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煊
摘 要:進入21世紀,隨著互聯網進入尋常百姓家,以互聯網為載體和平臺的電子商務迅速興起,并成為互聯網虛擬經濟的重要支柱。據粗略統計,截至2017年第一季度,我國使用網絡購物的網民總數已逾4億人,網絡購物的網民使用率逼近六成,同時,電子商務企業規模日益壯大。“十三五”時期,國家大力倡導新業態,以電子商務為主要載體形式的“互聯網+”、大數據和云計算被各行業廣泛關注,同時亦極大地拉動了國民經濟,刺激了線上消費,增加了稅收來源。然而,電子商務的稅收管理依然存在不少難點和漏洞,需要結合業態特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予以破解。
關鍵詞:稅收管理 電子商務 電商行業 稅收征管 稅收優惠
中圖分類號:F20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6(c)-017-02
以淘寶網、京東網領銜的電子商務網站極大地帶動了我國網絡購物的發展,刺激了互聯網消費,繁榮了互聯網經濟。然而,在電子商務發展和壯大的同時,其稅收管理依然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特別是我國互聯網購物僅十余年歷史,在電子商務立法方面尚有不少短板和漏洞,缺乏成熟和系統的理論加以科學指導,在一定程度上給電子商務稅收管理工作蒙上一層陰霾。這就需要通過分析和正視電子商務稅收管理過程中的難點和問題,實施有效的策略逐一解決,以推動電子商務稅收管理工作邁上新臺階。
1 電子商務稅收管理存在的難點問題
1.1 納稅的義務人無法明確
我國當前使用的稅法中明確規定,納稅義務人主要根據居民納稅管轄權和收入來源地的稅收管轄權來確認。首先,在通常交易規則下,稅務機關經由稅務登記來確認稅收征管關系,進而確認相關納稅義務人。然而在電子商務條件下,由于是互聯網虛擬經濟模式,所以無法看到傳統意義上的商場、營銷人員和店面,甚至連商品交易的具體流程和手續皆為虛擬的形式,經營方只要繳納相應金額的注冊費,在互聯網購物網站上獲取自家網店的域名即可從事電商交易,不必前往稅務機關辦理稅務登記,這給稅務機關確定具體的納稅行為人增加了不小阻力。其次,電子商務以其流動性和隱蔽性著稱,在當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的激勵和感召下,不少剛剛走出大學校門的應屆畢業生加入了電子商務創業大軍。然而,由于電子商務經營的行業和領域不同,所出售的商品、所提供的服務各異,因此,再加上“95后”青年創業者往往熱衷獨辟蹊徑的個性化經營創意,往往極易變換經營地點;一些“老牌”網店經營者為求得更多生存機會,同樣采取更為靈活、流動的方式加以應對,以此拓寬自身的經營空間,其意圖奪取更多商品市場的雄心不斷壯大,更進一步加劇了電子商務運營的流動性和隱蔽性。最后,對于從海外到國內提供商品服務、從國內到海外提供出口的電商企業,因交易雙方均互相隱藏了身份、地址以及交易行為,再加上整個交易過程又都是在互聯網虛擬平臺上進行的,導致賣家和買家的身份信息難以真正明確,甚至不能認定這項交易出自于國內還是海外,無法明確誰是納稅義務人。
1.2 缺失適用性較強的稅務登記制度
我國稅收征收有關細則規定,凡從事生產、運營活動的納稅主體,自取得營業執照之日起三十日內,要向生產、運營所在地或納稅義務發生地的稅務行政主管部門發出稅務登記,辦理稅務登記證。然而,電子商務經營主體卻并未如此照辦。截至目前,依然存有較多未取得營業執照而只需向互聯網購物網站支付相應費用就能經營網店的店主,主要包含剛畢業即投身電商創業的應屆畢業生或新開網店的經營者,其通常不會自覺去辦理營業執照和稅務登記,直接導致稅務主管部門不能清晰、全面了解納稅方的運營狀況,同時也失去了對納稅主體進行稅收管理的良機。除此以外,尚有一批電商企業已獲取稅務登記證,然而,這類企業往往既從事傳統商務,亦經營電子商務,但稅務登記中卻缺乏網絡銷售方面的記載,所以,這類經營者在電商方面的收入均不體現在賬面上,國家稅務主管部門也就無法對其依法征收稅款。
1.3 確定納稅地點較為困難
眾所周知,在傳統貿易交易環境下,經營主體通常均有固定的實體店面,稅務登記、征稅和稅收管理方面均相對容易。然而,在電商條件下,由于經營方系通過互聯網虛擬平臺進行相應的商務活動,產品或服務理論上講可以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通和交易,在交易方面并不受限。然而,在給消費者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由于電商經營者沒有固定的經營地點,服務器亦會根據運營狀況來發生相應的移動,交易地點更是“居無定所”,其機構所在地很難有效監控,所以也就不能依照其機構所在地來鎖定其具體的納稅地。當然,還有另一種情況,作為納稅主體的經營者納稅觀念較為淡薄,為逃避稅收的征管,其往往拒絕依法辦理稅務登記和納稅申報,并且稅務主管部門無法從地點上對其進行有效監控,最終導致稅收流失。
