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曉

【摘要】 目的:研究血液灌流聯合血液透析治療急性腎衰竭的臨床效果。方法:將自2013年12月-2015年11月在筆者所在醫院接受治療的55例急性腎衰竭患者為研究對象,將患者隨機分組并采用不同的血液凈化方式進行治療,并在治療結束后對兩組患者的評價指標內容進行統計比較分析。結果:采用血液灌流聯合血液透析治療的觀察組的腎功能(BUN、Scr)、血漿代謝性指標(HCO3-)、電解質生化指標(Na+、K+、Cl-、Ca2+、P3+)、生活質量(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生活功能)均優于采用血液灌流治療的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血液灌流聯合血液透析可以有效改善急性腎衰竭患者的腎功能指標及血漿代謝值,有效改善患者的電解質紊亂情況,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具有極高的治療價值,適合推廣應用。
【關鍵詞】 急性腎衰竭; 血液灌流聯合血液透析; 治療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4.07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14-0133-03
急性腎衰竭是指因各種原因造成導致腎小球濾過率突然或持續下降,引起氮質廢物體內潴留,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而導致各系統并發癥的臨床綜合征[1]。引發病因較多,既可由慢性腎臟病患者突然出現腎功能急劇惡化引發,也可由其他原因導致腎功能下降而形成[2]。臨床主要癥狀為:尿量改變(初期尿量少甚至無尿)、伴有有不同程度的腰部脹痛酸痛、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脹便秘、面色蒼白、軟弱無力等。血液凈化在急性腎衰竭的救治中起到關鍵的作用,常用模式有血液透析、血液濾過和腹膜透析三大基本類型,對糾正患者的氮質血癥、心力衰竭、嚴重酸中毒及腦病等癥狀均有較好的效果,使其死亡率大大下降[3]。為此筆者進行血液灌流聯合血液透析治療急性腎衰竭的臨床研究,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2月-2015年11月在筆者所在醫院接受治療的55例急性腎衰竭患者為研究對象,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27例,男18例,女9例;年齡43~62歲,平均(51.2±2.6)歲;慢性腎病急發患者12例,感染休克患者7例,急性中毒患者5例,多器官障礙綜合癥3例。觀察組28例,男19例,女9例;年在41~66歲,平均(50.8±2.5)歲;慢性腎病急發患者12例,感染休克患者8例,急性中毒患者5例,多器官障礙綜合癥3例。兩組患者的一般性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兩組患者的臨床主要指征為:短期內腎小球過濾率下降50%以上,血清尿素氮(>28.9 mmol/L)及血肌酐迅速升高(>260 μmol/L,電解質紊亂(pH<7.20),嚴重代謝酸中毒(HCO3-<12 mmol/L)等。兩組患者均為自愿選擇透析方法并簽署治療知情同意書(排除透析禁忌證)。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患者采用血液灌流方法進行血液凈化:(1)使用動靜脈穿刺建立臨時行動靜脈通路。(2)首次劑量按1.0~2.0 mg/kg體重(最大劑量2.5 mg/kg體重)靜脈給肝素,10 min后開始血液灌流系統的體外循環,灌流開始20 min時,一次追加肝素5~8 mg,以后每半小時一次追加肝素5~8 mg。同時需使體外循環凝血時間保持在45~60 min。(3)灌流初始時血流量從50 ml/min(視患者血壓情況)逐步增加至200~250 ml/min,灌流持續時間2 h為宜,1次/d,直至患者蘇醒為止。注意室溫過低時應對血液管路適當保溫,以防凝血。(4)灌注液選用5%葡萄糖注射液及0.9%氯化鈉注射液和肝素注射液配置而成。
1.2.2 觀察組 患者采用血液灌流聯合血液透析進行血液凈化:首先采取與對照組患者同樣的血液灌流進行透析處理,在灌流結束后(2 h)開始進行血液透析。(1)使用碳酸鹽透析液,混合比例按A液∶B液∶純水=1∶1.83∶34進行配置,并保持透析液中陽離子濃度范圍為13.0~15.0 ms/cm,透析液濃度維持在13.8~14.2;按500 ml/min流量通過輸入泵輸入,每次透析時間控制在4 h左右。(2)采用全身肝素化方法進行抗凝:對無明顯出血傾血患者在透析開始前10 min首次注入肝素0.5 mg/kg,然后每小時補充8~10 ml,并于透析結束前30~60 min停止給藥,使體內凝血時間維持在45~60 min;對有發生明顯出血傾向患者可在上述基礎上使用魚精蛋白30~50 ml緩緩注入以中和肝素。
1.3 評價指標
