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永光
摘要:初中是一個學生成長過程中至關重要的階段,初中階段接受的教育和受教育的環境對于學生的性格培養和習慣養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作為初中生群體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班主任如何選擇正確合理的育人方式,真正實現“以學生為教育的根本”“因材施教”的教育宗旨,是培養初中學生正確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根本,對于初中學生的未來有不可小覷的意義。本文通過初中班主任育人方式的現狀分析,提出一系列優化與改進的建議。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育人方式;優化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04-0045
一、引言
初中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十分重要的階段,而初中班主任作為青少年成長路上的引路人,對于學生良好的習慣養成和正確的三觀培養起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初中學生正處于懵懂和叛逆階段,如果不能通過正當合理的方式進行引導,很容易誤入歧途;另一方面,初中學生又處于對未來定位和三觀養成的探索階段,周邊大環境和關鍵人物對于學生的影響也是尤為重要的。作為初中班主任,通過合理有效的方式,走進學生的內心,真正了解學生,并通過以身作則的榜樣力量和積極向上的班級氛圍的營造,真正實現讓學生愿意向自己敞開心扉,愿意以積極主動的心態解決日常學習生活中的問題,是決定初中階段教育成敗的關鍵。育人教育是長期、持久的教育過程,通過運用合理有效的教育方式真正將班主任本職的教學管理工作與育人教育結合起來,從根本上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觀念,是當今初中班主任教育工作研究的重中之重。
二、優化初中班主任育人方式的意義
在現有教育體制中,按照中國傳統教育模式背景下“師為大,學生從之”的教學宗旨,初中班主任通常是以“掌控者”的身份參與到課上教學和課下交流的過程中,而學生總是作為“服從者”被動的按照教師的安排,跟著教師的節奏參與到學習交流過程中。雖然從教學成果來看,如此“以教師為教學中心”的教育方式確實體現出其高效性、規范性等教學優勢。但從教育意義及學生長期發展方面來看,初中班主任采用的傳統育人模式并不符合新時代背景下要求的“因材施教”和“以學生為教學中心”的教育宗旨,沒有關注到學生日后踏入社會所需的綜合實力的培養。初中班主任不僅是教學計劃的實施者,更是肩負著學生三觀樹立和性格培養重任的關鍵人物。只有不斷優化初中班主任的育人方式,將初中班主任的教學管理工作與育人教育結合起來,從根本上推行“學生為本”的教學觀念,切實落實“因材施教”的教學模式,注重學習生活大環境的建設和有針對性的個性化培養,才能有效保證學生在初中階段學習課業知識的同時,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性格品質,為學生未來繼續深造發展和踏入社會做好充分的準備。
三、優化初中班主任育人方式的實施方向和具體措施
1. 合理轉變角色,樹立榜樣力量
初中教師應當適當轉變自身的角色,從課堂的掌控者逐漸轉變為大方向的引導者,無論是課堂教學還是班級管理過程中,都應當以引導的角色介入,而非傳統的掌控角色。與學生平起平坐,平等地參與到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從而拉近與學生的距離,讓處于叛逆期的初中學生能夠從心底敞開心扉,以朋友相處的模式與教師進行交流互動,從而更好地達到因材施教的效果。此外,教師必須以身作則,時刻樹立榜樣的力量,以平等的身份和更加成熟的表現贏得學生的信任和尊重。初中學生正處于性格養成的關鍵階段,而初中班主任作為學生初中階段的關鍵人物,一定要身體力行地進行教育,萬不可只是通過理論和口頭教育將自己的意志強加于學生身上,而是需要在贏得學生信任的同時,合理地進行適當的引導,讓學生在耳濡目染的過程中、無意識的模仿中,不斷改進缺點,確立正確的三觀、養成良好的習慣。例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討論的方式完成教學任務。教師作為普通的小組成員加入討論,并在交流互動的過程中誠懇地表達一些積極的態度和對問題的看法。育人教育是一個長期循序漸進的工作,萬不能急于求成,必須深入日常的教學管理工作中,潛移默化地融入學生地思維中,逐步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積極主動的性格特征。
2. 理論聯系實際,營造班級氛圍
在學生的初中生涯,學生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學校,周圍的主要人群組成也是教師和同學。因此,對于班級氛圍的營造是初中班主任教學管理和育人工作中至關重要的一環。積極向上的群體氛圍,對于初中學生良好的性格養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教師作為一個班級的引導者,需要時刻注重班級氛圍營造的大方向。例如,當大家學習疲憊的時候,如何通過一些激勵的話語和適當的娛樂方式活躍氣氛,激起學生的學習動力,讓整個班級處于一種積極向上的氛圍中,對于學生日后面對困難時樂觀積極、堅持不懈的品格的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教師也應該盡量多地通過一些實際的案例輔助理論教學,讓學生能夠身臨其境地理解教師的教育本意。例如,當學生在美術繪畫過程中遇到能力提升的瓶頸期焦躁不安時,教師可以通過和學生分享自己當年的經歷平復學生的心情,以自身經驗為學生提供一些建議,讓學生能夠從真實的案例中獲取靈感,找到突破瓶頸的方法,讓學生獲得最真實的內心感受,進而領悟出面對困難應有的態度,也有助于初中班主任在教學過程中更好地育人,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和樹立正確的三觀。
四、總結
綜上所述,初中班主任在學生初中階段甚至一生發展的過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合理優化初中班主任的育人方式對于當今時代初中學生的教育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是保證教學質量,引導學生健康發展的必經之路。初中班主任必須通過合理有效的方式,保證教學管理的同時,更好地完成育人工作,對于學生未來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陳芝珩.淺談初中班主任的育人方式及優化方案[J].人才資源開發,2016(12).
(作者單位:廣東省云浮市云安區富林鎮中學 527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