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長武 雷璐榮
摘 要:新建本科院校廣播電視編導專業面臨應用轉型的大趨勢、大學生創業的時代潮流、特色化發展的新形勢,存在辦學環境區域化、辦學理念學術化、辦學師資理論化三個方面的問題。對此局面,應以實踐導向和職業導向來明確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定位,以公司化辦學模式統領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教學改革與建設。
關鍵詞:新建本科院校;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00X(2017)13-0077-04
Abstract: The major of Radio and TV Directing in newly-built university encounters the application transformation, university students' starting up business and the new situation of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And 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roadcast and television director: regionalization of school environment, academic concept of running school, and the theorization of school teachers. This paper proposes to recognize the orientation of professional talents training of the broadcast and television direct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ctice orientation and career orientation, and guide the teaching reform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Radio and TV Direct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unning school by means of corporatization.
Keywords: newly-built university; the broadcast and television director; teaching reform
一、概述
1998年,我國高等院校本科專業首次設置廣播電視編導專業[1]。經過十幾年的專業建設和發展,尤其是隨著我國廣播電視產業的高歌猛進,高等院校的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建設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截止到2016年,全國公辦院校(不包括獨立學院和民辦高校)中已有149所開辦了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每年的招生人數也節節攀升。據我們考察,上述開辦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學校中,一部分是名牌高校,如北京大學、同濟大學、四川大學等;一部分是傳媒類專業院校,如中國傳媒大學、浙江傳媒學院、河北傳媒學院、山西傳媒學院等;還有一部分是地處省會中心城市的高校,如遼寧大學、黑龍江大學、上海大學、湖南大學、河北大學等。然而,值得我們關注的是,近年來,一些非省會中心城市的地方院校也加入了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辦學隊伍,如信陽師范學院、渭南師范學院、淮陰師范學院、淮南師范大學、東莞理工學院等。這些院校中更有不少是由中職、師?;蚪逃龑W院等升格為本科的新建本科院校,如重慶文理學院、池州學院、宜春學院、武夷學院、賀州學院、新鄉學院、九江學院等。我們認為,新建本科院校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建設恰逢大變革的時代背景,其辦學環境、辦學理念、辦學師資等方面存在不少問題。面對此局面,我們提出,可以采用公司化辦學思路來解決新建本科院校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建設和改革的難題。
二、新建本科院校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教學改革的背景
(一)應用轉型的大趨勢
2014年3月22日,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教育部副部長魯昕指出,中國高等教育結構將發生重大調整,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將逐步轉型,做現代職業教育,重點培養工程師、高級技工、高素質勞動者等。政策很快得以落地,2015年10月,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發布《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當前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難和就業質量低,同時生產服務一線緊缺的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又十分缺乏,人才培養結構和質量不適應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要求,因此,應當適當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
