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娟
摘 要:本文以經濟全球化作為主要背景,首先簡明扼要地對傳統國際貿易和電子商務進行了概述,然后通過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方式,分析了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產生的積極和消極影響,最后以電子商務為背景,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國際貿易的發展對策,為企業選擇與自身需求相適應的貿易方式,以及國際貿易未來發展方向的確立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傳統國際貿易 電子商務 操作方式 對比
中圖分類號:F7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6(c)-059-03
在科技和經濟飛速發展的當今社會,傳統的國際貿易已經難以滿足社會和人們所具有的需求,電子商務正是依托于當今的時代背景而產生,并且在實踐的過程中變得愈發完善,可以說電子商務逐漸取代傳統國家貿易成為各國與地區之間進行貿易往來的主要方式,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另外,電子商務的產生,可以更好地滿足國際貿易發展的需求,推動國際貿易的快速發展。
1 傳統國際貿易和電子商務的概述
1.1 傳統國際貿易的含義和內容
國際貿易指的是從全球化的視角出發,對不同國家或地區之間所開展一系列貿易活動加以歸納所得出的總稱[1]。
在傳統國際貿易中,商定合同共分為兩個部分,分別是交易易磋商與合同成立,前者由詢盤、發盤、還盤、接受共四個環節所構成,后者所涵蓋的內容主要為合同的內容以及成立時間。
1.2 電子商務的含義和特征
電子商務指的是依托于計算機網絡而逐步發展起來的商務活動,電子商務的核心是商務活動,主要途徑是電子平臺。和傳統貿易方式相比,電子商務的特征在于其將商品的銷售和購買渠道與互聯網相連接,將不同國家或地區之間在開展國際貿易活動時出現的貿易壁壘進行規避,從而實現了交易方式的個性化和全球化[2]。
2 傳統國際貿易與電子商務在操作方面的對比
2.1 信息的獲取
在傳統國際貿易中,需求方往往會選擇以廣告為代表的種種途徑對所需商品的相關信息加以了解,這樣做的目的在于對商品的提供方、價格和其他信息具有相對準確的認識[3]。對國際貿易而言,由于其交易過程需要跨越不同的地區或國家,因此,需求方在對商品信息進行了解時,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對商品生產國的經濟、政治等情況加以了解的過程中,這一過程會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是以電子商務開展的商品貿易活動,上文所提及的種種不足可以避免,商品需求方可以在互聯網上對自己所需的商品信息進行大量獲取和篩選,并且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在短時間內完成資料的查閱,為下一階段決策的制定提供理論支持[4]。
2.2 貿易的流程
2.2.1 交易磋商
對傳統國際貿易而言,常見的磋商方式主要有以下兩種,分別是傳遞貿易單據以及口頭磋商,也就是說出口方和進口方由交流到洽談成功的過程,往往是通過上述兩種方式所完成的[5]。傳統國際貿易所應用的磋商方式,通常依靠郵寄、傳真或是電話。對電子商務而言,在進行交易過程中的磋商活動時,所依托的平臺為互聯網,無論是文件的傳遞還是記錄,均在互聯網上進行。和傳統國家貿易所應用的磋商方式相對比而言,電子商務所應用的磋商方式簡化了不必要的流程,使商品提供方和需求方能夠更為直接地進行溝通,在保證溝通準確性的基礎上,提高了交易過程中磋商環節的效率。
2.2.2 簽訂合同
對傳統國際貿易而言,在簽訂合同的過程中,出口方和進口方均需要簽訂以書面形式呈現的商務合同,且該合同具有相應的法律效力,但由此而產生的問題在于出口方和進口方需要面對面完成合同的簽訂工作,若雙方所處地區或國家距離較遠,則會耗費不必要的時間和精力[6]。電子商務則對“面對面簽訂合同”這一環節進行了省略,從而提高了貿易效率,出口方和進口方可以在互聯網上完成合同的簽訂工作,且電子合同具有與傳統商務合同相同的法律效力。除此之外,傳統的紙質合同在保存的過程中,極易受保存時間或其他因素的影響而泛黃甚至損壞,電子合同則不存在上述缺點,在對其進行保存的過程中,也更為簡單、高效。
2.3 商品的營銷
在傳統國際貿易中,賣方為了達到將商品進行出售的目的,通常會結合實際情況將商品相關信息向需求方提供,包括商品說明、樣品以及目錄等,并且在恰當的時機會選擇舉辦博覽會或其他類似活動的方式,完成商品的營銷工作,但在實踐過程中不難發現,這種方式對提高商品銷售量具有的作用不大。
