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永輝
摘要:情景教學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對于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能夠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特點,合理的創設情景,以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本文對小學數學教學中情景教學法的應用問題進行分析,并就應用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小學數學教學;應用
由于小學生的身心發育都不成熟,學習能力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所以其注意力難以集中起來,導致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效率低下。情景教學法能夠將學生的精力集中起來,使其融入到教師所創設的情景中,從而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
一、問題分析
(1)沒有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許多教師在創設情景的過程中,沒有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也沒有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所以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沒有充分的調動起來。比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最新版“測量”的教學中,教師利用多媒體動畫創設情景,對不同長度的線段進行測量,并畫出要求長度的線段。雖然多媒體能夠直觀的展示測量過程,但并不是對實際生活中的物品進行測量,學生對分米、厘米、毫米等長度單位所代表的具體長度仍然很難有直觀的認識,甚至還會使學生造成混淆。
(2)情景創設過太注重形式化。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教師所創設的數學教學情景太過泛化。雖然教師在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千方百計的利用情景教學,但卻機械式的創設情景,不注重對情景創設進行創新,以至于課堂上雖然學生比較活躍,但教學內容卻沒有起到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和應用能力的作用,也不利于學生探索能力的培養。比如,“熊出沒”是小學生都比較喜歡的動畫片,在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最新版“表內乘法”的教學中,教師就利用熊大和光頭強這兩個動畫人物來創設表內乘法的背誦情景,雖然能使課堂變得比較熱鬧,但只是將教材內容照搬過來,教學內容毫無新意,達不到對學生進行數學教育的目的。
(3)教師對情景教學的認識不足。如果情景教學法的運用不恰當,其效果就會適得其反。雖然許多小學數學教師都在利用情景教學法開展教學活動,但教師們對情景教學的認識卻不夠深刻。比如,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創設情景的方式比較單一,通常的通過多媒體、案例應用分析等方式進行的,情景教學的運用卻缺乏靈活性。而有的教師在利用情景教學時,沒有結合情景教學的作用,而是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和傳統的教學方式,機械式的進行情景教學,不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也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策略分析
(1)創設生活化的情景。數學知識本身來源于生活,學生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教師在創設情景的時候要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融入到小學生的實際生活中,才能夠創設符合小學生心理特點的教學情景,也能滿足小學數學的教學要求。因此,教師在創設情景時,要充分挖掘出數學教材中的生活元素,并引導學生去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使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識能夠更加深刻,在自己的生活中發現數學的魅力,從而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效果。比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最新版“20以內的退位減法”的教學中,教師可創設情境,在班上選出10名男生,相鄰2名男生之間站一名女生,問總共可以站進多少名女生。這是學生在體育課或者課外活動中比較常接觸的情景,學生也可在課堂上對此情景進行模擬,能夠將數學問題轉移到現實生活中,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
(2)創設操作教學情景。合理的運用情景教學法,能夠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數學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涉及的知識點比較多,教學應合理運用教學情景,才能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去掌握相關的數學問題。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情景時,可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課堂上的教學內容,創設恰當的操作情景來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并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學會利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數學問題。比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最新版“認識時間”的教學中,教師可讓學生生活中的廢棄材料制作一個時針、分針、秒針可以活動的時鐘,或者讓學生自己畫一個時鐘,并能夠根據具體的實際畫出不同的時鐘表示,從而讓學生能夠正確認識時間,并能掌握與認識時間的要點。學生通過親自動手操作,既能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又能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兩者能夠更加協調,有利于學生更好的掌握相關數學知識點。
(3)通過游戲創設情景。情景教學法具有許多優點,可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幫助學生突破數學學習中的重點和難點,所以許多數學教師都比較熱衷于利用這種方法進行數學教學。同時,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游戲的方式創設數學教學情景,能夠將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活躍課堂氛圍,增加數學課堂的趣味性。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通過游戲的方式合理創設情景,以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比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最新版“多邊形的面積”的教學中,教師就可讓學生通過變換隊形,圍成不同的多邊形,然后根據不同多邊形的特點,總結出其面積的計算方法。由于每個學生都是游戲的參與者,所以學生對此部分知識的印象會比較深刻,也能使學生更好的理解多邊形的面積的計算方法,從而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并能夠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到數學知識,有利于促進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的交流溝通,提高互動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通過情景教學法開展教學活動,能夠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小學數學的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通過創設生活化情景、操作情景、游戲情景等,為學生傳授數學知識,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
參考文獻:
[1]張桂霞.巧妙運用情景教學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6,(12):325.
[2][15]張會珍.淺談如何運用情景教學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J].速讀(中旬),2016,(9):28-28.
[3]董紅京.如何運用情景教學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J].青年時代,2015,(18):249-249.
[4]王桂云.情景教學法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38):50.
(作者單位:廣西南寧市上林縣鎮圩瑤族鄉佛子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