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萍
摘要:技能競賽的目的是展現出職業院校師生良好的精神風貌和嫻熟的職業技能,擴大職業學校的社會影響力,增強職業教育的吸引力。然而,有些學校為了能在大賽中取得成績不惜一切代價搞“職業選手”,嚴重地違背了大賽的初衷——“推動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要想真正地“以賽促學”“以賽促教”,必須把試點技能競賽的項目課程教學作為抓手,并將職業院校技能競賽項目與課程建設進行有機融合,從而促使教學質量得以提高。
關鍵詞:技能競賽 職業教育 課程建設 轉化
中圖分類號:G71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7)07-0128-02
一年一度的全國職業學校技能競賽現已成為職業教育界的一件盛事,是貫徹落實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戰略部署,是提高職業學校人才培養質量的有力舉措。前任教育部部長周濟在2008年出席天津全國技能競賽開幕式時提出,要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職業教育有技能競賽”的局面。技能競賽既擴大了職業學校的社會影響力,也增強了職業教育的吸引力。然而,有些學校為了能在大賽中取得成績不惜一切代價搞“職業選手”“精英競賽”,而嚴重地違背了大賽的初衷——“推動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
一、對照技能競賽要求,發現課程體系構建的不足
大賽由行業牽頭,企業專家參與了賽項的籌備、命題、組織、裁判與服務。技能競賽項目要求常常以企業生產崗位的標準來考查選手。在技能競賽籌備階段,通常會收集和整理人力資源國家職業資格標準,找出對應職業崗位的職業技能鑒定標準、職業素養、職業功能和特點以及職業技能考核的內容,然后加以分析。如競賽項目名稱的確定、競賽內容和范圍的選定、競賽規則的制定,這些都會進行市場調查和學校調研。然后大賽組委會便抓住這些信息點,并及時將信息反饋給學校,還會認真地指導、分析、判斷,引領學校主動了解市場需求,并使得競賽項目、內容與全省職業學校事業規模與專業分布相對應,命題的內容還會以學校教學一線的要求為依據,將競賽方式、競賽流程、競賽設備等與生產崗位進行實際無縫對接。
課程體系建設是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改革的關鍵,構建實踐教學體系和理論教學體系有機結合的職教課程體系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保證。通過對照技能競賽的方式、流程和特點,我們發現原有的課程體系在構建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如:專業課程內容缺乏針對性和實用性,課程目標的職業性不明確,課程內容的組織與實際工作過程相差太遠,課程教學力量不足等。另外,考慮到技能競賽的項目任務的設計往往源于行業和企業的實際崗位現狀,是行業和企業中急需人才必備的工作能力和必須掌握的職業技能。這使得我們完全可以借鑒技能競賽的環境、設備、軟件等來組織教學,促使在技能競賽中形成的寶貴資源得到充分應用,并將課程建設和技能競賽項目任務分解有機結合,對接五年高職機電一體化專業人才的需求,引領課程體系的改革。另外將以技能競賽項目為載體的實訓教學設備與現代化實訓基地建設進行有機融合,使得將技能競賽成果惠及全體學生這一終級目的的實現。
我們機電一體化專業目前全面實行理實一體項目化教學的課程有《PLC編程及應用技術》《單片機應用技術》《傳感與檢測技術》《常用電機控制和調速技術》《氣壓傳動控制技術》《液壓傳動控制技術》,這些課程始終圍繞以“就業為導向”,以“工作任務為中心”,以“獲得職業崗位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這樣的特點來進行改革的。
二、分析技能競賽的項目任務,強調課程中專業能力要求
技能競賽不僅僅檢驗著職業學校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成果,同時還展現出職業學校師生們良好的精神面貌以及熟練的職業技能;也會像杠桿一樣促動職業教育各個方面的改革。經過這些年技能競賽的不斷調整,項目更加緊貼區域、貼緊產業發展。技能競賽項目任務的設置常常是源于企業生產實際工作,是學生們在未來將要從事的職業中的工作任務,在競賽項目中創設模擬的接近真實的工作情境,使學生置身其中,在完成項目任務的過程中獲得過程知識、技能和經驗。
我們不僅對職業技術崗位和技能競賽項目的設置進行了充分調研和分析,還分析了職業技術崗位中工人的工作任務和技能競賽學生的項目任務,最后還對課程所教授的內容進行了分析。先是修訂了既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又符合技能形成規律的人才培養方案,然后將課程建設和技能競賽項目任務分解有機結合,確定課程建設必須集合就業崗位的集群所必需的知識與技能,體現基本性、前瞻性、普及性、工作性。
以我校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程改革為例。機電一體化專業的課程設置分成三大模塊:公共基礎課程、核心教學與訓練項目必修課程、選修課程。這里公共基礎課程主要包括德育、文化類、工具類課程和專業基礎課程,專業基礎課程主要是為了解決學生今后所任職崗位的基礎知識以及今后在工作崗位群范圍內具有一定的轉崗適應能力,這部分課程具有普適性,并不針對某一特定工種,而是集合了從事相關職業技術崗位群所必需的文化和專業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核心教學與訓練項目必修課程是針對某一項或某幾項專業能力開設的強化性的技術課程。結合技能競賽項目的分析,我們把對專業技術能力的培養分為三個層次:基礎能力、技術能力、實戰能力?;A能力主要指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學習能力及科學與人文素養,實驗操作部分強調工藝化;技術能力指在光、機、電于一體的現代機械系統中技術的專項能力,如應用單片機技術的能力、應用可編程邏輯控制器技術的能力等,關鍵點是項目化;實戰能力指綜合應用各種專項技術的能力,如對機電一體化整個系統的裝調維修能力,強調要企業化。這些專業技術能力在技能競賽中均有體現,如可編程邏輯控制器技術的應用能力在電氣安裝與調試、光機電一體化的比賽中是主要能力之一。要強調構建突出職業素質和職業能力為培養主線的課程整體結構。
