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邱建國?韓志朋?劉作鵬?許翰文?徐瑤
摘要:高中生處于身體發展的重要時期,在這一時期,身體素質的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為了調查煙臺市高中生的體質健康現狀,本文在教育部啟動《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實施之際,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數理統計法等方法,對高中生的身體素質進行全面客觀地分析,并探究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及時發現問題解決。
關鍵詞:高中生;身體素質;調查分析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教育水平也在不斷提高。近年來,學校的數量一直在增加,但學校之間的競爭也更加激烈,各個學校為了在競爭中保持優勢,一再壓縮學生的體育活動時間,導致了高中生的身體素質不斷地在下降。每個孩子的家長也只注重他們的學習成績如何,而對他們的身體情況關心過少,也忽視體育教育方面的問題。雖然教育部,體育總局,加大了對體育教育問題的干涉力度,并把體育納入高考成績當中。但由于在高考面前,體育所占的比重過于小,學校和家長還是把力度全部放在了文化課上,導致改革效果并不是太理想,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以煙臺市高中生的身體素質現狀為研究對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查閱有關大學生體質健康現狀與保障體系構建研究的文章,收集相關文件和資料,為本課題研究提供理論。
2.專家訪談法。根據論文的研究內容和方向制定了相應的專家訪談提綱,通過實地考察、座談訪問、郵件溝通等方式,走訪煙臺市各高等中學的專家學者有針對性地對本課題進行指正,對當前中學生體質健康現狀方面存在問題進行探討,為課題的研究奠定科學的基礎。
3.數理統計法。運用SPSS17.0中文版和EXCEL2007數據庫系統對問卷進行分析處理。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速度素質
五十米短距離速度跑可以體現快速跑能力、反應能力的測試項目,進而可以反映出高中生身體的機能以及綜合的反映出人體的反應能力,爆發力的速度素質。
由表1可以看出,參加50米速度測試的同學全部達到及格線,男生有15人達到優秀,而女生有5人達到優秀,占到總數的20%。男生成績為良的有4人,女生為8人,占到總數的14%。男生及格人數為26人,女生為42人,占到總數的68%。從整體情況看來看,男生速度素質的情況要比女生要好。
(二)力量素質
力量素質的測試項目為立定跳遠、男生引體向上、女生一分鐘仰臥起坐。立定跳遠可以反映出學生的下肢的爆發力,引體向上可以反映出上肢肌肉群的肌肉力量,而仰臥起坐可以測出女生腰腹力量水平。
從表2可以看出,男生和女生力量素質非常的差。
(三)耐力素質
耐力素質可以反映出學生能夠從事多長時間運動的素質,其測試項目主要是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耐力素質好的人往往可以跑出時間相當短的成績,而耐力差的人,有的人甚至完成不了測試。
由表3可以看出,1000米男生達到優秀的人數為4人,女生800米達到優秀的人數為4人,占總人數的8%,男生達到良的人數為10人,女生為12人,占總人數的22%,男生及格的人數為25人,女生為31人,占總人數的56%。男生不及格人數為6人,女生為8人,占總人數的14%。綜上可以看出,大多數高中生的耐力素質都處于及格范圍,耐力素質不理想。
(四)柔韌素質
柔韌素質可以反映出人體的協調能力,并且可以更好地完成體育技術動作,動作流暢。柔韌素質的測試項目為坐位體前屈。
由表4可以看出,坐位體前屈男生達到優秀的人數為6人,女生為10人,占總人數的16%。男生達到良的人數為11人,女生為20人,占到總人數的31%。男生及格人數為26人,女生為25人,占總人數的51%,男生不及格人數為2人,女生沒有。由此可以看出女生的柔韌性高于男生。
三、高中生身體素質下降的原因
(一)學校因素
1.對體育活動不夠重視。
2.體育課沒有創新,吸引力不足。
(二)家庭因素
1.家長重視文化成績,輕視體育活動。
2.家長自身缺乏榜樣作用。
(三)社會因素
1.社區體育活動的開展和宣傳力度不夠。
2.新型娛樂活動的興起。
四、改善高中生身體素質的對策
(一)轉變學校教育觀念
提高學校對學校體育的重視程度,使他們了解體育活動的重要性,不要單純為了成績和升學率而導致學生的身體素質越來越差。讓一些領導也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做一個好的榜樣,讓他們親自體驗到進行體育活動的帶來的好處。
(二)體育教師的課堂具有創新吸引力
由于許多體育老師的課堂傳統老舊,使得大多數的學生不愿意進行體育活動,體育老師可以在現有的基礎上進行帶有自己想象力的改革,既能夠把課程進行下去,也可以調動廣大學生的吸引力,不至于使學生對體育活動有抵觸。
(三)改變家長們重文化,輕體育的思想
學校可以定期對家長進行基礎教育,告訴他們體育活動的重要性,不要一味的要求孩子只進行學習,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只有有一個好的身體才能更好地學習,如果身體垮了,其他的一切都是徒勞。提升家長對體育活動的重視程度。
五、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高中生的身體素質普遍下降。
2.學校,家長過于重視文化成績,輕視體育活動,并且缺乏良好的示范作用。
3.社區體育活動開展力度和宣傳力度不夠,新興的娛樂活動占據了大部分休息時間,導致體育活動減少,身體素質下降。
4.體育教師的上課方式依舊傳統,沒有創新,難以激起學生的興趣。
(二)建議
1.加大對體育的宣傳力度,讓學校,家長和學生認識到體育活動的重要性。
2.加大學校對體育設施的投入力度,完善課堂的教學器材,使得每個學生都有自己愛好的活動。
3.增加體育成績在高考中所占的比例,讓學校和學生對體育重視起來。
4.減輕學生每天作業的壓力,讓他們能夠有時間從事自己喜歡的運動。
參考文獻:
[1]梅學艷.宿州市埇橋區高中生參加課余體育活動現狀的調查與分析[J].運動,2014(3):67.
[2]舒偉.中學生體質現狀實施分析及對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2(12):26-28.
[3]朱玉芳.學生體質健康的影響因素與學校體育的應對[J].體育學刊,2006,13(3):141-144.
[4]陳玉忠.關于我國青少年體質健康問題的若干社會學思考[J].中國體育科技,2007,43(6):48-49.
[5]裴海弘,程 鵬.體育[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32-33.
[6]陳至立.切實加強學校體育工作,促進廣大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長[J].人民教育,2007(1):1-2.
[7]邱建國.我國青少年體質健康促進長效保障體系構建的理論創新研究[M].吉林大學出版社,2015(11):54-65.
[8]邱建國,任保國,涂春龍等.山東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構建現狀與發展策略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14(50):136-145.
(作者單位:劉強 邱建國 韓志朋 劉作鵬 許翰文 魯東大學體育學院;徐瑤 齊魯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