將患者的腎功能[(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漿代謝性指標(HCO3-)、電解質生化指標(Na+、K+、Cl-、Ca2+、P3+)及患者的生活質量(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生活功能)為評價指標內容。
1.4 統計學處理
將兩組患者的評價指標內容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 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腎功能及血漿代謝性指標治療情況比較
觀察組的血尿素氮、血肌酐、血漿代謝性指標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質生化指標情況比較
觀察組的指標值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比較
觀察組的生活質量(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生活功能)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急性腎衰竭的原發病因和病史各異,但癥狀大都由于代謝紊亂及其并發癥引起。由于其原發病的不同及腎臟病理改變程度各異,因此患者的臨床表現也各不相同[4]。最常見病理改變是“急性小管壞死”,雖然少尿早期電子顯微鏡下僅見腎小管的極微改變,但到后期則可見嚴重腎小管壞死及基底膜的溶解[5]。若急性腎衰竭僅由于小管壞死而不并發感染、發燒或外科創傷等高分解代謝因素,經過救治效果較好,有的可以完全恢復。
血液灌流是將患者血液引入裝有固態吸附劑的灌流器中,借助體外循環通過具有廣譜解毒效應或固定特異性配體的吸附劑裝置進行體外循環,凈化了的血液輸回體內的一種治療方法,以清除人體內生性和外原性毒性物質,通過有效去除血液內肌酐、尿酸、中分子物質、酚類、胍類、吲哚、有機酸及多種藥物,而顯著改善患者的血液和水電解質的質量,而起到促進患者病情好轉的作用,其適用范圍廣,在臨床中僅對嚴重血小板減少、白細胞減少或其他凝血障礙者禁止,其單獨血液灌流模式主要應用于藥物中毒(農藥中毒、藥物過量中毒、不明藥物中毒等),具有較好的應用效果[6]。血液透析是通過清除患者體內代謝廢物、毒物,糾正水電解質紊亂,確保營養支持來促進腎功能恢復及清除各種細胞因子、炎癥介質。用途較廣,在治療急性腎功能衰竭上主要針對:嚴重高血鉀癥、水中毒、嚴重代謝酸中毒、尿毒癥癥狀加重、血清或肌酐嚴重超標等癥狀,其優勢在于可以最大程度上模擬人體腎臟器官的對水和溶質的清除方式,可以持續、大量、緩慢清除患者機體內的水分和溶質;調節患者的電解質和酸堿平衡;還可以有效清除患者的炎癥介質及有害細胞因子及內毒素;并且還能幫患者建立一個全面的營養供給平臺,為患者大容量的輸入血球、氨基酸、白蛋白、血漿等營養成分(最大輸入量可達5000 ml/d)[7-8]。通過本文內容可以看到,單獨采用血液灌流進行治療也能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但相比而言采用聯合方式治療則效果更為顯著。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采用血液灌流聯合血液透析對急性腎衰竭患者具有更好的治療效果,對患者病情的穩定有明顯作用,具有較高的治療價值。
參考文獻
[1]張曉強.采用血液灌流聯合血液透析治療急性腎衰竭的臨床研究[J].當代醫藥論叢,2014,12(3):51.
[2]吳征.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急性腎功能衰竭的臨床研究[J].當代醫學,2015,7(10):85-86.
[3]薛淵.血液灌流聯合血液透析治療急性腎衰竭的臨床效果研究[J].生物技術世界,2016,21(2):109.
[4]馬瑛,王金鐸.血液透析與血液灌流聯合治療急性腎功能衰竭的療效探析[J].中國臨床研究,2014,27(11):1343-1345.
[5]徐冰,莫莉,劉大鵬,等.采用血液灌流聯合血液透析治療86例急性腎衰竭的臨床效果觀察[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學版),2015,16(1):48-51.
[6]吳春.用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療法治療急性腎功能衰竭的療效研究[J].當代醫藥論叢,2015,6(20):206-207.
[7]楊亞娟,孟佳.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急性腎功能衰竭[J].醫藥論壇雜志,2015,31(11):110-111.
[8]高燕.血液灌流聯合血液透析對危重急性腎衰竭患者的療效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5,22(34):97-99.
(收稿日期:2017-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