三、引入技能競賽項目,實現對課程實施的改革
引入技能競賽的初衷是引起職業院校領導重視技能訓練,并提高所有職業院校學生的技能水平,為社會培養大批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PLC控制系統的裝調與維修是維修電工高級工職業能力模塊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PLC編程及應用技術》是機電一體化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這門課程可以說是技能競賽中機電一體化設備組裝與調試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YL235A光機電一體化實訓裝置的動作是靠PLC技術來控制的。這門課程的改革正是著眼于學習者的知識、技能和情感態度以及專業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的形成,同時遵循技能性人才專業能力形成的規律,構建以能力為本位、以職業實踐為主線、以項目課程為主體的模塊式項目化專業課程體系,按照實用性、實踐性的原則重組課程結構,更新教學內容,整個課程涵蓋8個項目、26個分任務,將對三菱FX2N系列PLC的認識、邏輯指令編程、狀態編程的基本方法、功能指令的應用結合工作任務逐步展開,任務設計由淺入深。其中,項目三物料分揀系統的控制是該項目技能競賽中常見的一項內容,這里我們仿照技能競賽題目,設置項目課程中的情景模式。
為了更好地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我們認真分析工作任務,將在每個工作任務中涉及的知識點進行介紹,然后應用在相應的工作任務中,讓學生體會“做中學、學中做”“學以致用”,體會到學習的成就感。在整個項目課程的建設中,我們還注重將人文科學與技術教育相結合,將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改革相結合。經過兩屆學生的嘗試,發現經過改革后的課程更受學生的歡迎。從一些學生的畢業設計中可以看出,這些學生在課題選擇時都會以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為載體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開展畢業設計,這充分說明該課程已經“深入人心”。經過對畢業學生回訪調查,發現有一部分學生已經能把在校所學的可編程邏輯控制器技術應用到工作中去。
我們還利用維修電工158G、156A設備,開發電鉗工課程,將原先的課程設置中鉗工技術訓練(含機械拆裝)這門實訓課程更加貼近機電一體化專業,不再是簡單機械地把課程生搬硬套過來。并根據省賽和國賽的項目要求,開發了若干的教學任務書,不斷地滲透到日常的教學中。
四、引入技能競賽評價方式,完善課程的多元評價
競賽設置的任務往往還關注著理論與實踐的聯系,關注著專業技能培養與職業道德培養的聯系。技能競賽對參賽選手競賽成績的評價也是按職業崗位考核評價方式來進行的,針對工作任務中的各知識點與技能點設計出相關的評分細則。其次,競賽中對職業道德的要求也很高,除了理論考試時會出現關于職業道德的考題,在操作現場更是會強調職業道德和安全意識的考核,一般要占到總分的10%左右,可見對這些職業素養的重視。這些都在促使職業學校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和教學定位,也有利于職業學校課程內容的調整,有效地指導了職業學校課程建設與國家職業技能標準的相互銜接,全面提高職業學校學生的素質。
在課程實施中引入技能競賽的評價體制,使得終結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進行結合;建立多樣化評價方式,即通過現場操作、提交案例分析報告、成果演示、作品評價等質性評價,筆試、答辯、設計等量性評價和完成企業項目或任務的最終產品的態度、各項技術指標的測量和鑒定等綜合性評價相結合的方法。通常許多項目技能競賽的最后環節會要求學生對所完成項目進行自我展示。結合這一環節,我校的技能訓練類課程在實施考核評價時均增加了這個讓學生闡述任務完成情況的環節,教師提出功能要求,學生分項操作示范然后評價,還將任務書的閱讀等內容融入評價指標,考查學生對任務觀察和分析能力,完善了多元評價的體系。
技能競賽既有利于學生選手獲得生產與生活的各種經驗,還提高了社會適應能力,提升了自己的人生境界,更重要的是引導職業院校全面培養出德才兼備的技術技能型應用人才。實踐表明,在技能競賽引領下的高職教學改革和課程建設取得的效果確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我認為技能競賽成果向教學的轉化不是簡單的生搬硬套,技能競賽的項目不是簡單的直接用于課堂教學,技能競賽的訓練方法也不是簡單的移植,關鍵是要把握技能競賽體現的理念,即理論聯系實際、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有機融合。為此我們將通過研究技能競賽的項目,合理分解大賽項目中的知識和技能,并將其融入課程體系和若干的專業課程教學中。要想真正地“以賽促學”“以賽促教”,必須將職業學校的技能競賽與課程建設進行有機融合,以競賽項目的課程教學試點為抓手,促使技能競賽成果向相關專業技能教學轉化,推進以項目教學為重點的教學改革,構建以項目教學為主體的教學體系,真正做到全員參與,進一步全面提高學生綜合職業能力,推動職業教育質量整體提升。
參考文獻:
[1]呂景泉.談2008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競賽專業特色和價值內涵[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09(1).
[2]陳炳和.辦好學生技能競賽,促進高職教學改革[J].化工職業技術教育,2008(4).
[3]張雅泉.對職業院校技能競賽熱的理性思考[J].職教論壇,2011,(1)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