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海立
摘要:合作學習是我國新一輪教育改革所積極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是對傳統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的突破,提高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強化了師生之間的關系,有利于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和學習責任感,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進而提升他們的認知水平和學習技能。本文結合合作學習的內涵,系統的分析了其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重要性,并綜合闡述了其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最后提出了充分發揮合作學習模式優勢、提升高中物理教學質量的策略。
關鍵詞:合作學習;高中物理教學;應用理論;應用實踐
1、合作學習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重要性
合作學習是學生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成立小組并對小組成員進行明確的分工,在學習過程中加強協作與交流,進而共同實現預期的任務目標。合作學習是根據學生的不同學習情況組建學習小組,采用相互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合作學習可以為高中物理教學提供一個和諧的氛圍,使學生能夠自信、自在的在課堂中與其他成員共同協作和學習,從而促使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學習技能全面均衡的發展。此外,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會參與其中,與學生一起合作,在培養學生與學生之間友誼的同時,可以增進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感情,進而實現教師與學生共同進步的目的。
合作學習改變了以往“填鴨式”教學的現狀,教師在教學前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及教學大綱的要求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充分考慮學生學習的差異性,通過小組合作、公平競爭的方式強化小組成員間的互幫互助意識,在增進學生友誼的基礎上,逐步提高物理教學的教學效果。
2、合作學習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用的理論
合作學習彌補了以往教學模式的不足,有利于調動學生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小組構建是否合理直接影響合作學習能否有效的實施,因此,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應首先解決學習小組構建的問題。首先,應該根據學生學習成績、性格以及能力特長等差異性以及物理教學的任務,合理的組建小組,小組人數最好控制在3-7人范圍內,以切實確保每一個學習小組能夠保質保量的完成教學任務,避免出現小組人數過多而造成責任擴散現象的發生。同時為了增進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最好經過一段時間后對小組進行重新劃分,使學生適應不同的人群,得到更多的鍛煉。同時,還應該合理的安排小組成員角色,使他們能夠充分的發揮自身潛能,提高物理學習的效果。此外,教師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應結合實際,確保合作學習活動目標和內容的合理性,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出合作學習模式的最佳效果。
3、合作學習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用實踐
3.1 明確教學內容和目標
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的設計應該結合物理教學的需要,秉承有效性和合理性的原則進行。比如,在學習“摩擦力”時,教師應該首先明確教學的內容和教學目標,讓學生了解,摩擦力產生的條件,學會判斷摩擦力方向,并通過合作設計實驗探究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進而推導出滑動摩擦力的計算公式。
3.2 構建合作學習小組
教師應按照學生的性格、物理學習成績和實驗操作能力構建合作學習小組,每組成員的人數為5-6人,并要求每一個小組成員圍坐在一起,增強成員與成員之間的交流。
3.3 教學工具和實驗器材準備
物理教師應該提前制作摩擦力教學多媒體課件,并為學生提供彈簧測力計、模板、貼布以及若干砝碼,為學生實驗操作提供必要的器具,讓學生通過實驗操作了解摩擦力相關教學內容。
3.4 教師提出問題,小組展開分析和討論
教師應在課堂中向學生展示兩張用手推桌子的圖片,其中一張圖片中的人用很小的力去推桌子,桌子紋絲不動。而另一張則要展示一個人增大了推力,但是桌子仍然還是保持靜止的狀態。讓學生根據受力的情況,判斷桌子是否受到了摩擦力。各小組在老師提出問題后,進行分析討論,由小組代表回答摩擦力產生的條件有彈力、粗糙以及相對運動趨勢等。
3.5 匯報合作學習成果,教師進行客觀的評價與總結
小組成員利用教師提供的木塊和彈簧測力計器材進行摩擦力的探究實驗,一名成員緩慢的拉木塊,并逐漸增大拉力直到木塊被拉動,其他成員注意觀察測力計的示數變化情況,并做好相關數據記錄。然后在實驗完畢后進行討論總結,由一名成員匯報該小組討論的結果和實驗探究的結果。教師客觀的評價每個小組合作學習情況,評選出表現最佳的小組,激發其他小組的學習熱情。
4、提升合作學習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用成效的措施
4.1 認真設計合作學習活動,確保活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充分的準備工作可以切實保證物理教學的質量,減少課堂時間的浪費,體現合作學習的真正目的。因此,教師在備課前應結合教學材料,在充分理解教學大綱和教學目的的基礎上設計合作學習活動,明確各小組成員的學習內容和學習要求。同時切實考慮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不要設計過難的任務,以免使得設計的合作學習活動無法順利完成,確保合作學習活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4.2 強化小組訓練,強調成員交流與總結
小組討論與小組調查是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的重要表現形式,因此,物理教師應明確各小組成員的合作學習任務和要求,小組成員在充分理解各自學習內容和學習要求的基礎上展開小組交流。由組長進行組織,并在各個小組中設置記錄員和檢查員,在討論完成后達成小組共同結論。而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加強巡視,并參與其中,及時了解小組討論中的難題,并啟發他們在一定的情況下要改進思路。此外,當交流結束后,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的進行發言,總結小組成果,在匯報和總結討論結果時可以發現不足和錯誤并予以改正。最后,教師應該對小組的討論情況進行評價,對積極合作、認真討論的小組給與肯定和鼓勵,提高學生的合作熱情。
5、結語
合作學習不能完全忽略教師的作用,教師作為物理教學的組織者和管理者,可以掌控物理合作學習活動的大局,實時跟進活動進程,了解活動進展情況。同時教師具備更專業的知識和素養,能夠及時發現活動中的錯誤和不足,糾正學生錯誤,對學生在合作活動中遇到的困惑進行講解,以免學生陷入困境中而無法完成合作學習任務。
(作者單位:山西省大同市衛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