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曉艷
【摘 要】“學習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數學成績好了,家長心里就踏實多了。”數學在人們心中的位置很高。不少的人,衡量學生智力看數學,按成績分班只看數學。于是,小學生數學作業越來越多,書包越背越重,壓力越來越大,負擔越來越重。與數學新課程提出的數學教學應致力于實現義務教育階段的培養目標,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相違背。因此,小學數學教學“減負”刻不容緩。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減負;增效
在農村的小學語文課堂上,學生的學習任務十分繁重,既要讀背課文又要理解記憶生字詞,同時還要把握課文的中心、重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不少學生苦苦掙扎在沉重的書山題海中。究其原因,農村家長的知識水平偏低,無法督促指導孩子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導致孩子閱讀量較小,理解能力差,給自主閱讀帶來了相當的困難。惡性循環之下,孩子們害怕讀書,即使手里捧著書也往往不知書中所云,這就為教師在課堂上指導學生學習課文帶來了困難。
一、減負,先得用心
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放開手腳讓學生學,上級有指示,學生有要求,若有好的教學效果,教師輕松,且事半功倍,何樂而不為呢?但小學數學老師“輕松”不起來,怕學生不適應,怕不能保證質量,怕耽誤學生的前程。“什么‘精講善練,我們的學生不同,就得‘多講多練,加班加點。”這是不少鄉村學校領導的口頭禪。于是,減負停留在口頭上,上有政策,他有對策,若要搞教改,他就“掛羊頭,賣狗肉”,圍繞考試指揮棒,仍用“題海戰術”滿堂“灌”,學生苦不堪言,有時還要家長“增援”。有的學校,學生的作業負擔不但未減,反而在加。減負,就得敢字當頭,不怕偶爾失敗。減負,就得從靈魂深處認識到數學作業減負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不懂科學的方法,盲目地加重學生的作業負擔,小而言之,是無知的、愚昧的、無能的表現;大而言之,客觀上摧殘了學生的身心健康,是對學生的犯罪,也是對社會和時代的犯罪。數學作業減負,是小學生作業減負的重點和關鍵。
二、教師要充分準備好上課內容,是減負增效的前提條件
要“減負”還要“增效”,要求教師必須提高課堂40分鐘效率,培養學生的能力。俗話說的好“給學生一杯水,自己應有一桶水”。隨著教學技術不斷更新,教學手段更是不斷變化和創新,教師也應該不斷吸取先進的教學思想和手段,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為高效的教學創造條件。教師應花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備好一節課。我在備課時,認真閱讀教材,弄懂本節教材在整個小學階段數學教材中的地位及教材前后的銜接情況,把握教材重、難點,理解編寫教材的意圖,力爭吃透教材。精心設計的練習題要突破難點,深化新知,具有啟迪性、針對性,達到鞏固學生掌握本節課所學的知識的目的。
三、培養學生課前預習的習慣是減負增效的有效途徑
(1)開展課前預習可以提高課堂效率。學生在預習時,會對第二天要學習的知識有所了解,學習過程中,節省了不必要的講授時間。
(2)開展課前預習可以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在教學中,常會有一些接受能力較慢的學生,對教師所講解的內容需要一定的時間進行消化吸收。課前預習,學生初步掌握了要學習的知識,也就會積極參與課堂上的討論、提問,對學習、自己有了信心。長期堅持,自然不再覺得數學難學,對學習產生興趣。
(3)開展課前預習可以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學生會在預習中逐漸掌握自學方法,將所學知識融匯貫通,學會舉一反三,逐漸主動高效的學習新知識。
四、課后拓展與延伸
1.重視課后復習
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及時且有規律地進行復習,鞏固掌握所學知識,有利于學生在原有知識基礎上發現新的問題,從而融會貫通,更加牢固而又靈活地運用所學的知識。
課后該如何復習呢?筆者通過觀察發現,大部分學生復習的方法仍停留在字詞默寫和課文讀背,這樣對于提高考試成績只能起到很小的作用。于是,筆者開始嘗試進行一種新的復習方法――學生自己整理每課的重點內容。每個學生手中都有語文書、“補充習題”、練習冊和單元測試卷,筆者讓學生將每一篇課文都按照字詞、詞組、重點句型、造句、名人名言、課文重點難點等幾項翻閱資料,嘗試整理。這樣的復習更全面,也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重視課外閱讀
在課堂上,教師所能個別指導的學生畢竟有限。“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課外的大量閱讀可以提升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能力。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之外選擇一些與正在學習的課文有關聯、相類似的經典文章讓學生在課外閱讀,并且針對性地出題讓學生進行模仿習作,這樣可以“一箭雙雕”。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引導他們利用各種網絡信息資源豐富新識、鞏固舊知、培養語感。
總之,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充分利用好課內外時間,實現學習方法上的轉變,幫助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主動獲取知識,成為學習的主人,實現“減負增效”的目標。