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奕群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嚴格,人才的養成并非一朝一夕,人才的養成要從學生時代抓起。中學時期是學生習慣養成的主要培養時期,在中學學習過程中更有助于歷史素養的養成。歷史素養的意義就是主要培養和更新學生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在知識傳授方面,主要以疊加的方式進行學習,即“知識+知識”的積累。在中學歷史知識傳授過程中大概有幾個層面,一方面對具體史實內容的探究,和由史實和知識系統相互結合傳導出的歷史氛圍。歷史素養主要是對歷史知識進行消化、分解、提煉和轉化的過程。其次是提高史實的“可溶解”程度,史實的“可溶解”性是知識酶化的前提條件。想要加深對歷史具體史實的了解就要從中學時代開始培養學生的歷史素養,文章對中學時代歷史教學的素養進行了合理的探究,通過探究發現中學歷史教學知識在中學課堂的重要性意義。
【關鍵詞】中學歷史;學習探究;歷史素養
一、前言
隨著21世紀的到來,我國教育部門針對在中學生學習頒布了幾項學習文獻。隨著文獻的推出,“歷史素養”“文學素養”等概念作為新課標的重點被推崇出來。在此后教育部門編程的提綱中,著重對歷史素養進行考察研究,并扎起研究中傳承和積累下來。自此以后,歷史素養的概念貫徹落實到中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也體現在了高等教育學校的考試和測試中。通過考試和測試,一定意義上加深了學生對歷史素養的了解度,歷史素養也逐漸成為中學課程中下一個主要涉及到學習內容。
二、歷史素養的內涵
歷史素養不同于其他學科的學習,歷史素養主要的表現方式就是通過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進行自我積累,通過積累的方式提高對歷史知識的掌握、對自身綜合能力的培養、對自我意識的提高以及對自我感情價值觀的構成[1]。學生通過日常生活表現出來的是站在歷史的角度思考和發現問題,在發現問題的過程中合理的進行解決問題,展現出的是個人的解決問題的心理素質。歷史教學過程中,能有效的培養歷史素養,歷史素養和歷史教學是息息相關的,歷史教學過程中,有責任培養學生的歷史素養。
三、歷史知識傳授的兩方面內容
1.史實的“可溶解度”
歷史史實的傳授方式可以更多的從“酶化”的角度體現,在體現過程中首先要涉及的是如何進行史實選擇。拋開史實的典型和準確的基本要求外,史實具有多大的“可溶解度”是史實選擇的重要衡量標準。在教師授課過程中,學生無法百分百的掌握歷史的相關知識,尤其是對史實中包含的歷史典故、與其他史實間的關聯等深層意義學生無法掌握[2]。在學習過程中,知識酶化的基礎和前提就是取決于史實的“可溶解”程度。學生有著多變的心理特征,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了心理進行合理教學,每個學生所處的生活環境不同,導致了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心理活動方式。史實教育過程中,涉及到的一些歷史原理可能對有些學生影響不大,也可能對有些學生產生深刻的影響,這就是史實教育對每個學生的可溶解原理。
2.歷史史實之間的聯系與系統
任何歷史知識的傳授與教學都不是單獨存在的,歷史史實知識之間存在著重要的聯系性和關聯性,這些知識的關聯性構成了整個歷史系統。要想了解一個歷史事實事件,不能光靠死記硬背,要要這一史實放入整個歷史系統中學習,通過認清史實間的聯系來學習和積累。初中歷史教學系統體系和高中歷史教學系統體系是大有不同的,初中多數歷史知識都來源于課程的規定和課本的要求,不管課本是遵循還是解除學科體系理念,只要教學課本中還有相關的歷史知識傳授,就無法忽視歷史系統的存在[3]。就單獨歷史時間來講,其本身是個具體的、獨特的個體,但放到歷史系統來講就脫離的本身的獨立性。因為在歷史系統中,每件歷史事件之間都有一定量的聯系性。在教師傳授這些歷史事件時,也會講述歷史事件間的聯系,通過聯系進行連帶性的講解,很少有教師會把歷史事件解釋為獨立發生的。
四、課堂教學中如何落實歷史素養的培養
在中學歷史教學過程中,如何進行歷史素質的培養是每位教師面臨的問題。在整體歷史素養教育過程中最基本的就是知識傳授的問題。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合理的把歷史素養和課堂知識傳授相結合,來實現歷史素養在生活中實施,使歷史素養真真正正的落實到學習和生活中[4]。在教師授課中,要合理的選擇教學方法和教學工具,在培養學生歷史素養的過程中,也可以合理的利用教案進行教學。教案是教師為合理的開展教學活動和教學內容而設計和制定的一種教學文書,也是幫助學生提高歷史素養的重要教學工具之一。
五、結論
通過文章對中學生歷史知識的傳授和歷史素質的培養探討我們發現,歷史知識和歷史素質是分不開的,歷史素質的展現依附于歷史知識的傳授,當代中學生只有學好歷史知識,才能進行整體歷史素養的培養。
參考文獻:
[1]吳偉.中學歷史教學的知識傳授與歷史素養培養[J].課程·教材·教法,2013,08(09):101-107.
[2]張婧.論系統傳授歷史知識與中學歷史教學的有效性[D].福建師范大學,2014.
[3]張華中.基于中學歷史教學需求的核心素養培養旨要——以時間觀念為例[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35(14):55-58.
[4]何天寶.在歷史教學中把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緊密結合起來[J].安徽史學,1991,02(16):74-7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