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俊
【摘要】要想學生輕松、快樂地學習英語,分享學習的成果,首先要求學生要掌握扎實的基礎知識,樹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開發學生的智力因素,重視學生的個性特征,給學生充分展示的平臺;創設生動有趣的英語教學情境,營造融洽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英語興趣和求知欲,使學生在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中互助帶動、取長補短,從而提高了學習英語的效率,使英語成績得到顯著的提升。
【關鍵詞】初中英語 優化課堂 快樂學習
俗話說:課堂因學生參與而精彩,教學因學生的展示而高效。這就要求英語老師的教學設計要有藝術性、趣味性、靈活性、技巧性、實用性等。同時要培養學生學習英語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動力,優化課堂結構,讓初中生愛上英語。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積極性,英語老師要抓住機會,積極滲透英語知識;吃透教材,靈活把握教學環節;精心設計,不斷豐富教學方法;讓學生的心靈揚起風帆,插上展翅飛翔的翅膀,讓學生在多姿多彩的英語課堂,幸福地展示,盡情的享受,快樂地學習。
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要想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就要做學生的良師益友。由于我們處于蘇北地區,是英語教學的洼地,加之孩子在小學階段,教學條件落后,普遍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不牢,例如,孩子英語單詞發音不準,往往用漢字取代發音,句型結構不懂,語法不通。因此形成“啞巴英語”“聾子英語”,因此導致初中學生害怕學習英語,使有些學生英語成績較差,產生了嚴重的自卑感,導致有的人在曹營心在漢,有的偷看大書,玩手機,甚至頂撞老師,破罐子破摔,成為名副其實的雙差生。為此,我們老師要靜下心來,不要想當然采用粗暴方式處理,而要用父母般的愛去感化、融化他們。特別對待英語學困生,在思想上要開導他們,樹立學好英語的自信心;在生活上無微不至的關愛他,在學習上熱心地輔導,多一些表揚,少一些批評,要放大學習英語進步的閃光點,循循善誘,最終使學生真正做到親其師信其道。
二、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
1.歡樂翹翹版。首先要求學生要快樂巧妙地背誦英語單詞,不要機械呆板的死記硬背,否則事倍功半。因此要求學生背單詞的時候,要尋找相近或者相反單詞之間的聯系。例如,當背誦“穿”的單詞,wear、take on、try on,同時也要弄清各個“穿”單詞之間區別,讓學生查英漢詞典,都能參與進來,學生熱情高漲,發現wear指的是已經穿上;take on指的正在穿,try on指的試穿衣服,這樣學生在輕松快樂中記住了單詞。開展有獎背誦單詞的比賽,對優秀者進行適當的物質獎勵,使學生在背誦單詞時樂在其中。例如英漢互譯,例如,漢譯英,正好—just right,太硬—too hard,在什么前面—in front of;英譯漢,too cold (太冷)、on the table(在桌子上)、in the forest(在森林里),使學生在老師的表揚,自己自如背誦中,享受背誦單詞無窮的樂趣。
2.智力碰碰力。老師為了讓學生學以致用,考察學生對單詞,語法實際運用能力,老師要精心設計一些英語選擇題,來檢驗學生對學習英語的知識和能力體現。例如為了考察學生對be動詞的正確運用,設計There ___a house in the forest。A. are B. is C. am 在現場提問學生回答,然后讓學生自己說出be動詞are、is、am的用法,開拓了學生智力因素。有時為了準確英語的答案,技巧是要根據句子的前后意思,例如,The girl is___. She needs a bed. A. thirsty B. tired C. hungry.這個答案告訴我們要從后一句的意思找答案,這個女孩需要needs a bed(休息),那意思說明她累了,而不是口渴(thirsty),也不是饑餓的(hungry),答案自然就出來了。這樣培養了選手善于動腦思考,發揮自己的智力因素,效果事半功倍。
3.營造教學情境。我經常利用多媒體、幻燈片等音頻、視頻,營造美輪美奐的英語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悠揚的輕音樂中,欣賞英語歌曲,欣賞外國山水風光,欣賞帶有磁性,發音標準的英語閱讀,給學生(特別學困生)以視覺、聽覺的享受,給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西方文化的魅力,感覺學好英語有這么多的樂趣,增強了課堂活力,自然英語課堂因學生參與而精彩。我在上漢譯英時,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我不是直接給出漢語,翻譯成英語,我是利用多媒體把漢語用影視和圖畫表示,例如,播放一個圖畫
(廚房里放一些蛋糕),我要求小組共同探討,讓后給出答案:There are some cakes in the kitchen.目的就是為了考察there be句型的實際運用。后面是復數就用are,是單數就用is,接著我又放小明在教室學習語文的圖片,我讓學生先看圖思考,然后翻譯(Xiao Ming studies Chinese in the classroom.),這就是考察學生如何運用謂語動詞的形態,如果是第三人稱單數,謂語動詞一般+s,或者+es,如果動詞結尾是ch、th加es,如teach→teaches,如果第三人稱謂語動詞結尾是y,應把y改成i→再+es,例如學習study→studies,這樣通過情景,老師及時進行知識傳授,實踐證明效果極佳。
三、培養能說生活英語的良好習慣
俗話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要想學生非常快樂、流暢地掌握生活英語,就要求我們平時對話能夠養成講英語口語的好習慣。例如,見→面就說How are you!問候語例如,早上好說Good Moring!中午好→Good afternoon.感謝thank you.沒關系→Thats all right!請→please等,久而久之學生英語開始口語化,學生自己充滿著自豪感,學習的積極性也得到了極大的調動,學習效果也高效。
總之,俗話說:“教學有法,而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有法,應尋找規律;教無定法,尋藝術途徑;因材施教,要開發課程。只有老師辛勤的耕耘和澆灌,花朵(學生)才能更加艷麗富貴,學生才能在輕松、快樂中學好英語。
參考文獻:
[1]朱瑩娟.讓學生的心靈揚起風帆[J].校園英語,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