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林
摘 要:初中是學生接觸物理學的初級階段,這一階段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掌握學習物理的方法,養成動手實驗能力,積極主動參與自主探究,是初中物理教學的主要目標。本文研究了新時期、新形勢下如何依據初中物理的學科特點并結合初中生的實際以及學習和接受規律達到上述目標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關鍵詞:新時期; 初中物理 ;教學思路; 方法
物理是一門很重要的基礎性課程,初中階段正值九年義務教育的重要階段,而且隨著網絡和信息傳媒終端技術的快速發展,學生接受知識、信息的渠道、速度更為多元和便捷。因此,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按照新課程改革的要求,與時俱進,通過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不斷創新,從而構建高效的初中物理教學課堂。
一、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
親其師方能信其道。教師作為學生知識傳授學習的主要責任負責人,和諧良好的師生關系對于學生的學科知識學習占據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應當發自內心的重視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有效激發提升學生的學科學習積極性,發揮強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同時使得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懷,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知識學習興趣。注重學生的內心世界以及相應情感的溝通交流,引導開發學生緊跟老師的步伐從而近可能發揮自我學習能力去探索發現問題,從而進一步和教師一起進行探究解決問題,有效強化激發學生的物理學科知識學習興趣,促進高效課堂的建立。教師都要明白各自的目的,讓學生們參與教學,參與教師的思維。因為他們也要參與這個社會,參與這個世界。所以教師要讓他們明白自己的存在,明白自己的意義,要讓他們自己擁有參與感,并未參與感而感到自豪。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對學生的吸引力
烏申斯基說過這樣一段話:“脫離學生興趣的強制化學習,會削弱或扼殺他們追求真理的愿望?!弊鳛槲锢韺W發展的重要支撐,實驗是物理思想和科學方法的集合體。它強調嚴謹性和真實性,但是,其中也不乏彰顯物理學科魅力的興趣因素,只有重視實驗,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發學生的智力,幫助學生認識和理解物理知識,降低學習難度,才能使物理教學獲得成功。通過課外的小實驗,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際動手操作的能力,以此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學效果會大幅度提高。
巧用生活中的常見現象,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紙鍋燒開水”“手下油鍋”“瓶子吞雞蛋”“壓強噴泉”等,都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興趣。利用好網絡資源、遠程教育和視頻微課等資源,激發學生的興趣。面對豐富的學習資源,多樣的學習內容,學生在課余自學時,經常遇到不能解決的問題。這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網絡搜索相關知識,利用微課觀看視頻,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方式的多樣性,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為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三、教師要認真研究課程標準,認真備課,精心設計教學的每一環節
概念教學時,教師一定要把握物理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引導學生對概念有深入的理解;實驗教學時,教師在實驗前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課前一定要反復演示,確保課堂實驗能夠成功,必須讓學生看清楚實驗現象,讓學生明確操作什么、觀察什么、思考什么,將實驗現象及實驗數據記錄下來,以便進行論證、交流及評估;習題教學時,教師一定要精選試題,做到既能體現重點又能突破難點,試題的難易程度要適中,讓絕大多數同學通過講解能掌握解題的方法。對變式題目要會解,杜絕題海戰術和重復訓練;物理規律教學時要讓學生明確規律的適用條件和范圍,理解公式中所表示的物理量之間的數量關系,而不能只是簡單地從數學的角度加以理解,只有正確地運用規律來研究和解決問題,才能避免亂用規律、亂套公式的現象。教師要精選試題,引導學生在實踐中總結運用物理規律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與技巧,從而提高學生運用物理規律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所以,教師要加大教研的力度,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效果,使學生在課堂上得到最大的滿足。
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課堂設計要切實落實三維目標,突出重點、難點。在課堂上開展的所有教學活動要以目標為導向,以學生為主體,以合作探究為主要學習方式,通過教師創造的有效情景氛圍激活課堂,有效提問引領學生的思維,讓大家在高興、愉快的氛圍中獲得知識。教師還要積極推行小組互助式學習制度,把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讓組長帶領大家積極討論,找出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小組間可以進行比賽,創造全員參與的氛圍,讓每位學生都積極投身到課堂學習中。同時,教師通過對小組的學法進行指導和激勵性評價,進一步提高學習小組的自主學習效果。
五、教師要研究教參,熟悉新課標和課本
學生考試成績好不好,除了與平時是否認真學習有關之外,還與考前復習時教師的引導有關,教師要能把握重點,突破易錯點,這點能力很重要,而這需要教師在平時多看書,多研究,多總結。時間久了,自然教師的功底就深了,教學也就得心應手了。
六、階段檢測要跟進
教學效果好不好,教學任務完成沒有,我們要通過檢測才能知道,所以我們在進行檢測前一定要精心設計試題,既要能檢測到所學的重點,又能突出教學的難點,還要體現出一定的區分度,讓中下學生考得滿意,優秀學生考得興奮。對于錯題的處理,同學們要養成摘抄錯題的習慣,抄上原錯誤答案,注明錯誤原因,備注好易錯知識點,最后寫上準確的答案??荚嚽霸倩剡^頭來看看錯題本,就會大大減少失分的機會。
七、課后教師要及時反饋矯正,注重課后反思
沒有完美的課堂教學過程,所以課后要及時反思。主要包括在教學過程中,課題的引入是否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學目標的設定是否科學;定律、公式的概括與推證是否嚴謹;概念的分析是否準確、透徹;例題的講解是否突出本課重點;小結是否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作業的布置是否有針對性,能否體現出分層訓練的特點。最后,結合學生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對原有的教學設計進行審視和修訂,揚長避短,使教學更科學、更完善,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綜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學應以關注每位學生的發展為根本,教師要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在上課過程中要深入到學生中去,努力引領學生全員參與并能做到及時反饋和個別有效輔導,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基礎上,促進學生學習方法的優化。在這樣的課堂下,相信我們的教學會收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