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小虎
摘 要:生活化教學將貼近學生生活的素材引入到數學教學之中,同時讓學生嘗試將學到的知識用于解決生活問題。在指導學生測量不規則物體體積時,教師可以采用這樣的教學策略,讓學生觀察生活情境,并通過小實驗嘗試自己解決問題,最后在總結和遷移中完成知識建構。
關鍵詞:數學教學;生活化教學;不規則物體;教學策略;知識建構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15-0054-01
在數學教學中,采用生活化教學的方法,給學生設置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會使學生更加投入地參與到學習之中。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測量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時候,如果也能和學生熟悉的生活結合起來,必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指導觀察,學會估算
在數學教學中,如果能讓學生在具體而真實的生活情境中進行探索和觀察,會產生更好的教學效果。在指導學生測量不規則物體的體積時,教師也可以采用這樣的方法,讓學生嘗試自己動手,創造出一個不規則物體,并對其進行觀察,嘗試用自己的方法估算其體積,然后教師再引入具體教學中,教學效果會更好。在指導學生學習測量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時候,教師可以先讓他們回憶一下自己曾經學過哪些體積的計算方法,學生很快就說出正方體以及長方體的計算方法。此時教師可以出示番茄、鉛筆等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并向學生提問:“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物體都是正方體和長方體,那么大家又要如何計算它們的體積呢?”為了讓學生對此有更加深刻的感受,教師可以給學生分發五色彩泥,讓他們根據自己的想象捏出不同的形狀,并嘗試說說怎樣估算它們的體積。學生們根據自己的想象進行捏制,并說出了各種不同的答案。此時教師可以指出:“這些彩泥一開始的大小其實都是一樣的,但是大家估算的結果卻不一樣,能否想一下要如何縮小誤差,讓測量更加準確呢?”這個問題,很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對于周圍的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生活化教學可以激發他們的探索熱情,讓他們主動進行觀察和估算,有助于他們進一步學習和探索。
二、科學實驗,縮小誤差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在數學教學中不僅要照顧到數學自身的特點,更要關注學生的心理特點。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的數理邏輯思維能力不太發達,純理論的教授會讓他們學得較為吃力。因此,教師可以將抽象的數學問題具象成某些數學模型,讓學生通過科學小實驗的方法自己探索并找到答案。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嘗試自己設計科學小實驗,縮小誤差值,更加精確地計算出彩泥的體積。有學生提出建議,可以將其放入盛水的量杯之中,通過量杯中水平面的升高來判斷其體積。“假設量杯中原本有100毫升水,放入物體后,刻度變成了150毫升,150-100=50(ml)=50(cm3),這樣就能得出該物體的體積是50 cm3。”此時教師可以再次啟發學生思考:“如果使用的是長方形容器,它的底長3分米,寬為2.5分米,將物體放入其中后,水面上升了0.3分米,那么能否計算該物體的體積呢?”經過多次實驗并且小組討論,學生漸漸總結出了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測量公式:假設水的體積是V1,物體放進水中,體積為V2,那么該物體的體積V=V2-V1。小學生一般都比較好動,而在數學教學中加入小實驗,很好地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讓他們可以通過自己動手的方式進行探索。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進行實驗,并通過討論來逐步縮小誤差值。
三、嘗試建構,延展遷移
建構主義學習觀認為學生并非被動接受信息,而是主動地進行知識建構,而這種建構是建立在學習者的經驗背景基礎之上的。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聯系學生的經驗和生活背景,讓他們嘗試進行知識遷移,達到認識結構的質變。如在學習測量不規則物體體積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進行課外研究,探討一些更有挑戰性的問題,以求達到延展遷移的效果。在學生完成一系列動手實驗后,教師可以啟發他們總結測算不規則物體體積的具體方法,并嘗試在課后繼續思考更有難度的問題:“大家剛剛使用了不同的方法來測量不規則物體的體積,但是其中有一點卻是相同的,誰能說說看。”有的學生說:“我們都借用了規則形狀的物體,比如說正方形的盒子等。”教師繼續提問:“其實這就是轉化的方法,通過轉化能夠幫助我們解決難題。下面再請大家思考一下,能否逆向思維,假如放入的是規則物體,能否通過類似的方法計算水面上升的程度呢?例如,將一塊棱長3分米的正方形物體放入一個長方體水槽中,測量得到該水槽的長為48厘米,寬是25厘米,這個時候水槽中的水面會上升多少呢?”學生在課后饒有興趣地進行了各種嘗試,由此及彼,嘗試著知識的建構。這種學習方式不僅能夠起到知識遷移的效果,更能讓學生深切感受到數學和日常生活密不可分,運用數學課上學到的知識能解決生活問題。這樣,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結束語
創設生活化的學習情境,能促使學生更好地學習如何測量不規則物體體積等數學問題。教師通過將教學素材生活化,讓教學形式多樣化,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感受數學的魅力,提高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尹美霞.“測量不規則物體的體積”教學設計及說明[J].中小學數學,2011(06).
[2]李濤.《測量物體的體積》教學設計[J].教學與管理,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