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麗華
摘 要:進入21世紀以來,信息技術迅猛發展,對我國現階段的教育教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互聯網+作文信息技術的一個突出代表,即現代互聯網發展的一種新形態,是以科技創新為基礎,推動知識社會的大眾創新、協同創新、開放創新等新形態。伴隨著新世紀的網絡創新,小學語文新課程改革給語文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學習新時代的網絡教學技術,學會用網絡與學生進行溝通,關注學生的個性成長,不斷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小學語文;網絡素養
《小學語文教師專業素養》中強調,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堅持貫徹“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以“互聯網+”為教學切入點,引導學生不斷發散思維,形成主動、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并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快樂、輕松的環境中學習語文,形成良好的語文素養和口語表達能力。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模式中,教師普遍采用“講授式”的教學方法,即帶著學生朗讀一遍課文,學習課文里面的生字和生詞,再簡單地理解大意,就完成了教學內容。這種教學模式扼殺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積極性,更不利于學生語文成績的提高和語言素養的培養。所以在新課改背景下,提升教師的網絡專業素養很有必要。本文通過分析三種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理念,希望教師能為學生提供更高效的課堂教學。
一、提高教師網絡素養
教師作為學生的引路人,必須要適應時代的發展需要,及時學習先進的網絡技術,提升自身的網絡應用能力,從而進行更好的教學。所謂的網絡素養包括對網絡信息的獲取、分析、理解、加工、創造、傳遞、接收等方面的能力。語文教師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掌握這些基本技能,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培養具有信息素養的學生,需要有一個高素養的適應現代信息發展的專業教師。首先,語文教師要不斷提升自己的信息處理能力,善于汲取網絡上信息的精華部分,并及時把這些正面信息傳遞給學生,從而在實際的語文課堂教學中創設一個生動的教學情境,促進學生對課文的更好理解。例如,在講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長春版)《秋天的味道》的時候,教師及時在網絡上搜集有效的信息,在課堂上給學生播放一些有關秋天的視頻和動態圖畫,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思維,把學生帶到課堂教學中來,讓學生感覺秋天的景色就在身邊,從而實現有效教學。
二、提高教師的創新能力
21世紀是一個創新的新時代,所以新課改給小學語文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利用網絡新技術不斷提升教師的創新能力。因為只有創新型的語文教師才能教出創新型的學生,才能適應新時代的發展需要。
要提升語文教師的網絡創新素養,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首先,學校要經常組織語文教師進行專業的網絡信息技術培訓,指導語文教師不斷追求創新,推崇網絡創新,不斷激發自己的語文創新思維,從而把一些創新理念和教學手段運用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的思維走向,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思維,從而實現有效教學;其次,語文教師在設計語文教案過程中,多采用新型的帶有創新思維的教案模式,給學生提出啟發性的問題,從簡單的問題出發逐漸過渡到比較難的問題,促進學生的深刻思考和有效理解,順利地完成課堂的教學目標,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利用網絡與學生進行互動
課堂互動作為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為教師了解學生的吸收程度和理解能力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而在網絡信息技術的背景下,教師要學會運用新型的網絡技術與學生進行溝通,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隨時與學生進行心靈溝通,從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首先,網絡信息技術下的溝通工具有微信、微博、QQ等,教師利用這些網絡工具與學生進行溝通,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學生的心理障礙,學生不敢在課堂上問的問題可以通過這些聊天工具及時反饋給老師,保護了一些學生的隱私,使教師真正了解學生的難題和課堂疑問,從而為學生的高效學習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其次,教師要及時建立班級的聊天群,經常在群里給學生布置一些課后練習的內容,這種布置作業的形式更加直觀,同時也給學生提供了便利。另外,老師指導學生把自己所寫的作業提交到教師的郵箱或者特定的網站上,一方面便利了教師的批改,另一方面也可以及時反饋給學生,促進了學生的學習。
在小學語文新課改的背景下,語文教師要不斷學習網絡信息技術下的先進教學手段,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創新課堂教學模式以適應現代教學的發展,及時接觸新的教學信息和教學改革內容,并及時反饋給學生,從而促進學生的高效理解和深刻思考。但是這個進程需要國家的支持、社會的宣傳、學校的推廣和教師的努力,才能順利開展。總之,提升語文教師的網絡專業素養,對教師和學生來說,都是一個完美的選擇。
參考文獻:
[1]井祥貴.人類學視角下我國農村中小學教師培訓問題探析[J].民族教育研究,2015(8).
[2]黃云峰,朱德全.專業領域下教師課程領導力實踐路徑探尋[D].重慶:西南大學,2015.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