1.4 稅務檢查的實施比較困難
眾所周知,我國電商交易平臺均是將經營者的產品直接供給消費者,中間商環節能省則省。買家通過選中相應的商品,通過網銀支付完成付費,這時消費者所支付的款額被“暫時懸起”。接著,賣家看到買家付款后盡快發貨,買家收到商品后確定收貨,款額就能自動打入賣家的賬戶。不難發現,電商交易的一整套流程均是在網絡上完成的,無紙化程度可見一斑。期間消費者可自行決定是否需要發票,實際上各種銷售憑證均以電子文檔的形式呈現出來,但電子憑證又不像紙質憑證那樣一經開具無法更改,電子憑證可以在網絡上根據需要毫無痕跡地改動。此外,支付環節所用到的安全方略常使稅務主管部門在監管具體的支付信息上變得異常困難,而納稅人則完全可借助密碼和用戶名的二重保護來隱藏相關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稅務主管部門對稅收主體稅務檢查的困難。
2 解決電子商務稅后管理問題的有效對策
2.1 健全現行稅法,補充涉及電子商務的相關條款
為因應“互聯網+”新業態下對電子商務行業的有效監管,國家要對電子商務網絡納稅行為進行必備的法律補充和必要的條款說明,特別要針對涉及電子商務稅收管理問題要嚴加補充和明確,適度調整電商稅收管理工作中的納稅主體、征稅對象、納稅地等事項問題。通過健全營業稅相關條例,將電商服務統一歸入營業稅征管范圍內,依據服務業的稅目加以征收。為充分明確納稅義務人,要結合電商交易無紙化的特征,把網絡支付的電商產品視為“特許權”,并依“轉讓無形資產”的稅目來統一征收,同時要科學界定流轉稅等稅種的納稅地。當前,我國營業稅通常以勞務發生地作為納稅的地點,然而在電商模式下,其勞務發生地卻很難清晰、準確地明確,這就可以將其主營業地或經營者常住地作為納稅地,以填補納稅地點不明確而無法征稅的漏洞。
2.2 全面推行電商稅務登記制度
電子商務行業以其提供的商品低廉物美、種類繁多、交易便捷、技術保障等優勢吸引了數以億計的網絡消費者??梢栽O想在今后一個時期,電子商務市場仍將繼續做大做強,無論從消費群還是網店的規模均有繼續繁榮發展的態勢。所以,鑒于互聯網平臺交易的虛擬性和隱藏性,電子商務有必要推行嚴格的稅務登記制度,并在稅務登記制度中標明相關電商稅務登記的相關款項,明確電商經營主體承擔稅務登記的主體責任和相關義務,告別電商無稅務登記的時代。這樣一來,電商經營者就必須到其經營所在地或常住地的稅務行政主管部門依法辦理電商稅務登記證,依照稅務主管部門的要求,準確、真實地填寫登記表,該表通常包含電商經營的商品類型、電商經營的形式和途徑、電商網站域名地址、電子郵箱以及賣家帳號等。納稅人填寫完畢后,稅務主管部門的相關工作人員要對所填事項進行逐一審核,待確認無誤后方可辦理登記,并提醒和要求經營者將此登記證永久性地展示在電商網站首頁上,不得有任何網絡更改或刪除。稅務主管部門要鼓勵更多電商經營者,特別是剛注冊的經營者前去辦理稅務登記,并始終亮證經營,以逐步推廣。之所以采取這一舉措,就是為了增強電商經營主體的稅務登記意識,在電商行業中普及稅務登記的觀念,進而從根源上補齊稅收管理短板,降低稅收流失。
2.3 穩妥解決納稅地點不明確的頑疾
電商本身所具有的流動性大、隱蔽性強等特征,使納稅人在納稅遵從度較低的情形下,逃脫納稅。鑒于此,稅務主管部門要認清形勢,加大稅收法律規范的宣介力度,特別要積極宣傳稅收管理的相關法律,鼓勵、支持和引導電商納稅人主動申報稅款。當然,為提高宣傳的實效性,稅務主管部門也可以與眾多電商經營者開展深度合作,在其電商網站首頁處增添宣傳標語,使賣家開門見山地了解電商有關的納稅事宜。當然,還可通過設立納稅舉報電話、稅務機關網站投訴欄等途徑鼓勵檢舉揭發電商逃脫稅款的不良行為,進而純凈電商納稅環境,調動線上網民參與守法護法的實踐中,多措并舉監控賣家的電商行為,并對其納稅行為進行科學引導和有效規范。
3 結語
綜上所述,電子商務稅收管理工作永遠在路上。要深切地認清電子商務經營者在稅收管理方面的漏洞和短板,不斷地破解電商稅收管理難題,補齊稅收管理短板,嚴肅電商逃稅漏稅行為,還電商一個和諧、有序的經營秩序和納稅環境,從而為電商發展的美好明天帶來更多正能量。
參考文獻
[1] 張中帆.我國電子商務稅收管理體系面臨的挑戰及對策研究[J].時代金融,2015,4(11).
[2] 廖詩群.對電子商務的稅收管理的研究[J].現代商業,2015,19(17).
[3] 苗永強.電子商務稅收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山西財政稅務專科學校學報,2015,20(02).
[4] 亓瑩,韓芳.對中國電子商務稅收管理體系的研究與探索[J].經濟研究導刊,2014,10(22).
[5] 劉海濤,汪曉琪.電子商務稅收征收管理問題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3,14(34).
[6] 王蕾.論電子商務的稅收流失與管理[J].知識經濟,2016,2(07).
[7] 匡效良.論電子商務對我國稅收管理的影響[J].中國市場, 2016,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