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與深入,差異教學已經形成了一種教學趨勢,差異教學是根據學生的不同要求制訂不同的教學策略。高中生的數學基礎參差不齊,教師在教學中,需要認識到這種差異,并通過差異教學來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就如何通過差異教學優化高中數學策略展開討論。
關鍵詞:差異教學;高中數學;優化策略
差異教學是在尊重學生差異性的基礎上,以不同的教學目標來約束學生,從而滿足不同類型學生的學習需求。差異教學需要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差異性優化自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增強學生的參與度,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差異教學的內涵
在高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全面地認識每一位學生,并從中發現學生的個性特點以及學生的優缺點。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數學教師應在承認學生差異性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差異教學是指在以班集體為教學單位的基礎上,以學生的差異性為教學基礎,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不同類型學生的學習需求,使得在個性化的基礎上得到發展。
在進入高中之前,每位學生都擁有多年的學習經驗。高中數學不同于初中數學,在教學方法以及教學過程方面都存在著差異,且數學知識之間的連貫性具有突出的特點,因此,很多學生在進入高中后,數學的學習就顯得很困難,且隨著問題的日積月累,從而導致學生對數學失去了學習興趣,甚至會產生厭煩的心態。
二、高中數學實施差異教學的意義
首先,每一位學生的家庭背景、學習經歷、身體素質、綜合能力都存在著差異性,這就導致在數學知識的理解方面存在著差異性。教師應充分肯定這種差異性,并在此基礎上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來促進學生的全方面發展。
其次,由于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對于個體的差異性需求量越來越大,對于人才的多樣化需求也在不斷增大,社會需要的是不同類型的綜合性人才。
最后,差異教學法可以在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的發展,差異教學在注重學生基礎以及學生興趣的基礎上,在與教師教學的相互作用下,重視與學生的共同發展。
三、高中數學實施差異教學的策略
1.教學目標差異化
每一位學生在學習基礎、學習方法等方面都存在著差異性,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到因材施教,制訂恰當的教學目標,從而使每一位學生都可以掌握最基本的數學理論知識,使教學目標具有差異性,不僅會有利于學生的自我評價和自我激勵,還會使學生之間存在良性的競爭關系,在一定程度上還會幫助教師把握上課的教學方向,使教學內容更加符合教學大綱的要求。
2.課前預習差異化
高中數學不同于初中數學的學習內容,為了更快地跟上教師的教學思路,學生在課下需要對有關數學知識進行預習。課前的預習不僅會使學生在上課時有針對性地聽課,還會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除此之外,學生在課前進行預習,在培養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基礎上,可以增強學生對高中數學學習的自信心,從而進一步地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這就要求教師可以根據高中數學的教學要求以及學生的差異性,對不同類型的學生提出不同的預習要求。比如,對于學習好的學生,就可以要求該類學生在預習完相關知識后,還要對有問題的部分進行自行查閱資料解決;而對于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來說,就可以要求他們對相關知識進行理解,把不懂得部分標注出來,在課上進行認真聽講。
3.教學過程差異化
課堂教學是師生之間的互相交流,是一個雙向的交流過程,而不是教師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地講,學生在臺下沉悶的記筆記,在課堂上調動師生之間的積極性是課堂教學的關鍵。學生只有在聽講的過程中,可以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并在與教師交流的過程中獲得正確的答案,這就是調動雙方互動的差異性教學。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并根據教學任務的不同,從而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與此同時,教師可以鼓勵不同類型的學生提出不同類型的問題,然后通過小組討論或是教師指導的過程得到不同層次的答案。
4.課后作業差異化
教師可以根據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布置不同層次的作業給予不同的學生。例如,對于學習好的學生,教師就可以給他們布置較復雜、有難度的題目;對于學生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給他們布置基礎型的題目。這樣在滿足優等生要求的基礎上,也不會使基礎較差的學生感受到壓力,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綜上所述,通過差異教學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不僅會使得各個層次的學生得到學習的需求,還會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積極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差異教學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對于高中數學教學起到了優化的作用,不僅使高中生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還提高了高中數學教學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