在經濟全球化趨勢愈發明顯的現在,許多國家都已經建立了商品信息查詢與銷售的網站,該類網站主要作用在于將本國市場的最新動態和各類商品信息向人們提供,為人們選擇和購買商品提供便利。除此之外,部分國家還成立了專門為國際貿易提供服務的網站,商品需求方可以在互聯網上對自己所需的信息進行系統、高效的獲取,商品提供方則可以通過對互聯網的合理應用,完成商品信息的發布和推廣工作。
2.4 商品的結算
對傳統國際貿易而言,進口方對商品進行結算的過程中,能夠用于結算資金的工具通常為實物票據,對電子商務而言,最大的改變在于將支付過程由現實轉移到了互聯網平臺之上,也就是說,商品的提供方和需求方可以在第三方的假體平臺上,通過電子化的計算方式,完成對商品資金的支付與結算工作,在極大程度上提高了貿易的效率。
3 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3.1 積極影響
3.1.1 提高貿易效率
隨著科技的發展,互聯網技術變得愈發完善,商品的提供方和需求方可以通過互聯網將交易過程中所涉及的相關文件進行實時互換,除此之外,商品的提供方和需求方還可以依托于互聯網平臺,完成一系列的商品報關報檢、談判、簽約和訂購工作,與傳統國家貿易相比,電子商務通過將不必要流程進行精簡的方式,提高了貿易的效率[7]。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也為數據交換等工作提供了更為安全的途徑,就是說商品的提供方和需求方在對文件進行互換的過程中,不會存在數據外泄等情況。對傳統國際貿易而言,上文所提及的商品貿易過程中所必需的環節,均需要由商品的提供方和需求方面對面完成,也就是說,無論雙方所處的地區或國家相隔多遠,想要完成商品貿易,都需要前往雙方通過協商所確定的某一地點,這樣做不僅需要花費不必要的精力和財力,還無法收到對貿易效率進行提升的效果。
3.1.2 節約交易成本
在以互聯網為平臺開展商品貿易的過程中,無論是商品的提供方還是需求方,只需要對網絡管理和通信過程中產生的費用進行支付,就可以完成數據的互換、處理和儲存工作,這是電子商務交易成本相對低廉的一方面。互聯網所具有的開放性以及全球性等特點,均為商品的提供方和需求方提供了一定的便利,需求方只需要通過互聯網就可以完成對商品信息的獲取和篩選工作,在為決策制定提供參考依據的基礎上,降低了信息搜索需要的成本,而對傳統國際貿易而言,上文所提及的各項工作均需要在查閱大量紙質檔案的基礎上才可以開展,這樣做不僅會增加不必要的交易成本,還會導致資源的浪費,這是電子商務交易成本相對低廉的另一方面。
3.1.3 精簡貿易流程
由于電子商務是依托于互聯網的完善而逐漸發展起來的貿易方式,因此,商品需求方不需要經過商場、專賣店或其他途徑,就可以在互聯網平臺上完成商品的訂購和交易,精簡不必要的貿易流程,提升貿易效率[8]。對傳統的貿易方式而言,在商品交易的過程中,較為明顯的不足在于需要需求方花費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前往商場或是專賣店對所需商品進行挑選和購買。
3.2 消極影響
3.2.1 電子商務人才匱乏的缺點
在電子商務時代下,人才是推動電子商務和國際貿易更好發展的決定性力量。
目前,電子商務人才仍然是比較匱乏的,而國際貿易的發展需要大批電子商務人才,因此這必將對國際貿易的發展有著一定程度不利的影響。
3.2.2 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帶來安全隱患
互聯網技術雖然為電子商務提供了平臺,但是也為國際貿易帶來了安全隱患。首先電子商務存在著支付隱患。網絡黑客的侵襲,為電子商務的支付方式帶來安全隱患,使貿易雙方可能面臨著財產風險。其次,通過電子商務的國際貿易可能面臨著質量風險,由于電子商務貿易可以有效打破空間限制,但是貿易的買家并不能與商品有直接接觸,其質量隱患可能存在。
3.2.3 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不夠完善
在電子商務中,網絡技術的落后會造成網絡流量有限,通訊斷電以及網絡狀況不穩定等,會給電子商務平臺的構建和發展帶來困難。目前電子商務企業自有的物流配送網絡建設較為落后,物流技術比較欠缺,物流配送的體系也不夠完善。正是這些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不完善阻礙著技術的進步,干擾著國際貿易的順利發展。
4 在電子商務背景下發展國際貿易采取的對策
4.1 構建高水平的人才隊伍
在電子商務背景下,想要實現國際貿易的長足發展,當務之急在于轉變企業觀念,明確針對員工定期開展以電子商務知識為核心的培訓所具有的意義,通過培養精通電子商務人才的方式,實現綜合競爭能力的提升。
