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偉巖+李育潔
摘 要: 翻轉課堂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它與傳統教學相比,更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更有助于平等師生關系的建立。翻轉課堂對教師要求更高,教師要改變權威的教學地位,成為學生的朋友。本文對翻轉課堂在大學物理教學中的應用進行討論,并對教學效果進行總結。
關鍵詞:翻轉課堂 物理教學 大學物理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5-0216-01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翻轉課堂這種教學模式越來越受到眾多教育工作者的關注。哈佛大學著名物理學教授埃里克·馬祖爾(Eric Mazure)將學習的過程分為知識傳遞和知識內化兩個過程[1]。傳統的教學活動先由教師講進行知識的傳遞,再由學生練習進行知識的內化。翻轉課堂的基本過程是:把傳統的“先教后學”的學習過程翻轉過來,課前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自主學習知識,課上教師與學生進行交流討論以便于解答疑難問題,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2]。翻轉課堂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注重過程教學,這樣的教學模式能更好的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大學物理是高等院校理工科學生必上的一門基礎課,它具有邏輯性強、科學思想豐富、研究方法眾多的學科特點。目前的物理教學主要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內容,突出的是教師的作用,學生的主動性得不到發揮。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到大學物理的教學中,能更好的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翻轉課堂的優點
1.翻轉課堂有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先講,學生再學”,課上教師講解知識,學生接受知識,課下通過作業讓學生進一步對知識進行鞏固,這樣的模式導致學生在完成作業過程中遇到某些問題,無法得到教師的及時幫助解決,影響了知識鞏固吸收的效果。而翻轉課堂就是將傳統教學中的“知識傳遞”與“知識內化”兩個過程翻轉,知識傳遞過程由課上轉移至課下,知識內化過程則由課下轉移至課上,是“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課前,學生通過教學課件進行知識傳遞,學生只有在自主學習知識后,才能在課上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分享,將知識轉化為能力,真正做到學以致用。此外,知識內化的過程在課上進行,學生遇到問題,教師可以及時的幫助解決,對知識消化鞏固的更好,使教學效果和學習效果得到提高。
翻轉課堂把原本屬于學生主動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了學生[3],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合理安排時間自主學習,這種自主學習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對學生合理安排時間、規劃人生也有一定的幫助。這種教學模式促使學生在課前自主學習,在課上進行交流和討論,提高其學習的主動性。
2.翻轉課堂有助于培養平等的師生關系
傳統課堂強調師道尊嚴,教師總是處于高人一等的地位。這樣的課堂教師占主導地位,學生則處于從屬地位,這樣的課堂不利于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培養,抑制并束縛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相反,翻轉課堂中的課堂活動由教師講變為學生的講和學生的交互討論,創建了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互討論交流機制,增加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有助于教師幫助學生及時解決問題,有助于學生交流能力、解決問題能力與協同合作能力的培養。這種教學模式消除了教師和學生的等級觀念,有利于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在師生交流互動的過程中,學生把老師當成朋友,而不是“權力至上”的老師。
二、翻轉課堂對教師的要求
傳統教學強調以教師為中心,課堂活動圍繞教師講授內容展開。教師在課堂中處于主導地位,是知識的傳授者,學生處于被動地位,是知識的接收者[4]。翻轉課堂弱化了教師的講,但是教師的作用不可忽視,將翻轉課堂應用到大學物理教學中,教師首先要轉變觀念,教師不再是權威,而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幫助者。
