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湘玲
摘要:小學班主任不僅僅要做好教書育人、傳授知識的工作,同時還是班級管理工作的核心和領導者,學生在小學階段的成長和發展是很重要的,小學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是為了給學生提供良好且有秩序的學習環境,以及讓教學目標和任務順利開展和完成,而溝通則是為了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和諧關系,促進學生學習。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溝通技巧
前言:小學是學生的啟蒙教育階段,也是其身心發展、個性特點以及智力開發的最關鍵時期,在此期間教育者的引導與教育工作至關重要。面對不同的學生、不同的情況,小學班主任對于班級的管理和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方法不但要形式多樣,而且還要講究一定的技巧,只有遵循科學正確的方式方法,做到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一、多角度全方面地了解學生
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有很多因素,老師對于學生問題的解決方法和態度對于學生成長過程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當今的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犯錯的處理態度上,老師很容易因為周圍同學的不同觀點來草草了事,輕易進行處罰,他們通常不會進行全面的調查和分析,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站在學生的角度上處理和解決,所以就往往造成問題處理不當而對學生的身心造成傷害,所以學生之間發生問題應該全面分析,多聽聽其他老師和同學的觀點,關注學生身心發展。
二、要注意溝通的時間、地點和場合
每一個學生都有強烈的自尊心,作為教師應該學會換位思考,學會保護學生的自尊心。這就需要教師注意溝通的時間、地點和場合。如果不分時間、地點地對學生加以指責,得到的只能是學生的反叛和“口服心不服”。了解學生產生種種行為的原因,給他們真誠的幫助和鼓勵,一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有一位教師,看到一位學生在課堂上睡覺,就毫不留情地在班級中指責,給學生難堪,那位學生留下了難過的眼淚。事后,教師與學生家長溝通過才知道,原來是這位學生晚上努力讀書到很晚,才會在白天十分困倦,以至于上課打瞌睡。試想,如果這位老師能注意溝通的時機、地點,照顧到學生的感受和想法,在課后及時詢問和溝通,這樣的局面將不會出現,另外也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師的良苦用心,并且明白課堂學習的重要性,對今后的學習時間進行恰當的安排。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合理溝通的重要性,從中深刻地體會到注意溝通的時間、地點和場合,對于育人效果的影響。
三、聆聽孩子的心聲
班主任可以將寫周記作為一項重要的作業任務來將其分配給學生,使他們養成寫周記的好習慣,并通過周記來了解學生的內心想法,當學生的吐露心聲的傾訴者,周記可以采用多樣化的形式,可以是教師命題也可以是學生自主命題。可以是學生心中心里話也可以是一個小的目標。教師在其中要做好引導者的角色,讓學生描寫一些自己在生活中的所感、所想、所聞,這也是班主任了解學生內心的重要途徑、從而以此為橋梁,班主任可以更了解學生的內心需求和真實想法,通過與學生良好的溝通和交流,幫助學生們解決實際上生活中所遇到的疑惑和問題,在教師正確的引導下,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
四、班主任要善于表揚,巧妙地批評,以情感人,以人格魅力感化學生
眾所周知,小學生更喜歡得到老師表揚和鼓勵,這對他們不僅是一榮譽的享受,更能增強他們的勇氣和力量。由于每個學生的家庭環境、社會環境、自身的心理品質和基礎不同等方面的影響,學生中存在各種的差異,有的勤學守紀,有厭學淘氣,作為班主任要正視學生中的差異,對待“問題學生”要從關愛的心態出發,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即:班主任必須做到: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凡是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比如教師要求學生不買六合彩,不參與宗教迷信活動,自己本身也應以身為范,不買六合彩,不參與宗教迷信活動。教師既要對學生嚴格要求,又要寬容仁愛,以自己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讓他們抬起頭來走路,挺起胸膛做人。
五、感溝通技巧創新
在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中,教師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實際上很多教師尤其是班主任有著一定的“自我中心傾向”他們雖然思想里認識到教育需要關愛,然而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卻很難保持思想和行為的高度統一,有時候過分溺愛學生,有時候卻仍然固守傳統的師道尊嚴,沒有一定的民主性,從而使教育產生了很大的反差和矛盾,最終導致師生關系緊張,不利于師生之間的溝通的交流。因此,班主任在和學生之間的溝通中必須遵循相應的技巧和方法,積極主動的和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和合學生之間保持一種和諧融洽的氛圍,不斷探索和尋找新的溝通技巧和方法,做到班主任本應該盡的職責。
此外,班主任還應該提高自身的語言素養,多使用一些賞識性的語言和學生進行交流,讓學生有成就感,給予學生真誠的贊美,可以更好地體現班主任對學生的尊重和信任,有助于增進師生之間的關系和友誼。當學生面對一些問題的時候,作為朋友更能讓學生接受。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溝通主要是以口頭溝通為主,所以,這就要求班主任溝通語言具有針對性,因為小學生很敏感,在溝通中一旦語言使用錯誤,會容易對小學生造成傷害。例如,在傳遞某些信息的時候,語言就應該簡明扼要,要點突出,讓學生聽了就能夠理解。向學生提建議或者指出錯誤的時候,則需要語言婉轉,在不傷害學生的情況下,讓學生自己了解所犯的錯和所出現的問題,才能更容易被學生接受。單純的鼓勵,班主任則應該直接地說出來,滿足學生的成就感,也能激勵其他學生向受表揚的學生學習,增強學生學習的動力。
參考文獻:
[1]李秀英,李春南.溝通藝術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10:52.
[2]劉雪梅.小學班主任管理的語言藝術芻議[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5,11:125.
[3]楊艷.小學班主任工作中溝通技巧的重要作用[J].科學中國人,2015,36:269.
[4]魏亞男,丁瑞.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溝通藝術探微[J].時代教育,2016,14:233.
(湖南省衡陽市祁東縣洪橋街道明德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