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素珍
摘 要:在這個日益發達的時期,幼兒園內在實施美術教學時有效地應用情境教學法,可以激發幼兒的思維活力、激活幼兒的創造能力以及外顯幼兒的個性張力。因為對于幼兒來講,美術相對于文化課,他們更加對美術感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就會很輕松,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簡要描述了在幼兒美術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法的現狀以及嘗試分析了應用措施。
關鍵詞:平鋪直敘;情境教學;幼兒興趣
一、激發幼兒學習興趣的方法
在學習中,學生之所以不能對所學課程產生積極主動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動力,是因為教師在教學中只是以平鋪直敘的方式開展教學,這種教學方法基本上不會讓學生主動思考問題。當前的幼兒美術教學也是一樣,由于幼兒的年齡小,教師只采用敘述的方式教學,就會出現一上課幼兒就被奇特絢麗的色彩和功能齊全的工具所吸引,教師與幼兒完全成了兩個互相獨立的個體的現象。所以,在實際的幼兒美術教學中,教師要為幼兒創造輕松歡快的學習環境與氛圍,那么教師就可以利用創設問題情境的方式,進一步激發幼兒積極參與的興趣。以教師組織《未來的房子》的教學活動為例,教師在進入教學的開始階段,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集中幼兒的注意力,譬如:“你喜歡我們住的房子嗎?”“小朋友們覺得我們幼兒園房子漂亮嗎?”……用最簡單的問題告訴幼兒們此次活動的主題是房子。幼兒回答以后,教師就可以更深一步地問,譬如:“小朋友們還見過什么房子呢?”“你喜歡的房子是什么樣子的呢?”……在這個時候,幼兒就會發表出自己對房子的看法。最后由教師就“未來房子”這一主題進行講解,并引導學生完成教學作品。教師始終都是把與課堂、幼兒有關的問題貫穿到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僅使幼兒被明確的活動主題所吸引,而且還在問題的引導下發表見解,把個人的想法以作畫的形式呈現出來,進一步提高了教學質量。
二、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方法
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是教育的最終目的,為了促進每一個幼兒的發展,外顯幼兒的個性張力,在幼兒美術教學中通過情境教學的方法在提高其教學有效性的同時,也進一步達到了教學目的。世界教育發展與美術教育的新特點本該具有的特征是學科綜合性。各領域的內容要有機聯系,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戲之中。所以,眾多教師已經開始開拓美術與其他領域綜合性的研究與探索,那么在美術教學中一個最大的突破難點就是:將各領域間的內容進行有機整合與轉化。在實踐中,通常的美術教學都比較單一,無非就是以下幾種:出示范畫、引導觀察、教師講解示范、幼兒作畫(一般都是依樣畫葫蘆)、展示講評,由于這樣的教學環節不僅沒有趣味性而且比較難與其他領域的教學內容相融合,頂多是能讓幼兒用語言表達自己對美術作品的感受。為了改善這一現象,在美術教學中引入了情境教學法,不僅可以結合不同的教學內容有選擇性地大膽設計故事情境、加以科學情境、創設音樂情境、引入社會情境等,改變以往的教學步驟,而且還促進了幼兒在不同美術題材活動中的語言表達、科學認知以及音樂感受等綜合性能力的提高。
三、教師課前以及活動前準備工作的重要性
“關注兒童興趣,引導兒童積極主動的參與活動,提供選擇與創造的條件。”因為幼兒的年齡還小,在觀察力以及注意力方面都不是很穩定,因此,就必須通過幼兒感興趣的事物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瑞士心理學家讓·皮亞杰有一個重要的觀點:“思維發展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兒童有一種內在的驅力去探索外部世界?!彼裕處熢诿看伍_展美術活動的時候,就必須結合幼兒的年齡特征、個人特色以及教材的特點,設計出與美術活動相關的“情景”方案并使其貫穿于教學活動中。以美術活動《半圓變變變》為例,教師為了激發幼兒興趣以及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活動前在教室內布置各種各樣半圓形的東西,比如,帽子、小碗、玩具汽車、刺猬、烏龜等實物,收集各種半圓形物體的圖片張貼在墻面上,并對小朋友們說:“今天半圓寶寶要到我們班來找朋友,誰能幫他找到半圓形好朋友呢?”這時幼兒的注意力一下就被集中起來,而且很有興趣參與到活動中,當抽象的半圓被擬人化了以后,就會和小朋友們成為一樣的“寶寶”,這樣的情境創設,有助于幼兒在短時間內尋找到自己喜愛的半圓寶寶,最后,讓幼兒給自己的半圓寶寶以及它的朋友們畫一張像,通過這種情境創設的方法,有助于幼兒在美術課堂上始終保持輕松、快樂的狀態。
總而言之,幼兒美術教學中利用情境教學,有助于促進幼兒綜合性發展,提高幼兒園美術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靜慧.淺析如何在幼兒美術課堂中巧用情境教學法[J].新課程(中),2011(2):26-27.
[2]劉琴.多媒體輔助教學在美術教學中的應用[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0(9):15-16.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