新建普通本科院校向應用型大學轉型,避免高等院校建設和發展上的同質化,建立新的中國大學分類體系,這是國家面對高等院校人才培養與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矛盾所作出的明智之舉,其根本目的是為了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使高等教育培養的人才更加符合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要求。同時,從高校自身來看,新建本科院校是為了服務于區域性經濟社會發展而組建的,其初衷決定了朝應用型轉型應該是新建本科院校自身的責任和使命。事實上,在國家政策出臺之前,一部分新建普通本科院校就已經開始了應用型轉型的改革探索。如重慶文理學院在2007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之后,就以“建應用型本科、搞應用型科學研究、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確立了全校上下貫徹實施“頂天立地”發展戰略、建設特色應用型大學的發展之路[2]。
(二)大學生創業的時代潮流
2015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既可以擴大就業、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進社會縱向流動和公平正義。2015年6月11日,國務院以國發[2015]32號文件印發《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意見明確指出支持大學生創業;要求深入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整合發展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基金;引導和鼓勵高校統籌資源,抓緊落實大學生創業指導服務機構、人員、場地、經費等;引導和鼓勵成功創業者、知名企業家、天使和創業投資人、專家學者等擔任兼職創業導師,提供包括創業方案、創業渠道等創業輔導;建立健全彈性學制管理辦法,支持大學生保留學籍休學創業。
上述利好政策,對于高等院校和大學生來說,意味著一個浪潮奔涌的創業時代已經到來。尤其是對于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要任務的新建本科院校來說,必須緊緊抓住大學生創業的時代潮流。這是因為,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與大學生創業有著內在的天然關聯。晏杰、楊建友、陳靜指出,應用型本科院?!案鲗I緊密結合地方特色,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應用型人才,從教學體系建設體現‘應用二字,其核心環節是實踐教學”[3]。實際上,對于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來說,創業恰恰是走向實踐的最好途徑。只有面向實踐,走進創業的大潮流,大學生的豐富的知識儲備才能為實踐所檢驗,才能真正地轉化為生產力。
(三)特色化發展的新形勢
2010年7月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綱要指出:“建立高校分類體系,實行分類管理。發揮政策指導和資源配置的作用,引導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質化傾向,形成各自的辦學理念和風格,在不同層次、不同領域辦出特色,爭創一流?!边@是國家在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轉型背景下對高校建設和發展所做的戰略規劃和布局。
眾所周知,1999年以來,大批由中職、師?;蚪逃龑W院等升格為本科的新建本科院校如雨后春筍般的涌現出來。這些新建本科院校和老牌本科院校一樣,專業設置雷同,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如出一轍,呈現出同質化的發展態勢,然而由于新建本科院校在辦學條件、師資配備、科研水平、辦學經驗等方面存在先天的不足,照搬照抄老牌本科院校辦學模式的做法勢必影響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因此,面對高等教育競爭日益激烈的新形勢,高校的辦學特色問題顯得越來越重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在競爭中求生存、謀發展,必須依據高等教育大眾化生態重新定位,培育自身的辦學特色,這是應對新形勢的必然選擇[4]。
三、新建本科院校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存在的問題
(一)辦學環境區域化
新建本科院校多位于地級城市,遠離省會中心,甚至有一些還隸屬于地方政府,由地方政府管理。這些院校的廣播電視編導專業面臨辦學環境的區域化問題。辦學環境區域化所帶來的后果是多樣性的。首先是高水平師資缺乏問題。與省會中心城市相比而言,地級市對高層次人才的吸引力永遠沒有優勢。如重慶文理學院自2003年開辦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以來,一直到2011年開辦廣播電視編導專業,至今一直都缺少擁有博士學位的專業人才,缺少擁有業界從業經歷的廣播電視專業人才。其次是實踐平臺不足問題。地級城市發展規模一般都不大,廣播電視媒體先天性不足,因而必然帶來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實踐平臺不足,業界鍛煉機會缺乏,行業與產業支撐匱乏問題。這些問題所造成的后果主要有:學生專業核心競爭力較弱,教師理論儲備有余而實踐指導較為乏力,專業的拓展和延伸受到限制。
(二)辦學理念學術化
