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永興 楊宇 薛紅
摘 要: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當前高等教育十分關注的問題,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興趣和意識是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原動力和基礎。論文從創新意識的含義著手,闡述了激發和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三個著力點,并介紹了我校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方面的具體實踐做法,最后強調了培養學生創新意識過程中需要關注的問題。
關鍵詞:創新能力;人才培養;創新意識;創新實踐
中圖分類號:C96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00X(2017)08-0079-02
Abstract: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is the focus of higher education at present and innovation interest and consciousness is the motivation and base to improve their innovation ability.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meaning of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and then elaborates three key points on how to spur and cultivate innovation ability and introduces specific practices in our university. Finally, it emphasizes some issues need to be concerned in cultivation of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Keywords: innovation ability; talent cultivation;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innovation practices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的號召。隨著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換,培養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是國家和軍隊建設的急切需求。教育部發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針對高等教育明確指出“學生適應社會和就業創業能力不強,創新型、實用型、復合型人才緊缺”。目前各高校都十分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對許多課程都提出了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要求。我校學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中也提出“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創新活動是一個客觀能力和主觀意愿相結合的活動,目前多數課程主要關注培養學生掌握相關的創新技能,但是在如何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方面投入不夠,導致學生能夠完成按照教師布置的任務,但是普遍缺乏發現問題、獨立思考、科學質疑的意識。
一、創新意識
創新能力包括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技能,是在掌握一定的理論基礎知識之上創造與實踐的一種能力素質,是將知識用于實踐一種過程。其中創新意識是創新思維和創新力的前提,是指人們根據社會和個體生活發展的需要,引起創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觀念的動機,并在創造活動中表現出的意向、愿望和設想。創新意識通常包括創新動機、創新興趣、創新情感和創新意志四個方面。創新動機是創新的起源和目的,是創新活動的動力因素,它能推動和激勵人們發動和維持進行創造性活動。只有確定正確的創新動機,立足于服務社會,解決“痛點”問題,創新活動才有實際的價值。創新興趣是促使人們積極探求新奇事物的心理傾向,可以使人善于創造條件、適應環境,對創新活動充滿熱情,主動參加實踐活動,在創新活動中體會到快樂,并孜孜以求。創新情感是創新主體對創新活動的主觀情緒態度體驗,是引起、推進乃至完成創造的心理因素。創新情感需要外部環境的鼓勵和引導,通過不斷的成就感刺激和培養勇于進取的心理素質。創新意志是在創新過程中克服困難,沖破阻礙的心理因素。只有具備強烈的創新意志,才能在創新過程中始終把握方向,自覺地確定目的,支配行動,不怕失敗,只有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取得創新的成功。
二、學生創新意識培養的著力點
創新意識與人的主觀意愿密切相關,而愿望的形成是可以加以外部環境的鼓勵和引導,所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首先要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創新意識。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豐富知識,培養求知欲
創新要具有差異性、可行性和價值性,必須以豐富的知識經驗作為基礎,否則只能是毫無根據的空想或者重復前人的工作。所以教師應引導學生廣泛涉獵多學科、多領域里的知識,在不斷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產生創新想法和意識,在實踐創新的過程中不斷學習新知識,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學生只有具備強烈的求知欲,由被動式學習向主動式學習轉變,才能為自主創新打下有堅實的基礎。
(二)善于觀察,敢于質疑
成功的創新工作往往是對社會“痛點”問題的有效解決,而問題的發現首先要勤于觀察與質疑。許多學生創新意識不強,就是對一些問題和現象熟視無睹,缺乏主動分析思考的習慣,不愿意探究原因,主動提出解決方案。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觀察到的現象保持尋根究底的好奇心,祛除心理上的惰性,分析思考為什么會出現這些問題,原有方案存在什么問題,養成大膽質疑,大膽想象的習慣,勇于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法,并進行盡可能多的實踐活動,不斷完善。
