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碧云
【摘 要】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教育教學事業已被提出全新的要求,要將學生能力培養、班集體建設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氛圍,促使他們學習課程知識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自身能力。
【關鍵詞】學生能力;培養;班集體;建設;分析
一、不斷豐富學生課余生活,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班主任必須意識到學生能力培養的重要性,根據其興趣愛好、個性特征等,開展多樣化的實踐活動,比如,籃球、拔河、象棋,引導班級學生不斷參與其中,引導他們積極思考,培養他們發散思維,有效解決實踐活動開展中遇到的問題,而不是一味地依賴他人,不要過多干預他們,只需要扮演好協作者、組織者等角色,積極引導、適當點撥,多角度豐富其課余生活,逐漸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組織能力等,不斷強化其創新意識,為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提供有利的保障。班主任要借助多樣化的實踐活動,全方位正確認識班級中每位學生,更好地了解其具有的多樣化技能,準確把握其優缺點,優化教育方式,尤其是溝通渠道,對其進行必要的個別教育,科學管理班級學生的基礎上,不斷培養他們多方面能力,促使他們學習課程知識的基礎上,能夠健康成長。
二、培養學生主動精神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班主任也要多層次培養他們的主動精神,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到班集體開展的各項活動中,更好地將所學的理論知識靈活應用到實踐中,不斷提高其各方面能力。在選拔班干部的過程中,班主任不要自行決定,要多鼓勵班級學生都參與其中,甚至可以自薦,向班級其他學生展現自身各方面才能,敢于表現自薦,不斷培養其主動精神,要采用多樣化的選拔形式,比如,自薦、競選、學生推舉,確保所選出的班干部具有較強的責任意識,具有較高的活動組織能力等,能夠更好地為班集體服務。為了鍛煉班級中每位學生的能力,班主任還可以采用輪流參與班級管理的方法,讓班級中每位學生都有參與班級管理的機會,多角度引導他們合理分工,能夠客觀分析班級管理中遇到的一系列問題,根據自身已有的各方面能力采取針對性措施有效解決,使其在認識自我的基礎上,同時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學習能力等,促進其全面發展。
三、強化學生集體意識
站在客觀角度來說,想要提高班集體建設整體質量,班主任必須不斷強化班級學生的集體意識。就當下初中生來說,他們大都是獨生子女,喜歡以自我為中心,很少顧忌他人感受,集體意識薄弱。針對這種情況,在班集體建設中,班主任必須強化其集體意識,可以開展不同形式的課外活動,優化課外活動形式的基礎上,不斷豐富其內容,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其不斷參與其中。班主任可以根據班級學生已有的各方面能力,將其劃分為不同的小組,圍繞開展的集體活動內容,向其布置難易程度不等的任務,明確每小組成員的職責,確保班級中每位學生都參與到集體活動中,互幫互助的基礎上,共同完成小組任務,在集體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要將集體的利益放在個人利益至上,逐漸強化其集體意識、責任意識,培養他們團隊合作精神,意識到不是任何事情靠自己一人的力量便能順利完成,要學會和他人合作,達到事半功倍的目的。進而,營造一種良好的班級環境氛圍,更好地建設班集體,為構建和諧班集體埋下伏筆。
四、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形成良好的班風
在素質教育背景,更加注重和諧班集體的構建,這是提高班集體建設質量的關鍵所在,確保一系列日常教學工作有序開展,更好地培養學生多方面能力,而這要求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初中班主任要尊重班級每位學生,平等對待他們,促使班級中每位學生都參與到班集體管理中,真正融入到這個大集體中,成為班集體的主人,不斷增強班級凝聚力、向心力,還能逐漸培養他們更多優秀的品質,比如,學會關愛他人、學會處理和他人間的關系。同時,班級精神面貌、教育整體質量都和班風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班主任要采用多樣化的形式科學管理班集體,全方位融入到班級學生中,更好地了解其存在的問題,及時給予一定的幫助或者進行針對性指導,多和他們溝通、交流,拉近彼此間的距離,逐漸形成良好的班風,潛移默化地影響班級學生。
五、結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教學過程中,班主任必須將培養學生能力、班集體建設工作有效落到實處,通過多樣化途徑培養其主動意識、創新意識、集體意識,提高其學習能力、工作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促使其學習課程知識的過程中,塑造健全的人格,促進其全面發展。班主任要多層次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形成良好的班風,不斷構建和諧班集體,增強班集體向心力、凝聚力。進而,有效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確保其更好地進入更高階段的學習。
【參考文獻】
[1]陳霄云.建設初中優秀班集體的要素分析[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12,S1:108-110.
[2]張德華.淺談初中生綜合能力培養模式[J].才智,2010,28:128.
[3]曾瑩瑩,謝秀鈿.共情使班級共進——建設初中和諧班級人際關系探究[J].學周刊,2014,16: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