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冰梅

內容摘要:本文對漢語言文學專業在當前形勢下的發展狀況進行了分析,探討了應用型本科院校中漢語言文學專業未來的發展道路,提出了重建課程體系的設想。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專業 職業能力 課程體系
漢語言文學專業產生于十九世紀末期,是我國大學最早開設的專業之一。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起漢語言文學專業發展迅速,不僅普遍開設于本專科師范類院校,而且在一些綜合類大學甚至理工類大學也相繼開設了此專業。為我國培養了一大批專業人才,為人文學科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然而,近年來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的就業情況卻出現了不景氣的現象,究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源于本科擴招導致專業人數過多,另一方面在于專業分工更細,原本依附于漢語言文學專業的秘書學、新聞學等也相繼成為了獨立的專業,就業市場的蛋糕越切越小。面對當前市場的需求及本專業的發展現狀,作為三本院校中的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改革已勢在必行,其中課程體系改革作為一項重要內容擺在了我們面前。
一.課程體系重構的新思路
1.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應用性”
近年來,隨著獨立院校在改革中的不斷探索與實踐,“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已成為我國獨立院校共同的人才培養定位。然而,對于一個以強調對學生進行人文素養培養、強調對傳統文化傳承的漢語言文學專業而言,將其納入傳統的應用型的行列未免顯得有些牽強。然而,當我們重新去思考“應用性”的時候,其實我們可以發現,“應用性”不僅是指能夠直接轉化為經濟效益,還應該指為社會、為地方經濟的發展培養人文工作者和深厚的人文底蘊。應用型不僅是指為社會創造的經濟價值,也是指為社會帶來的人文價值。
2.對“就業市場”的觀察
在對新的課程體系進行重構的過程中,我們一方面對近幾屆畢業生的就業現狀進行了問卷調查,另一方面走進用人單位,聽取用人單位的指導意見。據就業生的反饋結果(有效問卷108份)顯示,我校畢業生畢業后集中于企事業單位辦公文秘14%、民營和中小型企業文職26%、中小學教育的占15%、宣傳18%、培訓機構15%、其它12%。針對“畢業生建議母校開設的與就業相關的課程”這一問題,許多畢業生都建議加強在校生的應用寫作能力訓練、開設禮儀課程、言語交際課程等。用人單位則建議強化學生的文學功底、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
二.課程體系重構的新框架
在新的課程體系的重構過程中,漢語言文學專業本身固有的人文性仍然是不可缺失的。它是專業的血脈,也是專業的靈魂。但同時,課程體系也要打破原有的專業界限,借人之長補己之短。
1.知識方面
本專業以語言基礎知識和文學基礎知識為核心,將現代漢語、古代漢語、語言學概論設為語言類核心課程;將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設為文學類核心課程。
2.能力方面
新形勢下,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能力培養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即寫作能力、文學鑒賞能力、語言應用能力、文學批評能力、中學語言教學能力、辦公文秘能力、新聞傳播能力、國際競爭能力、交流溝通能力、團隊精神和領導能力、持續學習和創新能力。以此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3.素質方面
學生除應具有的專業素質外,還應加強其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身心素質,以良好道德素養、健康的心態走向工作崗位。
三.課程體系重構的新目標
1.培養目標上
一直以來,漢語言文學專業以培養從事中學語文教學和學術研究人才為主要人才培養目標,而這一培養目標顯然已不適合當今社會對該專業人才培養的需求,因此,結合民辦院校學校學生的特點,我們在培養目標上進行了改革,從單一化轉向多樣化,形成基礎加特色的培養模式;從傳統型轉向現代型,使學生能嫻熟地運用本族語和外語,能熟練地運用多媒體,既能熟練地寫作各類文體,又能懂得編輯、制作,將語言文字傳播與網絡傳播有機地結合,以適應社會快速發展的需要。
2.課程體系上
實行厚基礎、多方向、因材施教、靈活多樣的育人模式,提出“平臺”+“模塊”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以學科基礎課程、專業主干課程構建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課程平臺。在專業拓展基礎上建構三大方向模塊:教育教學模塊、文秘文員模塊、新聞傳播模塊。
3.實踐教學上
在校內實踐中,我們對寫作類課程內容進行了整合,培養學生寫作能力;擴展辦公自動化操作能力,如計算機、掃描儀、復印機、傳真機、采訪筆、投影儀等設備的正確使用,以及辦公室常用軟件使用技能,強化學生辦公技術和制作方面的動手能力等。
在校外實習中,我們在中小學校、報社、公司等單位建立了實習基地,保證每一個學生都有參與實習的機會,在實踐中鍛煉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
四.課程體系重構的新特色
1.注重應用性
本課程體系更加注重應用性,更加注重為企業培養多能的應用型中文人才的培養目標。在課程模塊設置方面,樹立“基礎為專業服務,專業為行業服務”理念,淡化課程理論知識的完整性和系統性,強化課程的實踐性和應用性。
2.突出人文性
人文的核心是“人”,以人為本,關心人,尊重人。人文性將貫穿于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課程始終。在課程中體現出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人文素養、先進的道德。
3.強調實踐性
本課程體系的重構加強了理論與實踐教學相結合、課內與課外相結合、校內實訓與校外實習相結合,重點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為他們向職場過渡做準備,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優勢。
參考文獻
1.洪芳.關于漢語言文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思考—以燕山大學為例.南昌師范學院學報,2015(2).
2.李建平.應用型本科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發展方向和路徑的思考.科教文匯,2013(4)
3.曲文軍.漢語言文學專業創新課程體系建設的探索與實踐.臨沂師范學院學報,2010,(4)
4.譚德興.對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新模式的思考與實踐.中國大學教學,2013(12)
(作者單位:長春光華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