對于各大高校而言,想要使國際貿易在電子商務背景下煥發蓬勃的生機與活力,最主要的工作在于為社會輸送大量精通國際貿易與電子商務的人才,但是現階段仍舊存在部分高校對電子商務存在認知偏差,導致學生無法將國際貿易與電子商務相結合,想要解決該問題,一方面,需要對課程體系進行適當調整,保證國際貿易課程整體質量的提升;另一方面,則需要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提升學生將所掌握知識運用在實踐過程中的能力。
4.2 開展高效的安全管理工作
在電子商務背景下發展國際貿易,僅僅通過提升參與者水平是不夠的,還需要加強針對國家貿易所開展管理工作的力度,保證相關制度的可行性。
首先需要根據國際貿易所具有的特征,對相關電子商務法規內容加以完善。然后再對電子技術進行合理應用,提升安全管理的有效性,例如,對參與交易活動人員身份進行認定,或是對現代密匙技術加以引進,保證相關信息在傳輸過程中始終具有極高的保密性等。最后則是對相關專業人才進行大量吸納,保證對電子商務所涉及法律法規具有系統的掌握,以此來降低國際貿易出現貿易風險的幾率,促進國際貿易的發展。
4.3 不斷進行技術創新
在電子商務和國際貿易的發展中,技術的影響是非常大的。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中的應用,需要涉及的環節非常多,業務流程比較復雜,技術難度大,各個部門只有共同努力,不斷創新技術,才能滿足電子商務和國際貿易的發展需求。技術創新是電子商務和國際貿易發展的基本保障,技術創新也是推動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要手段。
4.4 對營銷方式進行更改
常見的傳統營銷方式有開專賣店、廠家對市場進行直接管理等,但該類營銷方式存在成本高、風險大等諸多弊端,在電子商務背景下開展的國際貿易活動,則可以通過電子營銷的方式,保證信息的充分傳播,各企業可以依托于互聯網平臺,充分發散思維,完成廣告的植入與宣傳工作,從而增大產品所占有的市場份額。
4.5 大力支持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
在電子商務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中,基礎設施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可以說只有不斷提升針對基礎設施所開展建設工作的完善程度,才能將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具有的作用進行充分展示。通過調查可以發現,電子商務銷售在美國的滲透率較高,形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在于美國將大量資金投入到對電子基礎設施進行建設的過程中,由此可以看出,想要保證國際貿易在電子商務背景下的快速發展,對基礎設施進行建設是非常有必要的。
5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互聯網的產生和發展,人們長久以來所習慣的傳統貿易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社會需求,而電子商務的出現也在很大程度上對傳統的貿易方式產生了沖擊,但需要人們明確一點,雖然和傳統的貿易方式相對比而言,電子商務具有大量的創新與突破,并且對人們的消費理念與方式產生了影響,但其也存在相應的不足。因此,現階段的主要工作就是通過對電子商務的不斷完善與發展,逐步消除其存在的不足,更好地推動電子商務的深入發展,從而促進國際貿易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徐小點.電子商務對傳統國際貿易影響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6.
[2] 楊偉華.傳統國際貿易與電子商務的操作比較[J].中國商貿,2014(03).
[3] 李朝光.電子商務與傳統國際貿易實務操作問題的比較研究[J].電腦迷,2016(11).
[4] 黃心純,張婷.基于流通經濟視角談電子商務對傳統國際貿易的創新和發展[J].商業經濟研究,2017(04).
[5] 劉瑩.電子商務與傳統國際貿易實務操作比較研究[J].山東工業技術,2014(24).
[6] 黃曉潔.國際電子商務與傳統國際貿易實務的對比分析[J].商,2015(18).
[7] 王智榕.國際電子商務與傳統國際貿易實務之比較[J].商,2015(26).
[8] 桑椹.流通經濟視域下電子商務對傳統國際貿易的創新發展[J].新經濟,20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