學生學習默會知識在教師的幫助下會更加好學一些,不會顯得學習很吃力,這樣教師的教學水平也就上去了,為共同提高語文水平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賈宛秋.小學語文教學運用默會知識的實踐探究[J].考試周刊,2014(18):46-47.
[2]沈麗君.關于小學語文教學運用默會知識的實踐探究[J].新課程學習?上旬,2015(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