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重點分析當今社會初中物理學科教育教學工作發展現狀的基礎之上,對新型案例教學法在新課標教學發展時期,能夠有效應用與初中物理課堂之上的教學措施提出了針對性的建議。
關鍵詞:新課標 案例教學法 初中物理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 (2017) 04-0146-01
前言
隨著當今社會教育教學發展進程的不斷推進,在新課標的教學背景之下,我國初中物理學科教育教學工作的發展水平也得到了顯著的提升。在新課程改革全新教育教學認知觀念的帶動和影響下,越來越多初中物理科目的相關在職教師自身的教學認知理念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何將案例教學法這一全新的教學方式更好的結合應用到初中物理教學的課堂之上,逐漸受到了教師和學生家長的高度重視。
初中物理學科教育教學的發展現狀
站在宏觀的發展視角,觀察我國目前初中物理科目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受中國傳統偏向于注重理論化教學相關思想內容的影響,應對升學考試已經成為學生學習初中物理知識最終和唯一的目的,教師也在教學課堂上更加傾向于關注對學生物理理論知識內容的講解和傳授。較為古板和乏味的教學過程嚴重抑制了學生動手操作的積極性,降低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和能力。
相關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表示,物理科目相關知識內容教學工作的開展方式,應當與初中階段學生接受和學習的其他理論性科目有所區別。物理知識當中絕大多數的學習內容都來自于學生日常當中實際生活,是眾多物理學研究愛好者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和探索而總結得出的學術結論。這就說明了實驗操作以及動手能力的培養,在學生提升物理學習成績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1]。
案例教學法在初中物理課堂之上的應用優勢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較為先進和現代化的教學應用模式,最早產生于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中期的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案例教學法的現代化教學方式應用在物理、化學以及生物等實驗性較強的科目教學過程當中,有其固有和較為突出的應用優勢。通過應用案例教學法,教師可以將學生在日常生活當中能夠經常見到的物理現象更加生動立體化的引入到教學課堂之上,與一定的教學內容相結合,凸顯出物理教學內容的真實性。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培養其養成在生活中發現物理現象的良好學習習慣。
新課標下案例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物理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
初中生平均年齡處于14到17周歲之間,與小學生相比,其在日常生活當中積累的實際生活經驗更加豐富。相關教師在開展初中物理科目相關教學內容時,就可以抓住初中生的這一成長特點,將物理教學知識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緊密結合,將案例教學法更好的應用在初中新課標物理教育教學的課堂之上。
比如,當教師在向學生講解初中物理杠桿力學的教學內容時,就可以在教學課堂的開始之初,引導學生思考并發現在日常生活當中應用杠桿原理的實際現象。引發學生對于阿基米德的杠桿翹起地球的設想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判斷其中存在的可能性。通過積極動腦思考,加以對現實生活當中實際杠桿原理應用現象的舉例論證,學生能夠發現更多存在于自己周邊實際生活當中的物理現象,最終促進物理教學效果的顯著提升。
2.培養學生物理知識的應用能力
物理同生物、化學等其他實踐能力要求較強的綜合學科相同,都以現代科學作為主要教學內容,將實驗操作作為理論驗證最主要的途徑和手段。案例教學法的新型教學模式在初中物理科目教學工作開展之中的有效應用,要求相關教師能夠在自身教學任務完成的同時,時刻關注學生在相關物理知識內容實踐應用技巧方面的掌握能力。為學生營造注重實踐應用的教學環境,引導學生能夠使其接觸和掌握的知識內容學有所用。
比如,當教師在向學生講解有關物理力與運動現象之間的關系時,就可以在向班級內的同學介紹有關力學相關知識內容以后,讓學生能夠積極動腦,通過利用生活當中的小物品或者物理力學教學的輔助工具,自主開展力與運動的實驗研究。當教師為學生講解完物理太陽能源產生和傳遞的相關知識內容以后,也可以布置學生在課下制作能夠收集太陽能源的電力裝置。通過自主實踐操作任務的布置,學生能夠在有效吸收課堂物理教學知識的前提下,逐漸完善自身物理知識內容的學習效果。
3.豐富教師的教學內容
初中物理教師還可以通過應用案例教學法的教學方式,進一步豐富自身教學工作開展的設計內容。在學生的日常生活當中,有著大量的實際生活現象與物理學科相關的知識內容有著密切的聯系。教師就可以有效利用物理科目知識內容的這一特點,通過結合案例教學法更好的豐富自身的教學內容。比如,當教師在引導學生認識和學習家用電器的內部主板電路設計圖紙時,就可以通過現實生活中家長應用電炒鍋為學生準備飯菜的案例現象,讓學生切身體會和掌握到電能與物理內能能源轉化的知識內容。在此教學案例的引導和激發下,學生能夠通過同類列舉的學習方式,發現在日常生活當中電能轉化風能、電能向機械能轉化的實際應用案例。
教師通過應用各種各樣生動鮮活的教學案例,有效縮短了學生與初中物理科目學習知識之間的距離。在與學生實際生活緊密相連的教學案例的帶動和影響下,學生內心對于學習物理知識的排斥和抵觸心理得到了緩解。案例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的應用,讓學生能夠在物理教學課堂上用肉眼觀看到實際生活當中蘊藏著的物理現象,將物理課程變成激發學生求知欲望的有效途徑[2]。
結論
總而言之,本文在結合新課標全新教學理念將初中物理科目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現狀做出了詳細論述。在結合案例教學法新型教學方式應用優勢的基礎之上,將其更好的應用到新課標版教材初中物理科目教育教學的課堂之上,對幫助相關教師提升自身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果有著顯著的推動和影響作用。在學生物理科目學習成績不斷飛速提升的帶動下,學生的綜合素質也會得到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徐永強.新課標下討論教學法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實踐與研究[J].考試(理論實踐),2014,10:28-29.
[2]錢二玨.淺論新課標下案例式教學策略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文理導航(上旬),2011,12:7.
作者簡介:周爽,(1989.12.28-)女,民族:漢,籍貫:遼寧省盤錦市人,職務:盤錦市實驗中學教師,職稱:物理教師,學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初中物理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