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書紅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實施,打造高效的生物課堂教學越來越得到重視,教師盡可能以少的時間,少的精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應從教學時間、教學任務量、教學效果等各方面來提高生物課堂教學。
【關鍵詞】高中生物 高效課堂 興趣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9.141
在如今的教學模式下,要隨之改變的是追求形式主義的現狀。雖然在課改下,已經改進了以往的“教師教”,取而代之的是“滿堂問”,然而這卻是兩個極端。一味地為了達到所謂的“課堂氛圍”,教師非常熱衷于集體問答,其實看似很熱烈,很積極,大多數學生只是隨聲附和而已或許根本不知道自己說了什么,更何況還有什么效率而言。對于教師來說,在升學壓力下,太過只注重于課堂知識的記憶,而未曾考慮過長期發展,課堂上的頻繁提問忽視了實質的問題,這樣就導致課堂效率低無法達到課改的效果。教師對此就更應該以身作則帶動學生主動學習,并不只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通過提高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積極性,營造“以學生為主體”的高效課堂教學。本文就此對高中生物高效課堂教學策略進行了幾方面的探究與實踐,旨在培養以學生為“主體”的高效課堂。
一、如今教學的現狀
如今教學方式上還存在著許多弊端,要想進一步實施高效課堂教學,就得從源頭上深化教學改革來改變如今的教學現狀。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首先,教師應該從根本上該變教學觀念,從源頭上解決問題;其次,教師還得轉變教學方式,提倡探究性教學,從興趣上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最后,教師得加強實驗教學,生物本身就是一門實踐性課程,從實驗中探索問題的所在,這樣知識就能深深地印在腦海中了。然而,現在的教學現狀還存在著許多問題,經過我們的探究,總結到以下幾點:
1.很多時候教師為了達到所謂“課堂氛圍”,一味地滿堂詢問學生,往往忽略了學生是否真正地搞懂了,大多數學生只是隨聲附和,條件反射而已。
2.也有一些老師本身的教學方式有問題,在新課改的初級階段下,很容易出現兩個極端化。之前的以“教師教”為主體,雖然相比新課改下的教學模式來說學生的成績分數要高很多,但是無法更深刻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然而在新課改下,很多時候教師為了學生的成績有很大的提升,便又采取了以前的教學模式。
3.許多時候,對于生物的學習還缺乏很多科學的認識,教師、家長和學生都認為生物作為一門副科,并沒有引起太多的重視。基本上都把時間給了一些所謂的“主課”,像語、數、外等,其實生物作為一門貼近生活的學科,更能夠幫助學生很好地從生活中探索知識,相應地也可以從知識中探索生活。
二、從教學方式改變
以前教學總是以“教師”為主體,從而忽略了學生是否真的接受了,一味地給學生灌輸思想而不是傳輸思想。現代的社會科技日益發展,更需要這些學生的創新動手能力,而不只是一些只會做題的機器。那么,如何改變如今的教學現狀?只能一步一步地改變,落實到實處,先從教學方式慢慢地轉變。通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來達到真正有意義的課堂教學。首先,可以通過采用問答形式的方式來吸引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活躍學生的思維。比如高中生物的第一單元講的就是細胞,那么,我們就可以提問:“學生們,平時你們有沒有好奇我們的身體構造啊,為什么是這種形狀?那我們的身體的最小單位是什么呢?”對于處于青年期的孩子們來說,他們充滿了好奇心,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激發他們的好奇心,轉移到我們所學的知識上來,這樣不就兩全其美了嗎。其次,還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用現代的一些設備來提高課堂教學,不再是以往的黑板“畫”教學既費時又費力,這樣的話,課堂的先進設備不僅能夠吸引更多學生的好奇心,也能調動課堂氛圍,何樂而不為呢?最后,教師本身的帶動性也很重要,如果教師也只是為了完成教學目標,達到教學計劃指標,這樣我們的教學就已經變質了,所以從教師以身作則開始,帶動學生高效地進入課堂是義不容辭的。
三、帶動興趣為主
很多時候,雖然學生坐在教室中,看似是認真地聽課,其實猶如一只僵尸,靈魂早就飄到了其它地方。對于如何將學生從外面帶回課堂也是教師的一門課,其實,打造以“學生”為主體的高效課堂,那么學生的興趣就非常重要了,人不管是做什么事情,沒有了興趣無論如何都無法堅持很久,就算如此效率也會是很低的。那么我們從兩方面探究了如何提高學生的興趣:
(一)每個學生都是課堂的主宰
只有當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每堂課教學才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俗話說,興趣并不是生來就有的而是后天培養的,只有當你真正地融入到了課堂中后,你才會發現原來生物是這么的奇妙!原來每個生物體的構造是這樣啊,我們的科學家好偉大啊。一些科學史也可以適當的講給學生聽,讓他們如同親身體驗到那些科學家究竟是如何發現這些的,激起他們對科學的好奇,對科學家的敬畏,如此,想必學生應該有了很多興趣了吧。
(二)活躍課堂氛圍很重要
上課的時候,教師如果說來我們做個游戲,很多學生瞬間欣喜萬分,甚至還有很多還是剛從睡夢中醒來,這足以說明每個人天生就有玩性,問題的關鍵就在于我們如何利用。由此可見,教師可以適當地組織一些小組討論或者小游戲來貫穿著我們本節課堂的知識,從討論中認識知識,從游戲玩耍中鞏固知識。因此,教師也教到了,學生也學到了。
四、實驗教學也很重要
生物本身就是一門處于實驗基礎上的一門學科,從實踐中獲得知識,從生活中來啟發知識。那么對于高中生來說,面臨著如此大的升學壓力,就更需要好好地做些實驗從忙碌的學習中得到放松,而且有能從實驗中再次鞏固了生物知識。然而,我們目前的教學在這方面還有很大的欠缺,由于高考不考實驗課,大多數的教師面對如此大的教學指標,只能一再地縮減實驗課,讓學生多做題,只為提高筆試分數。然而,這樣對學生來說是一大損失,喪失了本身生物教學的意義,還原它原本的教學是我們每個生物老師義不容辭的事。
五、我的感悟
生物學科本身來源于生活,我們的教學目的也必然是能夠應用于生活。否則的話,上這門課的目的究竟何在,難道只為提高分數?其實,很多時候,前方的道路走不通時,我們完全可以倒回起初的地方看看,或許就柳暗花明了。因此,作為一名高中生物教師,更多的是從基礎帶動學生而不是一開始就想著高效的課堂,只有從根本上打好了每一步,相信離高效課堂也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