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飛海
【摘要】本文主要針對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現狀、制約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的因素進行分析研究,并對如何提升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出對策。
【關鍵詞】高職院校; 職業能力;對策研究
為貫徹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過程、全方位育人,高職院校必須采取得力措施,提升輔導員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具備的多種能力,不斷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一、高職院校輔導員職業能力建設現狀
近年來,高職院校雖然在推進輔導員職業化建設過程中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但由于受人才培養方案、專業結構、社會認同、總體師資隊伍等情況的影響,輔導員隊伍建設水平明顯落后于時代發展需要。
(一)輔導員隊伍結構不合理。從調查中來看,按照輔導員必須具備高校教師、本科以上學歷、中共黨員這三條基本任職條件來看,高職院校尚有部分輔導員不是中共黨員,開展黨團建設就不符合規定,職業能力也就大打折扣。同時,部分輔導員不是本科學歷,年輕、低職稱輔導員較多,沒有形成較為理想的梯次結構。
(二)輔導員隊伍不穩定。高職院校部分輔導員是升格后學校無課教師和行政轉崗人員,新進畢業生在輔導員崗位上鍛煉后又會回到教學崗位。查看高職院校人才引進方案,很少有引進專職輔導員的現象。學科多樣、基礎薄弱、專業知識欠缺是高職高專院校輔導員隊伍普遍存在的問題,這與本科院校存在較大差距。
(三)輔導員職業能力不強。大部分輔導員職業定位的欠缺,導致發展動力不足,表現為自我限制在傳統的角色里,每天忙忙碌碌,處理學生事務,完成學校、系(院)安排的臨時工作,很少進行深入細致的理論學習和科學研究,突出表現在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技巧、手段滯后于時代發展,職業能力需要進一步提升。
二、制約高職院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的因素
(一)輔導員自身職業定位模糊。從自我認知上看,高職高專院校部分輔導員對前途缺少信心,沒有把當前從事的工作作為一種職業,在輔導員崗位上干,僅僅是權宜之計,以輔導員崗位為跳板,向學術或者黨政管理崗位轉型,是年輕輔導員普遍存在的想法。但從現實看,輔導員是老師,但一般不承擔教學任務,在職稱評定上也沒有專職教師一樣的機遇,是干部,卻不履行相應的工作職責,更缺少相應的提拔升遷機會。由于定位模糊,就造成輔導員處境與地位非常尷尬,缺少職業公信力,隊伍不穩定。
(二)輔導員團隊建設整體水平不高。輔導員工作的對象、內容、環境、范圍等面臨諸多挑戰,需要輔導員加強團隊建設,增強凝聚力、向心力。但高職院校由于輔導員建設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團隊建設明顯不如專業學科教學團隊建設。在學校申報河南省輔導員精品項目建設、輔導員人文社科項目立項時,申報不積極,缺少輔導員工作項目學術帶頭人,沒有形成以之為核心的輔導員團隊。
(三)對輔導員職業能力的提升缺少必要的措施。主要表現在沒有按照要求進行系統的培訓。校內培訓沒有合適的場地,缺少師資、教材等,培訓時間過短,輔導員參加培訓也不積極,培訓達不到要求;省級培訓參加人員特別少,不能達到全覆蓋;校內組織的活動少,缺少針對性。對參加省級活動不積極,存在不參加或參加沒有認真準備的情況。查看河南省全部五屆輔導員職業能力大賽,高職院校沒有一所學校取得一等獎,二、三等獎以上也寥寥無幾,至于輔導員精品項目建設、論文遴選、輔導員年度人物評選等高職院校更難榜上有名。
三、高職院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的有效對策
輔導員隊伍職業化、專業化建設的目的是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時效性,切實提升育人水平。高職院校要貫徹落實《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為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創造良好條件。
(一)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政策保障。高職院校要制定切實可行的輔導員建設政策制度。一是嚴格輔導員選聘、管理。將輔導員隊伍建設納入整體師資隊伍建設規劃,在人才引進計劃中,切實把有學科背景、綜合能力突出的畢業生選聘到輔導員工作崗位上來。二是進一步完善輔導員年度考核方案和考核標準,使輔導員評價體系更加科學、有效,同時落實輔導員退出制度,形成“能進能出”的良性循環。三是在職稱評定上,實行輔導員職稱評定計劃單列,有計劃推進輔導員職級并行制度。四是暢通輔導員發展渠道,將優秀輔導員推薦到適宜的黨政領導崗位上,使輔導員隊伍成為學校黨政干部的搖籃;五是在制定績效工資方案時,綜合考量輔導員工作特點,力爭做到與教學崗位同工同酬。這樣就能使輔導員發展有動力,上升有空間,最大限度調動輔導員隊伍工作積極性,增加職業認同感,推動職業能力提升。
(二)加強輔導員崗前和在崗培訓。采取校內校外相結合的方式加強輔導員崗前和在崗培訓。內部交流主要是年度優秀輔導員做經驗交流、案例教學等,例如我校藥學系的思想政治工作沙龍,就是輔導員相互學習交流的平臺。請進來與送出去相結合。聘請校外思想政治教育專家、教授,每年假期開展輔導員工作專題講座,同時,分專題、分批次將輔導員骨干、新入職輔導員送至各級輔導員培訓基地進行系統培訓,回校后再與校內輔導員分享學習成果,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加強輔導員新媒體工作能力。當今已進入互聯網+時代,新媒體已經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大學生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傳統的思想教育模式已不再適應時代的發展。這就要求輔導員創新工作方法,掌握新媒體工作能力,線上線下同時推進,主動占領意識形態教育制高點,運用網絡、微博、微信、QQ等新媒體,大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四)開展輔導員職業能力大賽。輔導員職業能力大賽是提升輔導員職業能力的有效途徑,是新時期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的新舉措,是輔導員展示職業能力和相互學習交流的平臺。高職院校要有計劃地組織好這項賽事。實踐中,我們采取以系(院)為單位組織初賽,學校在初賽的基礎上進行決賽,達到以賽代訓的目的。通過輔導員職業能力大賽,輔導員之間進行了思想和業務交流,一部分優秀輔導員脫穎而出,助推輔導員隊伍職業能力提升。
(五)建設輔導員特色團隊。輔導員工作面臨共性和個體問題,這就需要輔導員加強團結協作、建成具有凝聚力、戰斗力的團隊。比如我們在建設輔導員精品項目《仲景學子之家工作室》《甘草計劃——中間群體學生成長計劃》的過程中,我們就有意識地整合中醫系輔導員資源,以項目負責人為核心,將工作項目板塊化,根據個人特長分管一個項目,發揮團隊力量,最終在全省項目申報中,我校是唯一一所連續兩年獲省資助的高職高專項目。目前圍繞仲景文華、仲景精神在我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我們正進一步打造一支富有特色的輔導員團隊,在科研立項、學術研究等方面進一步發揮作用。
五、結語
為貫徹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過程、全方位育人,高職院校必須嚴格輔導員選聘、管理,加強輔導員培訓、開展職業能力大賽、特色團隊建設,加強政策保障等措施,才能有效地促進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
【參考文獻】
[1]李琳.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的思考與建議,高校輔導員,2015(4).
[2]杜威.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路徑與方法研究,教育,2015(34).
[3]李亮,等.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路徑,亞太教育,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