(三)打破定勢,敢于創新
創新關鍵在于“新”,否則就是重復工作。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既要尊重權威,虛心學習前人的知識經驗,但也不能滿足于現成的思想、觀點、方法,又要敢于超過他們,經常思考“能否換個角度看問題?”、“有沒有更簡捷有效的方法和途徑”等問題。尤其是隨著新技術的不斷出現,多學科知識融合力度加強,給新的觀點、新的方法提供了大量的機遇。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和提高自信心,同時鼓勵學生要有不怕困難和挫折的毅力和勇氣,在失敗中不斷總結經驗,只要堅持,就一定會有所突破。
三、我校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方面的做法
(一)開設創新力培養專題課程
為了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我校在2016春季引進了北京大學張海霞教授所負責《創新工程實踐》網絡課程。該課程是北京大學總結長期從事工程實踐課程教學和組織iCAN(國際大學生創業)大賽的經驗,借助智慧樹平臺面向全國各高校開設的網絡直播課,課程內容專業領域廣,涉及到創意啟發、頭腦風暴、創新思維方法、創新項目管理、創新設計流程、知識產權、市場營銷、用戶體驗等多方面知識,較系統的介紹了創新創業所需涉及的方方面面。為了配合這門課程,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我校配備了專門的輔導教師團隊,從創新的概念和意義、創新的基本特征等方面著手,開展頭腦風暴活動,鼓勵學生提出各種創意種子,師生討論,一起對該創意的意義和可實現性等進行完善評價,啟發學生突破專業局限,找到有價值的創新思路。課后學生再根據提出的建議,查閱資料,進一步完善,再進行匯報討論,方案得到大多人的認可就進入作品制作階段。這種啟發、引導并激發學生尋找自己的原始創新思路,師生討論完善學生對創新的認識,以小組為單位來共同完成創新項目創新過程,大大地調動了學生創新的興趣和求知欲,使得學生敢于想象,敢于質疑,敢于創新。
(二)構建學員創新科技俱樂部
為了更好的培養學員的創新意識和技能,我校構建了“機器人科技創新俱樂部”、“電子設計創新俱樂部”等一批學生科技創新俱樂部,并提供了專門場地和經費支持。在俱樂部中,學生可以基于自身的意愿和技術互補的原則,結成小組共同學習,相互啟發,提出了各種創新的想法,再與指導教師進行溝通,開展創新實踐活動。采用學生俱樂部的形式,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自主、寬松的環境,使有興趣、學有余力的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之下,充分發揮自身特長,在完成創新作品的過程中,通過分析問題,不斷補充和完善原有的知識體系,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涉獵其他學科域的主動性。俱樂部還定期舉辦各種活動,組織學生參觀電子工藝加工企業、觀摩機械創新設計大賽等,開拓了學生的知識視野,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創新欲。
(三)鼓勵和支持學生參加科技創新競賽
為了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創新意識,學科競賽成為了一種強有力的手段。競賽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確定學習目標,在內化的科學精神的指引之下,探索新知識、解決新問題,學生在參與競賽的過程中,要創新思路,構思出各種方案,設計并實現各種作品,是對學生的創新觀念和知識、綜合能力以及素質的全面檢驗。我校每年都會舉辦全校范圍內的“卓越杯”科技競賽,學生自主選題,不限專業、題材和內容,著重考察學員作品的創新性。同時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和中國機器人大賽等一系列科技競賽。由于競賽項目實現方法可選擇性,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在作品的設計、結構、功能和工作策略等方面不斷創新。我校每年在全國電子設計大賽和機器人大賽上都獲得多項一等獎,尤其是中國機器人大賽的光電搬運項目,我校學生作品連續三年獲得了全國冠軍。
四、學生創新意識培養需要關注的問題
(一)樹立科學的創新理念
在培養創新意識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把創新精神培養與科學求知態度結合起來,強調創新的社會效果。創新工作是一個科學研究過程,有著科學的規律,不能為了創新而創新,要科學考慮創新的背景、技術實現方案、創新點和應用前景等方面,立足于現有的基礎和經過努力而達到的目標來確定努力的方向,不要片面追求新奇。
(二)對學生的創新工作多鼓勵多引導
由于知識經驗的不足,學生有時提出的創新想法不成熟,甚至有些脫離實際,但教師要注意保護和引導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創意想法,最好首先對閃光點表示肯定,然后再從實現技術需求和價值方面與學生一起分析溝通,引導他們發現其中存在的哪些問題和困難,并進一步完善,直至形成一個較為合理的方案。在這個過程中,千萬要保護好學生稚嫩的創新意識,培養他們的自信,因為自卑感造成的人才埋沒遠遠高于社會環境造成的埋沒,這種自我埋沒極大地遏制了創造才能的發揮。
(三)把繼承作為創新的起點,從小處著手
要想讓學生把創新活動堅持下去,就要讓他們盡快在創新工作中感受到樂趣和成就感。學生由于知識背景所限,一開始很難有較大的創新。在實踐中可以引導學生先從繼承前人的工作著手,只要有一定的改進就是一個很好的創新工作,并盡可能制作出創新作品的原型,使學生經歷一個從原始創新種子到創新實現的過程,使學生感受到創新工作的成就感,明白創新并不是遙不可及的事物,這樣會大大激發學生創新欲。
參考文獻
[1]張海霞.創新工程實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胡飛雪.創新思維訓練與方法[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6.
[3]康曉玲.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5.
[4]李愛英.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創新意識[C].全國高等學校電子技術研究會論文集,2011:50-51.
[5]金葵.激發創新情感培養創新意識[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2016(Z2):61-62.
[6]王玉祥,雷虹天.試論創新情感的培養[J].職教通訊,2000(7):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