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摘 要】新課改的不斷推行,小學教育更多地強調小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師生之間的互動不僅僅是一種交流,更多的是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保障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進程。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師生互動應當注重方式,確保師生互動和諧。
【關鍵詞】小學體育 教學類型 互動方式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9.157
隨著社會各界對教育問題的關注升高,相關教育人員就需要對學生的各方面教育更加關注與優化。就小學體育而言,師生之間的互動應該更加緊密,并且其方法應該更加豐富,不再拘泥于以往的觀念。對于體育教育而言,應當在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正確的認識到責任感、合作意識以及規則意識等,進而使學生在體育教學中掌握知識、運動技能等。伴隨著體育教學的深入,體育教學不僅僅是以簡單的跑步、跳遠等運動傳授,更多的是通過師生之間的互動,從而使學生在運動的過程中成長,并且師生之間通過互動共同進步。最大程度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以及培養其學習主動性,以達到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
一、體育教學不被重視,缺乏互動
根據不完全統計,在大多數小學的校園中,體育教學不被大多數家長以及教師所重視,并且體育課堂常被其他學科所占課,導致學生體育時間嚴重不足,進而造成體育教師與學生之間互動十分缺乏。加上體育教學目前的觀念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體育教師在小學生的教育過程中,受其年齡、安全等因素的影響,缺乏互動。就這一現象來說,學校應當加大對小學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增加班級的體育課程,并且對教師進行要求嚴禁占用體育課時間進行其他課程的教學。
以下是相關案例:
某小學在了解本校其他學科占用體育教學的情況后,及時開展相關教師會議,并且在會議上提出,體育學科的重要性,不能以傳統的觀念看待體育教學,學生的發展,尤其是小學生,正處于身體發育的高峰階段,體育鍛煉更為重要。并在會后召開家長會,向學生家長講解體育教學的重要性,使教師以及家長共同對體育教育引起重視。對目前的課程進行適當的調整,將一周一節的體育課增加至2-3節,并要求不能占課。
本次案例說明,在體育教學的學習當中,首先需要得到相關學校領導以及教師的重視,然后進行對家長的知識普及,引起廣泛重視,并且使體育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拋棄原有的傳統觀念,適當對學生進行體育鍛煉,并自身加入到學生的學習當中,增加師生互動。
二、師生互動基本類型
(一)教師為主體,一對多
在目前的小學體育教學當中,其互動類型方式主要以教學為主體,一對多互動為主要方式。由于一個班級中學生較多,體育教師只有一個,因此很難做到一對一的互動模式。如何在一對多的條件下,將互動效果達到最佳,是大多數教育工作者所研究的主要問題。有學者提出,在僅有的幾十分鐘的課堂中,教師盡可能通過互動的方式來完成相關的教學。比如:通過小組為單位,加深學生的學習影響,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以下是相關案例:
體育教師在進行跳遠的課程傳授時,課堂開始,教師帶領學生進行簡單的拉伸活動,保證學生在后續的學習中避免受傷。然后教師將跳遠的相關知識,以及進行時所需要注意的事項一一向學生進行仔細的講解,講解完成后,教師向學生示范一次跳遠的全過程,學生進行觀察,觀察結束后學生就不懂的地方向教師進行提問,回答完成便由學生進行跳遠實踐。結果顯示大多數學生完成效果良好。
本次案例說明,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能僅以口頭的知識描述對學生進行知識傳授,重要的是以實際演示為學生帶去生動形象的講解,這樣不僅僅是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接受程度,在一定程度上還增加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程度,增加學生學習趣味,促進教學順利開展。
(二)教學分組,進行互動
在目前的體育教學中,出于一對多師生互動以外,另一種互動方式依然在小學體育教學師生互動中具有一定的比重,即教師指導下的學生分組互動模式。在特定的體育教學中,一對一的互動模式不再試用。為了加強學生之間的團隊合作精神以及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在適當的體育教學課堂中教師應當充分利用團隊合作的項目,加強對學生相關方面的培養。
以下是相關案例:
某小學體育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拔河訓練時,注重學生之間的互動。在基本的拔河技巧與拔河過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項對學生進行仔細講解,并確保學生大致了解后,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抽選一位學生為小組長,以組為單位,教師作為裁判,學生之間進行比賽。在比賽的過程中能夠,學生之間充分展示了共同協作的能力,全力以赴獲得勝利,并且在比賽的過程中沒有出現任何安全問題。
本次案例證明,學生在共同游戲的同時,不僅僅掌握了體育知識,而且在游戲的過程中學到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這在學生今后的生活以及學習當中具有深遠的影響。這樣的教學方式拉進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從而達到了教學目的,進而使教學效果得到了質的飛躍。
(三)一對一互動
在體育教學的師生的互動中,一對一互動較為難以實現,不僅僅受時間因素的影響,并且在教學內容、課堂紀律等方面均受到影響,但是這不影響一對一互動的相關研究。一對一互動模式,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在體育知識上的掌握程度,并且在課堂知識外,能夠將學習拓展到課堂外,提高學生的知識面。但一對一互動在實踐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阻礙。
以下是相關案例:
某小學在進行體育課跳繩活動時,教師選擇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一對一的互動學習與指導,教師在與學生進行簡單的學習后,將學生進行一對一互動學習。結果顯示,大多數學生均掌握了學習的基本方式,但是當堂課的課堂紀律難以控制,仍有學生在學習時態度散漫,不認真。
本次案例結果證實,一對一互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但是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自制能力不足,因此造成課堂紀律散漫等問題。因此一對一互動模式的推行與發展,仍然需要相關教育人員的不斷研究與完善后進行推廣。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的教育當中,對學生的判定標準不能僅僅以語數外等學科作為判斷標準,而忽略了體育的教學。現如今,學生的教育更加倡導全面素質型教育,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體育教育同樣重要。并且在進行體育教學時,教師應當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拉近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提高學習效率,改善學習質量,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學習體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