趙斌指出:由于本科教育經驗缺乏,在本科教育體系中沒有現成的教育范式可供借鑒,新建本科院校常常是“依葫蘆畫瓢”,靠復制學術型高校的教育模式以實現自身規模的擴張[2]。這實際上指出了新建本科院校廣播電視編導專業面臨的辦學理念學術化問題。辦學理念學術化與新建本科的“初心”是相違背的。1999年以來,歸因于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和高校布局結構調整,我國高等教育開始了跨越式發展的歷程,即從精英教育階段邁入了大眾化教育階段,一大批新建本科院校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中誕生的。很明顯,從上述歷史背景可以看出,新建本科院校承擔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歷史使命和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責任,所以應該在學校的建設和發展過程中走出一條迥異于學術型高校教育模式的新路子。廣播電視編導專業辦學理念學術化造成的最大后果就是,這些新建本科院校的廣播電視編導人意識不到自身的歷史責任與使命,培養的學生既沒有研究型大學畢業生的學術理論功底,又沒有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在專業建設和發展過程中無法形成自身的特色、逐漸喪失競爭力。
(三)辦學師資理論化
新建本科院校的師資大多來源于其早期辦學實體(??苹蛑袑#┑慕處?,再加上升本前后引進的碩博專業人才,但總體而言,這些師資的最大特色就是理論能力有余而實踐經驗不足。我們把這種現象稱為新建本科院校的辦學師資理論化問題。具體到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來說,這個問題尤其明顯。以重慶文理學院為例,該專業教師中有30%是從原先的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轉崗而來,另外30%的教師是從原先的現代教育技術專業轉崗而來,剩下40%的教師是類似于家門-大學門-新建本科院校門的“三門”教師。這些教師求學和就業均在學校的環境中完成,缺乏社會大熔爐的磨煉和在企業相關崗位上實踐鍛煉的經歷[5]。很多新建本科院校采取“雙師型”教師培養的政策來解決廣播電視編導專業辦學師資理論化的問題,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在于:一方面,對于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教師來說,工作量和工作壓力的不斷加大,導致教師很少有完整的時間到相關媒體接受“雙師型”教師培養,即使是利用寒暑假到相關媒體去接受雙師型教師培訓,教師也會因為時間短等原因無法得到真正的鍛煉。另一方面,對于相關媒體、企業來說,他們對于不能立竿見影、不能合作雙贏的培訓工作并不熱衷,導致當前作為“雙師型”教師培養主渠道的校企合作模式基本還停留在彼此合作的淺層,形式化和過場化現象極為突出[5]。
四、公司化辦學——新建本科院校廣播電視編導專業
教學改革的對策
結合新建本科院校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建設和發展的時代背景,總結新建本科院校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建設和發展過程中三個方面的問題,我們可以看到新建本科院校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發展過程中很難適應應用轉型的時代趨勢,無法形成自身的人才培育特色。為此,我們認為,新建本科院校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應該積極、主動探求發展方向和發展道路,總體來說,應結合應用轉型和大學生創業的時代背景,探求以實踐導向和職業導向為特征的公司化辦學模式,形成自身的人才培養特色,這樣才能在未來的辦學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
(一)以兩種導向來明確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定位
據我們考察所知,從就業去向看,一般來說,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畢業生主要在廣播電影電視系統、影視公司、廣告公司或文化傳播公司,以及紙質媒體或網絡媒體等工作[6]。
從事上述工作的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畢業生都是利用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來從事廣播電視行業某一個領域的專門人才。我們認為,可以從實踐導向和職業導向兩個方面來明確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定位。
實踐導向。實踐是應用的先導。任何理論都是在實踐中一步步檢驗之后才付諸應用的。可以說,沒有實踐,就談不上應用。從就業去向可以看出,廣播電視編導專業要求培養的學生要能夠拿作品說話,具有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因而是一個實踐性非常強的專業。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中規定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教學中“實踐性教學環節不得少于20周”[7]。由此可見實踐在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實踐性特征決定了其人才培養的應用型定位。
職業導向。職業是應用的表現。任何應用都最終表現為一定的職業形態,可以說,沒有職業,應用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末。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課程與職業之間的匹配度非常高,如攝影攝像、非編、播音、主持等等,因而其職業性特征非常明顯。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職業性特征也決定了其人才培養的應用型定位。
(二)以公司化辦學模式統領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教學改革與建設
