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琴微
摘要:聲樂是音樂藝術的一種,它的表現手段是聲音、感情和動作。而充沛的感情是歌唱二度創作的必備條件。所以,情感左右聲音的變化,聲音又是情感的體現。本文就聲樂演唱中的情感體現與藝術處理進行探究,以提高聲樂演唱的技巧。
關鍵詞:歌唱者;情感體驗;個性歌唱;藝術修養;藝術處理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04-0057
聲樂是音樂藝術的一種,是一門綜合藝術,它利用聲學上的各種技能和技巧,最終反映人的思想活動和精神面貌。優美的歌聲,是心理活動靈敏指揮歌唱發聲器官在生理上做出反應的物質效果。掌握人聲“樂器的技巧有其特殊性,它既摸不到,也看不見,非常抽象。歌唱者在創造歌唱藝術產品的勞動中,無論在演唱技巧的表現上,還是在歌唱藝術的表演上,自始至終貫穿著復雜的心理活動。這些心理活動既有感覺(聽覺,視覺,動覺,力覺等),知覺(空間知覺,時間知覺,運動知覺,距離知覺),又有注意(注意力的集中與分配),思維與判斷,聯想等。正如美學家叔本華所說:“音樂絕不同于其他藝術,其他藝術只是觀念的復寫,觀念不過是意志的對象化而已。音樂只是意志本身的復寫,這就是音樂為什么能夠有力地透入人的心的原因。”
一、聲樂演唱情為重
“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滿足社會需要的主觀心理反應”。在演唱實踐過程中,演唱者是表演者、創造者,這就要求歌唱者要有豐富的情感投入以及對情感要準確地拿捏。而演唱者的情感表現是來源于對歌詞和旋律意境的理解和對作品中傳達的情景的聯想和想象,通過聯想和想象喚起生活體驗,使情感表現的精神特征激發出來,滲透到優美的聲音中,把整個作品演繹得更加真實豐滿動人。
聲樂要求聲音自身包含藝術上的美,但僅僅是聲音上的美不足以代表聲樂中需要表達的全部藝術含義。在課堂上,教師往往為了追求發聲和氣息的準確而忽視了藝術表現和審美的需要,讓學生總局限于聲樂技巧之中不能自拔,所以我們應該從更高的審美角度來理解和表現聲音,以情感以及情緒變化為基礎,將最美的聲音用最自然的方式表達出來,最終使聽眾產生共鳴。聲音因情而生,情又為聲音所表達,這就是聲樂演唱的真實意義所在。
二、情感表現的基礎:藝術修養
在聲樂演唱中需要情感已是不爭的事實,然而情感并非是路邊的野花野草可以順手拈來,它需要生活經驗的積累。所有表演藝術形式,包括聲樂在內,都是以生活為依據的,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是藝術家創作的源泉。
歌唱者要善于觀察生活、體驗生活,從生活中積累知識,同時還要豐富和加強自身文化藝術修養,盡可能地接觸和學習各種不同門類的藝術形式和不同風格、體裁的藝術作品,擴大自己的藝術視野,加強藝術感知和想象能力,以便能較準確地將作品特定的情感和風格表現出來。
聲樂藝術一樣也是源于生活的。只有經過長期的積累,結合藝術實踐的磨練,才能在演唱中通過理解作品的深刻內容,把自己融入到作品的情感世界中,并借助自己的豐富經驗與藝術修養演繹作品,實現藝術的二度創作。
三、聲樂作品的藝術處理
凡是經過細致處理加工后的作品,演唱者都會在經過自我設計之后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使演唱者表演更準確、更生動,更具有歌唱藝術的感染力。在處理藝術作品的過程中,要靈活自然地運用對比變化的規律,使看似平淡的歌曲在處理加工后,便能產生不平淡的藝術效果,這就是處理作品的目的。處理歌曲作品,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 速度的處理
速度,是音樂表現的方法之一,它源于生活。譬如,人在生活中說話,由于環境不同心理不同,說話的速度也不相同。環境優雅心和境平時,人的語速就會緩慢一些。而在緊張的環境下,自然語速就會急迫、較快。作曲家就是根據生活中的各種現象,用音樂藝術的表現手法來描繪這個絢麗多彩的大千世界,描繪不同的意境,表達人的思想感情,而速度是重要的表現意義。
2. 力度的處理
聲音的音量被稱為聲音的力度,它是音樂表現的物質基礎。音樂的旋律美,要靠聲音的力度來表現;音樂的情感美,同樣要靠聲音的力度來表現。歌唱亦如此。缺乏力度表現能力的歌聲是呆板的,毫無生氣的,是缺乏音樂藝術與情感表現力的聲音。
在音樂表現中,聲音力度的強與弱既然總是和音樂意境、反映的自然現象、人的思想感情有關,那么,在處理歌曲時,就應掌握順其自然的藝術規律,恰如其分地運用聲音的力度來表現。采用不同的力度變化處理音樂時,必須要做到處理自然、合理。
3. 音色處理
對各聲音色的處理,既是表現歌曲感情的需要,又是音樂表現的需要。歌唱音色的變化、對比,對于表達歌曲思想感情有重要的作用。在歌唱時為了表現歌曲的旋律線條和優美的律動感,總是尋求虛中求實,虛實結合;暗中求亮,亮中適度的歌唱音色比例調整的發生感覺。漸強與漸弱的聲音力度變化,同時也包含著音色虛實與亮暗調整的變化。掌握聲音力度與音色變化的演唱技巧,對于歌曲音樂藝術的表現力有重要的意義。
4. 咬字吐詞的語氣處理
在歌唱藝術中,語言成為表現思想感情的重要工具。因此,重視研究歌唱藝術語言的發音規律,掌握在歌唱發聲時的咬字吐字正確的方法,是每一位歌唱者的基本功。
語言的歌唱性是音樂表現的重要手段,演唱者必須具備語言歌唱發生的三種能力:1. 美化與變化語言母音音色的能力;2. 隨意變化語音音調高低的能力;3. 調節變化各種母音聲音力度的能力。
人們在用語言表達感情的時候,豐富的情感將會產生多樣化的語言色彩,是由不同的預期、不同的音量、不同的音色構成的。將生活中人類這種情感表達的自然方式,經過藝術的某種創造和適當的夸張,恰如其分地用到歌唱藝術的語言表現中,就能夠產生情感的藝術魄力。
總之,在聲樂演唱過程中,情感是左右發聲的重要因素。古人云:“情之所至,音之所生”。所以,我們在聲樂演唱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引導情感的發生,從而由情感變化引出讓人聽起來非常唯美的聲音。
(作者單位:浙江省樂清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32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