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文麗
摘要:在現代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大背景下,我國高校為學生創建網絡學習環境已經成為了高校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網絡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中,成為了人們學習、工作和生活離不開的一種技術,特別是對于高校的青少年。為學生創建網絡環境能在很大程度上對學生觀念思想產生很大的影響,這樣的影響是一把“雙刃劍”,不僅能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一些機遇,同時也會帶來一些挑戰。本文就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展開了一系列的探討。
關鍵詞:網絡環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機遇與挑戰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23-0066-02
網絡是現代信息發展的產物,也是很多高校學生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高校網絡環境的創建不僅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更大的便利,也對青少年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有著非常大的影響,這樣的教育背景為高校思想政治教師開展教學活動帶來了一定的機遇和挑戰。因此,在網絡環境下加強對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成為了高校政治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教師應該充分利用網絡環境的優越性,使之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學的有效工具。
一、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機遇
(一)網絡環境豐富了高校政治教學的內容和方法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互聯網技術已經滲透到人們日常學習和工作的方方面面,特別是高校的教學之中。互聯網在大學的教學中有很強的優勢,其優越性已經遠遠超過了廣播、電視以及其他傳媒形式,利用網絡環境提高高校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效率已經成為了一種教育趨勢。對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師來說,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利用互聯網查找到更多有效的教學方法以及教學內容,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教材的局限性。對于學生來說,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了解到更多的國內外的資訊以及政治事件和新聞,對于學生學習政治知識有非常大的幫助。另外,教師和學生還可以通過互聯網進行學習方面的溝通。
(二)網絡環境彌補了傳統教學的不足之處
傳統的高校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模式過于單一,已經明顯不適合當今的教學發展情況。[1]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整節課都是教師一個人站在講臺上為學生講解政治知識,這樣的教學模式并沒有產生很理想的教學效果。互聯網在高校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徹底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之處。網絡環境下的思想政治教學能將枯燥的政治知識轉變成圖像、音頻或者視頻的形式,使知識能直觀展現在學生的眼前。這樣的教學模式也能在最大限度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三)網絡打破了思想政治教學的時空界限
傳統的高校思想政治教學模式無論從課程時長和形式上都有較強的局限性,規定了教師上課時間,要求教師在規定的時間之內將教學內容傳授給學生。這樣的教學模式與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學理念完全不符,忽略了學生之間學習能力的差異,更違背了以學生為本的教學原則,使得高校思想政治課堂教學達不到理想的效果。互聯網教學環境的創建徹底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使得高校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更加的開放,互動性更加強,當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時,可以隨時通過互聯網請教教師,不用非等到上課才能解決問題。教師也能隨時與學生進行交流,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二、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學內容面臨的挑戰
目前,我國教育的主流思想是提倡學生才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課堂教學主體,教師控制課堂教學的內容和講課的形式,這樣的教學模式過于單一。互聯網環境使學生有了更多選擇教學內容的權利,互聯網上的內容比較雜,不僅能傳播正確的學習內容,網絡上還存在很多落后的知識點,會給學生帶來知識理解上的誤區,同時,網絡上還存在著很多不利于學生形成正確觀念的不良信息,學生長期接觸這樣的不良文化會帶給學生很多的負能量。很多時候,學生在網絡上獲取的不良信息比學習內容還要多,這樣的情況對高校思想政治教學提出了巨大的挑戰。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學方法面臨的挑戰
傳統的高校思想政治教學方法模式固定,缺乏創意,都是固定的教師用固定的教材為學生講解政治知識,講課的方法大多是提問、舉例子、引入時事新聞等,這樣的教學方法會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產生抵觸的情緒,導致教學效果非常不理想。然而,在互聯網的教學環境中,學生具有較強的時代意識并且習慣用互聯網來獲取所需要的信息,甚至接觸互聯網的時間要比在課堂中學習的時間還要長,加之傳統教學模式缺乏趣味性,在這樣鮮明的對比中,學生更傾向于網絡學習。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學中面臨的嚴峻考驗。[2]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學效果面臨的挑戰
在網絡環境還沒有在高校中普及時,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課堂表現了解到學生的思想動態,從而調整教學的內容和方法,或者對其思想方面的教育和疏導,在傳統的教學環境中,學生接觸到的人和事物都比較固定,學生會將自己的心理狀態通過言行舉止表現出來。網絡環境的創建,使得學生有了更多可以表達情感和情緒的渠道,比如微信、微博、QQ空間等,由于這些網絡平臺都可以匿名發表狀態,因此,教師便無法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這樣的教學情況使得有些思想政治活動就無法開展。
三、網絡環境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學水平的策略
(一)發揮網絡優勢創新教學方法
盡管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模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傳統的高校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方法仍然存在很多的可取之處,比如傳統教學方法的精華之處、政治教學理念等。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師應該將傳統教學模式的好處有所保留并在此基礎上充分互聯網環境的教學優勢,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比如情景教學法、微課教學法等。
(二)利用網絡豐富政治的教學內容
網絡環境下,教師應該充分利用互聯網中的優質教學資源作為教材內容的補充,打破教材內容的局限性,讓學生在網絡環境中能了解到更多的政治知識。值得注意的是,互聯網具有很強的與時俱進性質,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查找最新的政治時事在課堂上給學生講解,這樣的教學模式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體系,還能讓學生的思維模式與時俱進。
(三)緊跟網絡發展步伐提高教學效率
在網絡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高校思想政治課堂教學已經越來越離不開互聯網,將互聯網中的優質教學資源與教材內容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已經成為了當今高校思想政治教學的主要模式。很多的政治知識通過互聯網教學能更加方便學生理解,這樣的教學模式能使高校思想政治的教學效率大大提高。
(四)通過網絡凈化思想政治的教學環境
良好的網絡環境使高校思想政治課程有效開展的前提,高校在進行思想政治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利用優質的網絡資源凈化思想政治的教學環境[3]。凈化網絡教學環境需要學校、教師以及社會的共同努力,為高校學生創建一個優質的網絡學習環境,使學生能在思想政治的課堂學習中樹立正確的觀念。
四、結論
綜上所述,網絡環境的發展具有很強的兩面性,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學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高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學活動時,應該抓住網絡環境帶來的機遇并充分利用網絡的優勢進行教學,應該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挑戰并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問題。通過本文對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的探討,希望能為我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水平提供一些參考。
參考文獻:
[1]危煜祥.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政教育面臨的機遇與挑戰[J].學習月刊,2015(20):13-14.
[2]木尼拉·阿布都外力.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及對策探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5(35):45-46.
[3]余靖.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困境及對策[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旬),2015(3):125-126.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