所謂“公司化辦學”指的是高等院校適應市場化、國際化潮流,依托專業背景,按照公司運營的模式開展課程教學、實習實訓等,促進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從而創新專業人才培養的辦學模式;這種辦學模式目前在職業院校比較流行,如旅游管理、文秘、電子商務等專業,都進行過公司化辦學的嘗試和實踐[6]。我們認為,新建本科院校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也可以借鑒高職院校的公司化辦學實踐開展教學改革與專業建設。以下幾點值得注意。
一是積極轉變辦學觀念。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公司化辦學改革過程中,觀念的轉變至關重要。這是因為,新建本科院校上至學校領導,下至一線專業教師,大都是從傳統的??苹蛑袑C撎ザ鴣恚浔旧泶嬖诟畹俟痰恼瞻崂吓票究圃盒DJ降霓k學思維。而公司化辦學把課堂變成生產產品的車間,教師的身份也從傳統課堂的組織者變成公司運作的領導者和參與者。因而,新建本科院校上上下下必須從應用轉型、大學生創業、特色發展等角度轉變思想和教育觀念,接受認同公司化辦學這種石破天驚的教改模式。
二是結合學校實際搭建公司化辦學平臺。就目前的“公司化辦學”實踐而言,基于公司運作的性質、公司的組成以及公司化程度的不同,“公司化辦學”形成了多種多樣的類型和模式,如模擬公司與實體公司,獨資公司與合資公司;從公司化的程度來看,又存在實訓公司化、課程公司化、班級公司化、小組公司化等類型[8]。新建本科院校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應該結合學校實際搭建公司化辦學平臺。如重慶文理學院從2012年開始,就結合大學生創業政策積極鼓動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學生在課堂教學之外成立各種公司,并幫助公司承接訂單,積極介入業務指導,有力地推動了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
三是構建適合公司化辦學的人才培養體系。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戰場在課堂,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以課堂教學為中心。而公司化辦學的主要陣地在公司化辦學平臺,所以構建適合公司化辦學的人才培養體系就顯得至關重要。這首先體現在課程體系的革新上。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以課程的講授為主,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公司化辦學則要求課程教學與產品生產融為一體。這樣一來,教師和學生在傳統的“教-學”之外,還要共同參與產品生產環節的鍛煉,或者說,課程的教學必須以產品生產為主要目標。以此為基礎,傳統的教學體系中大量的理論課程都可以進行刪減,而涉及職業能力培養的專業技術課程的比重自然得到增強[9]。其次,構建適合公司化辦學的人才培養體系必須做好考核評價。傳統教學模式之下,學生的專業課程考核以及畢業考核,一般以考試成績或畢業論文為主要考核標準[6]。公司化運營的專業辦學模式將主要考慮學生工作業績,也就是說學生作品或產品的優劣將成為學生學習成績的主要考核標準。這樣的做法將更加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職業核心技能,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五、結束語
面對新建本科院校辦學環境區域化、辦學理念學術化、辦學師資理論化的專業發展格局,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以專業實體公司為依托開展教學和人才培養的各個環節,能夠優化辦學環境,創新辦學理念,豐富辦學師資。這種改革適應了新建本科院校應用型轉型的大趨勢,同時也積極響應了國家倡導的大學生創業號召,最為重要的是,這種迥異于傳統教學方式的改革模式與同類高校相比必將形成差異化發展的特色,因而值得新建本科院校思考和借鑒。
參考文獻:
[1]孟改正.地方院校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人才培養的思考[J].西部廣播電視,2013(20):114-115.
[2]趙斌.新建本科院校向應用技術大學轉型的困境、動力與策略[J].重慶高教研究,2015(6):66-75.
[3]晏杰,楊建友,陳靜.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模式的思考[J].武夷學院學報,2015(10):67-69.
[4]常飛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辦學特色建設的理性思考——以泉州師范學院為例[J].西昌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148-
150,154.
[5]宋凡金,趙斌.對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培養的思考[J].重慶高教研究,2013(1):81-83.
[6]雷璐榮,趙珈藝.應用型本科院校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公司化辦學的教學改革研究[J].新聞知識,2014(2):89-90.
[7]劉茜茜.基于數據調研探討地方普通高校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J].新媒體研究,2016(1):105-107.
[8]王長武,雷璐榮.公司化辦學:一種面向應用的專業辦學方式[J].職業教育研究,2016(11):33-36.
[9]熊建新,彭保發,陳端呂,等.地方高校實踐教學改革的基本模式及內容優化——基于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視角[J].武陵學刊,2014(4):13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