1.教師要全面學習與物理相關的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物理學是自然界最基本形態的科學,研究物質的基本結構、基本運動形式的基本規律、相互作用及其轉化的規律,與生活、現在科學技術緊密相連。教師不僅要學習物理的知識,還要學習與物理相關的知識。每一部分知識都通過一個熱點話題作為引子。通過讓學生課前探究熱點話題的本質,來開始本部分知識的學習。比如學習力學之前,讓學生查找關于天宮二號的相關信息,天宮二號是怎么發射的?天宮二號與神州十一號飛船怎樣交會對接?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很精的掌握物理知識,還要在廣度上有所突破,對知識的掌握要既精又廣。要求教師多關注實事,關注生活,不能“閉門”只關注物理。
2.教師要制作精彩的教學課件
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的備課工作主要是教案的編寫、PPT 課件的制作,形式比較單一,而且老師和學生是相互脫離的[5]。翻轉課堂在教學中應用的關鍵就是學生們課前的自主學習,這就要求教師為學生提供充足和豐富的學習資源,并利用社交工具為學生提供交流溝通的平臺,保證學生能夠完成自主學習。所以,教師要在課前制作精彩的、高質量的教學課件。這就要求教師付出更多的時間去搜集素材、整理資料,根據所學內容和所教學生的情況,篩選知識、整合信息、制作短小精煉的教學課件。
3.教師要成為學生交互討論的參與者
翻轉課堂注重學生的參與,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生根據自己課前預習的知識在課堂上像“老師”一樣講給其他同學,遇到不懂的地方與其他同學進行討論研究。教師也要參與其中,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討論情況,并給出指導性的意見。學生由之前的被動接受知識變為主動的學習研究知識,教師則要由之前的管理安排課堂變為學生交互討論的參與者。
三、翻轉課堂的實施
1.設定目標
根據大學物理的教學大綱和課時的安排,設定幾個專題(力學、熱學、光學等),每個專題的教學要求、學習重點在緒論課上讓學生了解。課前針對本堂課的教學內容找到與之相關的熱點話題,通過探究熱點話題的本質學習本部分的物理知識。比如在學習“光的偏振”時,以“3D電影”作為熱點話題,讓學生翻閱資料查找“看3D電影時為什么帶眼鏡”,“ 3D眼鏡與普通的近視鏡有什么區別”?進而來完成本節的教學目標“1.理解自然光和偏振光,2.掌握偏振光產生的方法及特征,3.掌握馬呂斯定律和布儒斯特定律?!?
2.學生的“學”
有了熱點話題作引子,有了教學目標作方向,再加上教師提供的教學視頻或課件,學生可以發揮主動性了。課前學生通過各種途徑(網絡、圖書館、咨詢相關人員)探究熱點話題的本質,找到其中蘊含的物理知識,觀看教學課件,進一步理解這一部分知識與熱點話題的關聯,并對物理知識進行鞏固。學生的“學”是在課前來完成的,這就要求學生合理分配時間,最大限度的利用零散時間,這對大學生而言也是能力的一種培養。
3.教師的“教”
課前每個學生都對熱點話題和知識進行自學,都有了自己的理解。課上就要對知識進行分享,由若干學生像“老師”一樣對知識進行講解,其他學生進行補充。對于不懂的問題,學生開展交互討論,討論的過程是學生對知識理解升華的過程,是多角度看待問題的過程,是培養學生協同合作的過程。教師也要參與到討論中,不僅要對學生討論的問題給予及時的指導,還要適當給出啟發性的提問,以幫助學生及時發現問題、 思考問題、 解決問題,全面地提升其思維能力。 “翻轉課堂”的創新之處就在于將課堂交還給學生,學生通過交互討論更好的掌握知識。
4.反思與鞏固
對知識的反思是必不可少的,通過反思對知識進行鞏固。對于理論性較強的物理課程。對知識的應用和練習作為反思的重要途徑,課上教師設計合適的練習題目,學生根據所學知識解答出問題,必要時進行分組討論,完成對知識的應用,獲得相應的成就感。在這一環節,教師設定的練習題目不要過難,要幫助學生發現自己在解決問題中的不足,促進學生在反思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反思中鞏固知識。
四、翻轉課堂的效果
通過一個學期的教學實踐,翻轉課堂在教學中收到了一定的效果:課上由老師的講變成了學生的講,很好了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減少了開小差學生的數目,提高課堂聽課效率;通過探究熱點話題所蘊含的物理知識,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通過學習方式的改變,提高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
翻轉課堂在實踐中要發揮更大的優勢,需要教師“放手”,將課堂交給學生。但是教師的作用也不容忽視,教師要改變教學觀念,查找合適的熱點話題,制作精彩的教學課件,積極參與學生們的課堂討論,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發現學生學習問題并作出反饋。只有師生共同努力,才能將“翻轉課堂”發揮更大的優勢,才能讓學生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學習知識。
參考文獻
[1]祝智庭,管玨琪,邱慧嫻.翻轉課堂國內應用實踐與反思[J].電化教育研究,2015,(6): 66-72.
[2]馬秀麟,趙國慶,鄔彤.大學信息技術公共課翻轉課堂教學的實證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3, (1):79-85
[3]馬秀麟,趙國慶,鄔 彤. 翻轉課堂促進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發展的實證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 2016, (7):99-106
[4]高敏,段兆兵.課堂翻轉期待教師教學理念的 “翻轉” [J]. 教育探索, 2016, (5):134-137
[5]黃金煜 鄭友訓. “翻轉課堂” 與教師角色轉型[J]. 上海教育科研, 2014, (6):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